近期专家指出,大肠癌病人如果能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接受治疗,其术后5年生存的可能可高达98%!太可怕了吧,新发现的肠癌病人中有一半是肝转移?由于人们对肿瘤的警惕性不够,临床中新诊断为肠癌的患者中,其实有超过一半的人合并有肝转移。
恶性肿瘤出现转移,预示着肿瘤已经到了晚期,即使抓紧治疗,5年生存的可能也极低。肠癌怎么会转移到肝脏呢?这是因为肿瘤在生长过程中,自然脱落的肿瘤细胞与血液一起流遍全身,肿瘤细胞一旦在胃、肝、肺等“生根”,这些地方就会形成新的肿瘤,也就是转移灶。
肠癌为什么与肝癌联系如此密切呢?这是因为供应肠和肝营养的血液是一条路,流经肠道的血液所到达的下一站就是肝脏,如果肠道有肿瘤,脱落的肿瘤细胞很先到达的就是肝脏。当然,肿瘤细胞也可以到达肺或胃或骨头,就是说,肠癌的转移灶有可能是肺癌、胃癌或骨癌。
早期肠癌和出现转移灶的肠癌预后有什么不同呢?早期肠癌是指在肠黏膜下的肿瘤,这类肿瘤手术后5年生存的可能可达到98%,可惜的是,这类早期肿瘤在临床中极难遇到。出现肝、胃等转移灶的为晚期肠癌,治疗后5年生存的可能仅为10%左右。
“三明治”诊疗理念有效对付肝转移
肠癌肝转移的治疗没有原则,非常乱!
肠癌出现肝转移后,应该怎么做?
“三明治”的治疗方法。
第一步:术前介入治疗。
第二步:手术切除肝肿瘤。
第三步:化学治疗。
大便性状改变早做肠镜检查
肠癌肝转移治疗如此棘手,能不能在没有发生肝转移时早期发现肠癌呢?虽然这是个难题,但并不是不能做到。无论使用哪种治疗方式,大肠癌的早期治治疗结果果才是很好的,如果发现以下症状时应尽早就诊。
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常以血便为突出表现,主要是癌灶溃烂或坏死造成的。有时表现为顽固性便秘,主要由癌灶引起的肠腔狭窄所致。也可表现为腹泻与糊状大便,或腹泻与便秘交替,是癌症所导致的肠功能紊乱所致。
腹痛:癌变常有糜烂坏死与继发感染,使相应的肠段蠕动增加,肠道痉挛,多引起不同性质与程度的腹痛。
另外,大肠癌和其他恶性肿瘤一样,在治疗后仍然存在复发和转移的可能。由于90%的复发和转移发生在5年内,所以在治疗后5年,隔3个月到医院进行常规检查。
专家指出:尽管大肠癌治疗措施不断改进,其整体治疗水平却仍然徘徊在20世纪70年代水平,术后5年生存的可能仍在50%~55%之间。
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术后的局部复发和转移。肝脏是大肠癌常见、很易发生的转移器官。
1990年据美国癌症协会统计 ,当年患大肠癌死亡的人数为 6.1万 ,其中近4万人死于肝转移。大约60 %的病人在第一次确诊大肠癌时就存在有转移灶。而在原发病灶手术切除后 5年内 ,还可以有5 0 %病人发生肝转移。大肠癌病例死亡后尸检时,肝转移可达 36%~81 %。如此高的发生的可能 ,可能是影响大肠癌总的治疗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大肠癌肝转移不经任何治疗的自然生存期,平均为6~10个月,中位生存期为4。5个月或6。6个月,甚至有的报道半年生存的可能为0.只有通过早期发现肝转移的存在 ,才有可能尽早地进行治疗,从而提高生存的可能,改善预后.
大肠癌肝转移形成的机制大肠癌肝转移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与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机体的免疫状况及肝脏的微环境有关。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排便与肠癌有哪些联系? 下一篇:大肠癌被称为饮食陋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