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某,男,54岁,沈阳市沈河区人, 初诊时间:2008-8-13 病历号:100502 患者于2008-6上腹胀痛,于当地医院行CT示“胰尾占位病变,性质待定,多发囊肿”彩超示:肝多发实质性肿物。进一步检查腹腔内淋巴结肿大,腹水;免疫学检查:CEA9.52ng/ml,AFP2.17ng/ml。诊断为:胰尾癌晚期 肝转移癌 腹水 ,自服曲马多500mg2/日,治疗结果不佳,故求中西医结合治疗而到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症见:上腹部胀痛不适,食欲可,眼结膜稍黄,乏力,舌质淡,脉弦细,此病例见症复杂,参其证,舌,脉。
西医诊断:胰尾癌晚期 肝脏转移癌;腹水
中医诊断:胰癌 肝积
辨证:肝胰湿热,肝郁气滞。
治则:清肝利胰,疏肝理气。
【心理治疗】人们的情绪障碍是由人们的不合理信念所造成,因此简要地说,这种诊疗理念就是要以理性治疗非理性,帮助求治者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表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的信念代表不合理的信念,从而地减少不合理的信念给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通过以改变认知为主的治疗方式,来帮助求治者减少或消除他们已有的情绪障碍,一般经过一个月左右的集体心理治疗,癌症患者的心理反应状态和认知程度会有明显改变,负性情绪得到缓解,可以改善他们的无助、绝望、焦虑和抑郁状态,表现为与疾病做斗争的精神增强,病人对各种治疗方法容易接受。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增强了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疾病的健康。
【药物治疗】慈丹胶囊,复方莪术消瘤胶囊 各10盒,每日4次,每次各5粒;癥消癀(癥痛康)40瓶,每日4次,每次1g。茵陈双白丸,每次1g,每日三次。汤药:龙胆草10g,栀子10g,黄芩10g,黄连10g,茵陈30g,大黄10g,白芥子10g,丹参15g,半枝莲30g, 30剂,水煎服,日一剂。
【饮食治疗】根据肿瘤疾病的寒热表现及患者自身阴阳盛衰,辨证施膳,从组方、筛方到实验,制定出各种抗癌药膳,如肝癌血虚药膳、肺癌气虚药膳等,其优势主要体现在::①亦食亦治;②治疗结果确切;③无不良作用;④应用广泛;⑤原料充足;⑥制作方便;⑦便于久服。
【体育治疗】体疗以形体锻炼、鼓舞人体正气,抗御病邪为目的有氧抗癌操为主,旨在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抗放、化疗不良反应;改善机体内环境,抑制癌细胞的生长;调整神经系统的紊乱;直接对恶性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要体疗老师的指导下,并赠送伟达有氧抗癌操的光盘,要求病人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持之以恒。
二诊(同年9月12 日):肚胀较前好转,黄疸已消,饮食有所增加,但肝区仍有不适伴胀痛,舌苔薄白,舌质淡,脉弦细。本证郁怒不解,肝郁气滞,脾失健运。治则:舒肝健脾,理气化瘀。方药:慈丹胶囊,扶正固本胶囊各10盒,每次4次,每次各5粒;癥消癀(癥痛康)40瓶,每日4次,每次1g。汤药:太子参10g,制白术10g,茯苓10g,炙甘草6g,柴胡10g,白芍10g,川芎6g,当归10g,元胡10g,川楝子10g,白扁豆6g,薏苡仁15g,川断10g,破故纸10g,香附10g,麦谷芽各15g,红枣6枚,生姜3枚,30剂,水煎服,日一剂。
【食疗,心疗,体疗】不变,遵上诊方案。
三诊(同年10月11日):患者服药后腹部不适大为减轻,饮食增加,面色好转,但腹泻便稀,伴低热,舌质淡胖,苔白,脉玄细。辨证:脾肾不足,治则:健脾补肾。方药:复方莪术消瘤胶囊10盒,每日4次,每次5粒;癥消癀(癥痛康)40瓶,每日4次,每次1g。汤药:附子4.5 g,人参10g,川连3 g,白术10g,甘姜10g,仙灵脾30 g,黄花30 g,水煎服,二日1剂,15剂.
【食疗,心疗,体疗】不变,遵上诊方案。
四诊(同年11月8号):症状好转,食欲增加,大便正常,舌苔薄白,舌质淡红。未感明显不适。CT复查:胰尾癌肿已缩小,肝部肿瘤未在增大。 再以上方去汤药。单复中成药2个月以巩固。嘱其平时加强饮食调理,舒畅情志,注重心理调节。
【食疗,心疗,体疗】不变,遵上诊方案。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胰腺癌] 胰腺癌术后放化疗后 下一篇:[胰腺癌] 胰腺癌 放疗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