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在发病前往往会出现失眠以及不明原因的早醒;与疾病不相称的食欲减退;回避往日好友、同事、甚至亲人;情绪低落,有时会独自一人低头叹息,或流露出悲观、绝望子成龙情绪等。
一般来说,癌症患者的抑郁以中青年多见,女性多于男性;癌症的慢性疼痛,可诱发或加重病人精神痛苦;
化疗是一种特殊的应激,由于化疗药物严重的副反应,可使病人时时感受到癌症的存在,而整天提心吊胆,尤其是癌症复发的病人更会忧心忡忡;
放疗病人大多已经知道自己到了癌症晚期,加上放疗的定位、标记以及疲乏感使心理负担持续存在;
过重的经济负担,尤其是病程较长、治疗手段复杂、治疗费用昂贵的癌症病人,心理负担都比较重;
社会与家庭的不理解、歧视,及病人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是引起癌症患者出现抑郁症状的因素。
医护人员一旦发现癌症患者有抑郁的可能时,厅主动接近病人,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要多与病人交谈,耐心的解答病人的各种疑问,理解和同情病人患癌之后的痛苦心情;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力求对症下药,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这可能是减少癌症患者产生抑郁和其他不良反应的一个重要举措;对病人战胜癌症的每一个举动,完成每一个治疗措施都要予以赞扬、鼓励,让病人自己扬起生活的风帆。
病人的亲属,尤其是爱人、子女,要给病人持续的感情支持,创造一个欢乐祥和的氛围。
在病人痛苦的时候打一个问候电话,送一束鲜花,爱人和子女一个温柔的爱抚,都能让病人身心得到安慰,也可能就是这一小小的、不起眼的举动就有可能使病人渡过难关,战胜癌魔。
患者本人要主动面对患癌的事实,及时调整自己的生活坐标,看淡金钱、权力;经常回忆一些美好往事,勾画自己战胜癌症之后的美好未来;听一些健康欢快的音乐,可有效的改善不良情绪;在恢复期可以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以增强体质,增加食欲,提高生活质量。对抑郁症状较重的癌症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抑郁药。
抑郁对癌的发生、发展、转归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医护人员、癌症患者家属及社会各界都要关注这个问题,使每个癌症患者都能走出抑郁的阴影,战胜癌魔。
现代生活中,工作和学习上的长期紧张、工作和家庭中的人际关系的不协调、生活中的重大不幸是致癌的三个重要因素。
精神因素与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我们知道,人体免疫系统受神经和内分泌的双重调控,可以这样认为: 刺激是由人的情绪影响大脑边缘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内脏器官而起作用。
精神抑郁等消极情绪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植物神经功能和内分泌功能的失调,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了抑制。
由于机体间的平稳被打破,使细胞失去正常的状态和功能,不断变异,产生了癌细胞。
另一方面,减少体内抗体的产生,阻碍了淋巴细胞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消灭,使癌细胞突破免疫系统的防御,过度地增殖,无限制地生长,形成癌肿。 精神因素对癌的发生、发展、扩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点已被美国的弗农·赖利博士的动物实验所证实。
用声光刺激动物,使之产生紧张、焦虑,结果动物的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大大减弱,并诱发了以前潜伏在胸内的癌瘤。他的另一个实验是:在受到同样刺激的老鼠臀部种植的肿瘤细胞,很快就扩散到肺部和肠道。究其原因,正是这些恶劣的精神因素起到了“唤醒”沉睡的“狮子”(癌细胞)的作用,使它得以“疯”长,肆无忌惮地吞噬着机体。
有人把不良情绪比作装满子弹的枪,任何微小的刺激就象扣动了它的板机。的确“不良情绪是癌细胞的活化剂”。正如一位哲人说的:“一切对人不利的影响中,很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要算是不好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如发愁、颓废、恐惧、贪求、怯懦……”就拿乳腺癌来说,两千多年前,古罗马的盖伦医生就知道患乳腺癌的妇女常患有忧郁症。现代医学已经证明了这点,抑郁消极的情绪可使催乳素分泌过多,而致乳腺癌。我国中医在《外科正宗》中对乳腺癌的病因分析,认为“忧郁伤肝,思虑伤脾,积想在心,所愿不得,致经络痞涩,聚结成核。”肝癌患者大多有“大怒”伤肝的经历,胃癌患者则常生“闷气”。俗话说:“百病皆生于气”,“万病源于心”。
治病要治心,恶劣的情绪,忧郁的精神,对人健康的损害,甚至比病菌、病毒更厉害得多。情绪可以杀人,亦可以救人。良好的情绪,犹如一剂心药,对癌细胞有强大的杀伤力,是任何药物所不能代替的。马克思曾经说过:“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癌症病人疼痛该怎样正确用药? 下一篇:癌症会不会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