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是参与人体泌尿系统的一个重要器官,该器官在泌尿道中是一个囊,贮存由肾脏产生的尿液。膀胱被称为特殊的过渡细胞,当它受刺激时,外层的过渡细胞增生。这种过程增加了过渡细胞转化成肿瘤的可能,然后繁殖发展成一个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开始是很小的,浅的肿块长在膀胱的内壁。癌扩散通过整个膀胱肌,浸润在周围的脂肪和组织,并且如果不治疗,将侵入血流和淋巴系统。患膀胱癌的平均年龄是68岁。男性比女性更易得病。
有哪些症状?
在早期阶段,胶胱癌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晚期症状包括有:血尿、颜色从轻度锈色到深红色,有时含有血丝,肉眼看不见的血迹,可通过尿样化验显示出来。频繁的尿感觉,尿痛和尿频。体重和食欲减退。腹部或背部疼痛、持续低热、贫血。存在上述的一些症状,即便它们可能与癌症无关,也应该做膀胱癌的检查。
膀胱癌好发于50~70岁的成人,而且男性比女性多见。发病初期不痛不痒,只出现肉眼可见的血尿,血尿一般为鲜红色。即使不进行治疗,几天以后血尿也会消失,使患者产生已“痊愈”或已“好转”的错觉,所以发病初期的血尿很少能引起患者的注意,结果错失治疗良机。
少数患者可出现尿频、排尿时疼痛、排尿困难、下腹部出现肿块等现象,但这些患者多已到了晚期。当癌肿向盆腔广泛转移时,腰骶部疼痛,下肢浮肿。
40岁以上的成年人一旦出现无痛性血尿时,首先应怀疑膀胱癌,及早做膀胱镜检查。膀胱镜检查无创伤,患者痛苦少。检查时,医生可直接通过膀胱镜看到肿瘤的大小、部位、数量、形态等,同时可以直接取肿瘤组织作活检。膀胱癌的确诊还得依靠活组织检查结果。
膀胱癌同其它癌症一样,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时根据肿瘤大小的不同,治疗上也有所不同。如果肿瘤很小,而且只在粘膜层,没有向膀胱深处或周围转移时,可以不开刀,直接经尿道将肿瘤细胞切掉或将它烙死,但治疗后要经常检查。
如果肿瘤细胞已向膀胱肌肉深处浸润,可将部分膀胱或整个膀胱切掉。膀胱全部切除时,为了不影响生活质量,还需再作一个“膀胱”,一般是从患者身上切一段回肠作膀胱,将输尿管接在上面,再在腹部开一个口用来排尿。
膀胱癌患者术后极易复发,但如果复发后能及时治疗,仍然可以治疗,所以膀胱癌患者术后要经常检查,一旦复发可及早察觉,一般每三个月作一次膀胱镜检查。
膀胱肿瘤是泌尿外科常见的肿瘤,以膀胱癌的发病的可能很高。其发病原因与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有关,如苯胺、联苯胺、B-萘胺均有诱发膀胱癌的可能,长期慢性膀胱炎、膀胱结石、某些病毒感染、白斑病、吸烟也是膀胱癌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肉眼全程血尿。其治疗用电灼、电切、膀胱部分切除、膀胱全切除、 回肠代膀胱术。患膀胱癌后性生活易被忽视,其本身过性生活也有许多问题会发生,随着性高潮出现,男子射精,膀胱颈部会强烈收缩关闭,会引起患者膀胱的出血,血块堵塞尿道,还会影响排精。
癌细胞随着尿液或精液,进入女子的阴道,有引起女性生殖道肿瘤的可能。如行电切或膀胱部分切除,原先的膀胱大部分保留,术后用卡介苗、噻替哌、丝裂霉毒等膀胱内冲洗治疗,定期复查膀胱,加之药物反应的副作用,也会影响性欲;若做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尿流改道,尿液自腹壁造口排出,性生活十分不方便。由此可见,在确诊为膀胱癌后,应禁止性生活,在膀胱癌治疗后3年内,由于用药物灌注预防复发,此间也不宜性生活。若行全膀胱切除术,尿流改道,性生活不便,此时性生活不宜过多,因患者精神负担较重,情绪低落,体力下降,会降低一个人对性的兴趣和要求。手术、化疗等,本身易造成性功能障碍。若不性交,夫妻之间也可以通过拥抱、爱抚等举动来表示亲昵,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中医是如何治疗膀胱癌的? 下一篇:多饮水 减少膀胱癌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