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发生于人体膀胱,该疾病属于人体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之一,源于膀胱壁上皮组织和间质组织的恶性肿瘤。发病的可能在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中仅次于前列腺癌,在中国则居首位。占全身恶性肿瘤的3%,近年来有增加之势。男性发病的可能约为女性的3~4倍,且以50~60岁发病的可能很高。传统医学对本病的认识可溯到中国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如《素问·宣明五气论》说:“膀胱不利为癃……”,《素问·气厥论》指出:“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四时刺逆从论》又说:“少阳……涩则病积溲血”等等。后世医家对癃闭及血尿研究较多,并逐渐完善。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血淋者,是热淋之甚者,即尿血,谓之血淋”。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指出“大抵小便出血……痛者谓之淋,不痛者谓之溺血”从而将尿血与血淋作了进一步的区分。古代中医对膀胱癌没有专门研究,但对其相应临床症状有较多治疗经验,故对于膀胱癌不易手术者及手术后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膀胱癌各个主要症状和体征在传统医学中称谓不一,中医属尿血、癃闭、血淋等范畴。
中医学认为本病为长期受毒邪侵袭而致脾肾两亏或身体素虚,脾肾不足。脾主运化,肾主气化,运化失司,气化不利,则水湿内停,湿邪内停日久而生热,湿热下注于膀胱,而致尿频、尿急、尿痛。热灼络脉,迫血妄行,或气虚摄血无力而致血离经脉发为血淋、溺血。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瘀热交搏,渐化为毒,毒热交织,腐蚀肌肉,致发热、贫血、衰竭之征象。
中医治疗膀胱癌偏方:
[方一]
生地、山药各30克,山萸12克,茯苓、猪苓、紫草各30克,芦荟6克,小蓟、蒲黄炭各12克,半枝连、白花蛇舌草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养阴清热,凉血止血,适用于阴虚血热所致的膀胱癌。
[方二]
猪苓30克,汉防己12克,大黄、芦荟各6克,茯苓、虎杖各30克,龙胆草12克,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清热利湿导滞,适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的膀胱癌。
[方三]
黄芪30克,白术、茯苓各24克,菌灵芝30克,莪术、龙葵、蛇莓各15克,白英30克,土茯苓24克,白花蛇舌草、薏苡仁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益气扶正,活血化瘀,适用于气虚血瘀所致的膀胱癌。
[方四]
白英、半枝莲各30克,龙葵、蛇毒各15克,肿节风、猪苓各30克,薏苡仁60克,汉防己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抗癌利尿,对膀胱痛有效。
[方五]
土贝母、山慈菇、海浮石、昆布各等分。共为细末,每服6克,每日2次。
功能解毒软坚散结,适用于膀胱癌。
[方六]
香菇10个,冬笋100克。香菇用温水泡发后、去蒂、切片,冬笋切片,备用。锅内油热时,放人香菇、笋片翻炒,调入鸡汤,食盐煨至汁液将干时即可出锅,佐餐食用。
本方益胃、清热、防癌,本药膳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有增强免疫力,防治膀胱癌的作用。
[方七]
大蒜200克,米醋500毫升,白糖适量。将大蒜去皮剥成瓣状,洗净沥干,装入加有白糖的米醋中,浸泡1个月后即可服食,每次数枚,佐餐食用。
本方消肿散瘀,解毒抗癌,经常食用,既可开胃,又能祛病养生,连年来用于膀胱癌的防治。
[方八]
鲜土茯苓60克,棕榈子30克。浓煎成膏,制成片剂,每次5片(片重0.3克),每日3次。
功能清热解毒,可用于膀胱乳头转移性上皮痛。
[方九]
木通、牛膝、生地、天门冬、麦门冬、五味子、黄柏、甘草各3克。每日1剂,水煎服。
功能清热利湿止血,适用于膀胱痛尿血。
[方十]
千金藤(鲜晶每次25克、干品10克),车前子(包)15克。水煎服,每日2次。
本方为日本民间方,功能清热解毒,可用于膀胱癌。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生物诊疗理念治疗膀胱癌有何优势? 下一篇:膀胱癌你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