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某,男,70岁,内蒙古人。初诊时间:2007-7-16 病历号:1000298
主诉:患者于2000年开始出现进凉食后腹泻,于2004年12月在当地医院行胃镜示“糜烂性胃炎”,服用药物治疗后好转,后进食稍有不当即出现腹泻,于2005年8月31日在北京某部队医院行消化道内窥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乳头肿大,表面糜烂,组织脆,病理诊断为“十二指肠粘膜中-重度不典型增生,伴局灶恶变”2005年9月14日在该院全麻下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十二指肠乳头高-中分化腺癌,肿瘤大小约2。5cm×2cm×2cm,癌组织浸润十二指肠壁肌层,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定期复查。
2006年3月复查CT示腹膜后多发软组织结节,并行化疗一疗程,因不能耐受而停止。2006年7月行加强扫描示腹腔内淋巴结转移,又于某医院行伽马刀治疗11次,热疗2次,2006年12月行胆囊及周围肿瘤转移病灶切除术,2007年4月又行光子刀治疗肝左叶及胆囊窝区,胰头和十二指肠残端病灶,患者近日感乏力,气短,腹胀闷,两肋下隐痛,为求进一步治疗故来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症见:消瘦乏力,气短懒言,上腹隐痛,喜揉喜按,体重下降10公斤。舌暗红,苔少,脉沉细。此病例见症复杂,参其证、舌、脉。
西医诊断:十二指肠乳头腺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胆囊及周围肿瘤转移灶切除术后,肝脏椎体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中医诊断:积聚。
辨证:瘀毒互结,气血两虚。
治则:活血化瘀,补气养血。
【药物治疗】中成药:口服慈丹系列胶囊。中草药:伟达1号方+4号方+党参,苍术,白术,云苓,故纸,吴茱萸,肉蔻,五味子。15剂水煎服,日一剂,一日两次。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与药物、手术、饮食、体育和理疗一样具有治疗作用。一般经过一个月左右的集体心理治疗,癌症患者的心理反应状态和认知程度会有明显改变,负性情绪得到缓解,可以改善他们的无助、绝望、焦虑和抑郁的状态,表现为能与积极疾病做斗争,对各种治疗方法容易接受。达到“思想放松、意念坚强、心态平衡、精神愉快”对本病的术后健康极为有利,增强了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疾病的健康。
【饮食治疗】根据肿瘤疾病的寒热表现及患者自身阴阳盛衰,辨证施膳,从组方、筛方到实验,制定出各种抗癌药膳,其优势主要体现在:①亦食亦治;②治疗结果确切;③无不良作用;④应用广泛;⑤原料充足;⑥制作方便;⑦便于久服。
【体育治疗】在体疗老师的指导下,因病制宜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氧抗癌操的锻炼,要求病人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持之以恒。体疗以加强身体锻炼,提升人体正气,抗御病邪为目的,以有氧抗癌操为主,旨在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抗放、化疗不良反应;改善机体内环境,抑制癌细胞的生长;调整神经系统的紊乱;直接对恶性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
二诊:07.7.31复诊。患者腹痛减轻,但仍食欲不振,气短乏力,大便里急后重,舌苔黄腻,脉沉滑。辩证:脾虚气亏,湿热滞肠。治则:健脾理气,清热利湿。
【药物治疗】中成药:慈丹系列胶囊。中草药:苍术,白术,生薏仁,云苓,厚朴,白英,龙葵,藤梨根,败酱草,白头翁,元胡素,川楝子。15剂水煎服,日一剂,一日两次。
【食疗,心疗,体疗】不变,继续坚持。
三诊:07.8.15复诊。药后痛渐转机,诸症已大减,食欲增加,偶有恶心,胀满,CT复查:手术切除病灶处组织未见不良增生,腹腔淋巴结大多已恢复正常大小。辩证:脾胃失调,治则:滋阴补肾,健脾开胃。
【药物治疗】中成药:慈丹系列胶囊。中草药:沙参,麦冬,五味子,首乌,党参,山药,薏仁,陈皮,草豆蔻,当归,柴胡,丹参,鳖甲。15剂水煎服,日一剂,一日两次。
【食疗,心疗,体疗】不变,继续坚持。
四诊:07.8.30复诊。药尽症除,未感明显不适。再以上方去汤药。单服中成药2个月以巩固。嘱其平时忌烟酒,加强饮食调理,舒畅情志,注重心理调节。
【食疗,心疗,体疗】不变,继续坚持。
温馨提示:面对肿瘤疾病,一定要做到三早:早发现、早治疗,还有要早采用中医中药介入治疗。只有这样才有更好的控制疾病,防止疾病的继续恶化。同时西医联合中医中药进行治疗是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很正确方案。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乳腺癌术后,骨转移、脑转移,感染 下一篇:乳腺癌化疗后,术后肝转移,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