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是重要的性征器官,是女性美的象征。它代表着青春活力、爱情和力量。从公元前四世纪古希腊时代的维纳斯女神雕像,到现代的绘画,戏剧,电影,城市艺术雕塑等等,无处不在极力炫耀乳房在人体美中的价值。 那么,女人如果一旦失去了乳房,就会觉得做女人不完美,因此,我们要好好保护自己的乳房,所谓“过度治疗”是指医生给予病人的治疗超过患者疾病的治疗需要,其结果是对病人造成不必要的机体损害和经济浪费。目前,乳腺癌的治疗虽越来越规范,但过度治疗现象仍普遍存在。
一、过度治疗的原因
一方面,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患肿瘤就意味着死亡,患者及家属出于对肿瘤的恐惧,主动要求过度治疗即通过手术、放化疗完全医治肿瘤。另一方面,恶性肿瘤存在着复发、转移的风险,医生在治疗措施上容易偏激,而采取过度治疗的手段。此外,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医生出于对自己的保护,也会尽量选择更“保险”的治疗方法。种种原因导致了过度治疗的增加。
二、过度治疗的表现
目前,乳腺癌的过度治疗主要体现在手术过度和辅助治疗过度两个方面。
1.手术
当前的手术强调完全和完全医治,乳腺癌的经典手术方式是改良完全医治术,就是切除全部乳房并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在一些基层医院,甚至为乳腺非典型增生病人进行全乳房切除手术。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乳腺癌从发病之初就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盲目扩大手术范围并不能为患者的生存获益,只要掌握好适应症,保乳手术加术后放化疗,可以取得和完全医治术相同的治治疗结果果,并不增加复发、转移的风险。近年,随着乳腺外科领域的发展,腋窝淋巴结阴性患者可以通过前哨淋巴结活检来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缩小手术范围,更能减少腋清扫术带来的上肢淋巴水肿、疼痛等并发症,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2.辅助治疗
目前,突出的问题是,对很多不需放、化疗的病人实施了治疗。众所周知,化疗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也造成损伤和破坏,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国内外临床试验证明:对于腋淋巴结阴性早期乳腺癌,无选择性应用术后辅助治疗,并不能提高患者的五年无病生存的可能。激素依赖性晚期乳腺癌,转移灶不会很快危及生命时,如仅有骨转移,应治疗内分泌治疗,因为内分泌治疗的副作用小,病人耐受性好,待内分泌治疗耐药时再改为化疗,可以使晚期病人生存质量提高。
三、过度治疗的结果
失去乳房不仅会带来生理上的创伤,生活质量的下降,经济上的损失,更会在患者心理上产生无法挥去的阴影。很多乳腺癌患者在接受乳腺全切手术后产生自卑、沮丧的心理,严重者影响夫妻间性生活,甚至正常的社交活动。腋清扫引起的上肢淋巴水肿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临床上,部分高龄恶性肿瘤患者在没有采取手术、放疗、化疗时,能长期带瘤生存;过度放化疗,肿瘤虽可缩小,但患者体质往往迅速下降,在过度治疗中加速死亡。
如今,医学模式正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医学模式转化,提倡以人为本。既要考虑患者的长远利益,延长患者生命,又要尽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做到合理、规范化治疗。
治癌的根本目的,是让癌症患者活下去!
总体上讲,目前常用的手术、放疗等方法,都是局部治疗。而癌症是以局部表现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单纯的肿块切除甚或大范围切除,以及大剂量、大面积放疗,并不一定能提高治治疗结果果,反而会导致患者生存质量下降。而化疗虽然是全身性治疗手段,但有效情况并不高,价格却奇高;好处不大,副作用大。放化疗都是成指数杀灭癌细胞,即只能杀灭一定比例的癌细胞。所以,无论重复多少次也不可能真正100%地清除癌细胞。
严格地说,治疗疾病的目的是恢复患者的健康和劳动能力,保存患者的生命。消灭某种疾病只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所采取的手段之一。可是,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常常错把手段当成了目的,结果造成南辕北辙,出现了让人哭笑不得的结果。就像我们对患者实行手术、放疗或化疗,目的是为了治疗该患者;消灭肿瘤只是治疗该患者的手段,可是我们却常常为了消灭肿瘤而把患者这个“人”也一起消灭掉了。
所以,只要能够让患者好好活下去,癌细胞并非一定要斩尽杀绝,因为,我们的根本目是让患者活下去!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放射治疗 下一篇:介入治疗开辟肿瘤治疗新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