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对于健康知识了解的不断增多,很多上班一族的女性越来越多的选择清理肠道、排毒养颜,市场上的排毒、清肠、减肥产品和保健品也因此风起云涌、层出不穷,每个超市几乎都有几十种这类产品,令人眼花缭乱。许多广告宣传说得神乎其神,颇具诱惑力。
近两年,女性结肠黑变病患者人数明显上升。专家认为,这与一些女性长期服用减肥药、清肠排毒保健品有直接关系!
为了清肠、排毒、减肥,有相当一部分女士给自己当开了医生,长期购买服用排毒、清肠、纤体、降脂保健品,并按照所附说明书,定时定量服。
还有一些女士为了追求苗条,虽然肠道运转正常,也天天坚持服用这些清肠保健品,甚至还搭上喝蜂蜜水等其他清肠方式。
在一般情况下,开始服用的时候,效果往往比较明显,但时间长了,便会感觉效果大不如以前,有人便自作主张,自行加量。
由于是盲目地加量,盲目服用,很可能导致正常的肠道内部的生态环境紊乱,体内的毒素有增无减,甚至可能患上结肠黑变病,使腹胀、便秘越来越严重。
那么,究竟应不应该清肠排毒呢?
随着物质的极大丰富,生活越来越安逸,很多人因此生活无规律,饮食无度,加之一些都市中老年人活动较少,很多人不同程度地存在宿便未净问题。
有资料显示:当代都市人与20年前相比,排便量减少了20%左右,肠道承受着越来越重的压力。
有医生认为,连续两天不排便,比一天吸一盒烟的毒性还大!如果真有宿便,那也真的应该清理。清理宿便可以改善便秘、消除口腔异味,对面部色斑、黑斑以及青年人脸上的青春痘有一定的缓解治疗作用。清肠还可以清除一些肠道脂肪,轻身健体,预防大肠癌变,增强人体免疫力等等。
但是,是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清肠呢?这里,首先应该了解自己的肠道目前处于什么状态。肠道是消化器官,人体约有70%左右的免疫功能也集中在肠道。因此,肠道也是人体很重要的免疫系统。专家认为可以通过大便来判断肠道运转是否正常,有五条标准:
1、排便频比例,每天不超过三次和每周不少于三次,都属于正常范围。
2、排便重量,直径2厘米~3厘米左右,重量100克左右,总长度15厘米左右。
3、大便颜色,健康大便呈黄色或者黄褐色,受胆色素影响,深浅不一;另外,以菜蔬为主者和以肉食为主者颜色深浅也不同,后者稍深。
4、大便形状,正常的大便应该是香蕉形,含水量60%~75%左右,含水过少容易便秘;含水过多就是腹泻了。
5、每次时间,正常的排便时间应该在5~10分钟左右,太长、太短都不好。
如果排便在这五项标准之内,就大可不必清肠排毒了。专家认为,只有长期便秘者才有宿便问题,正常人根本不用担心。除了长期便秘者以外,还有很多老年人机体退化,大便不正常,确实存在宿便问题,真的需要清肠排毒。
被动清肠主要有四种方式:
一是用保健品清肠,这类产品种类繁多,令人眼花缭乱,这些产品大都为复方制剂,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好多产品都含有大黄、番泻叶、酚酞等等,这些药物长期使用对人体有害无益,前面提到的大肠黑变病大都是由此而来。
二是用泻药,也含有上述药品,甚至含有更厉害的泻药巴豆等等,副作用也很大。
三是灌肠,方法有两种,其一是用甘油类物质如开塞露起润滑作用;其二是液体灌肠,一端软管接盛水器,另一端插入肛门,有的在水中加少量咖啡或少量有机酸。
四是大肠水疗也是用一个软管插入肛门,在半小时之内,通过专用机器控制注水入体内,废水从另一端水管排出。注入的水会使宿便软化,有利于宿便排出。
很多专家对这四种清肠排毒方式都不赞成,他们认为,这些商业化的口服清肠产品含有的物质不宜长期使用,否则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而被动浸入式的洗肠,很可能影响人体电解质平衡,打破正常的排便规律,专家极力推荐的是饮食排毒方式,即自然清肠排毒方法。
很简单、是自然的清肠方式就是多吃粗纤维食物,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有便意时不强忍着。纤维素在结肠中吸水膨胀,可以增加大便的体积和含水量,并带走结肠中的腐败菌。
实验发现,纤维被细菌分解后产生的物质具有抗肿瘤能力。此外,各种水果、蔬菜、坚果和谷物等都是粗纤维的重要来源。这类纤维能够帮助胃肠蠕动,而且热量低,减肥效果也不错。
增加肠道内的有益菌也是增加排便的好办法,有益菌能够调整肠道内的环境,抑制有害菌繁衍,比如增加双歧杆菌等。据了解,一些百岁健康老人肠道内的双歧杆菌比一般老人高出100倍左右,这也是百岁老人健康长寿的重要原因。
市场上含有双歧杆菌的奶制品、还有一些双歧杆菌的生态制品不少,可以适当摄取一些。
低聚糖食物可以促进肠道内有益菌生长,还能够调控脂肪和胆固醇,这类食物因此被称为“结肠食物”。建议每人每天摄取10克~15克低聚糖。含有低聚糖比较多的食物是大豆及其制品,蒜、葱头、芦笋、谷物也都含有低聚糖。
另外,清晨空腹喝一杯水,坚持慢跑步、睡前温水泡脚等等,也都有助于排便。
专家建议,已经出现大肠黑变病的患者应立即停服那些保健品和泻药,采用自然的方式清肠排毒。结肠黑变病是一种可逆性病变,随着相关药物的停用,结肠黏膜的色素沉着可能会逐渐消退,从而避免结肠癌变的可能。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在日常生活中有效抗癌的食物有哪些 下一篇:肠癌在早期不容易被发现的原因有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