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贫血的诊断是根据癌症病人的临床表现和血红蛋白含量及血中红细胞数可作出贫血的大致判断:
(1)一般情况:贫血有共同的病理基础,即组织和器官的缺氧,均可表现为皮肤苍白,面色无华;稍事活动后即感气急,出现代偿性呼吸及心比例加快;食欲不振、腹胀甚至腹泻,部分病人有明显舌炎;易疲倦、乏力、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不少患者有严重的焦虑、抑郁、心理和行为异常。
(2)血液检查:血红蛋白含量及外周血中红细胞数是贫血程度的重要参考:①轻度贫血,血红蛋白90—120g/L,红细胞(3.0~4.0)×1012/L;②中度贫血,血红蛋白60~90g/L,红细胞(2.0~3.0)×1012/L;③重度贫血,血红蛋白30~60g/L,红细胞 (1.0~2.0)×1012/L。
癌症贫血的中医治疗措施:
①健脾养血:中医采用健脾养血方法治疗很有效,并且副作用少。中成药可用人参归脾九、八珍益母丸、十全大补丸、血宝等治疗;汤药可选用经验方:黄芪、白术、党参、当归、甘草、茯苓、远志、阿胶、益母草,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50ml。
②益气养血:中医治疗多采用健牌和胃,益气养血方法,中成药可用人参归脾丸、香砂六君丸,人参健脾丸等治疗;汤药可用:党参、茯苓、白术、甘草、当归、熟地黄、白芍、五味子、陈皮、大枣、阿胶,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50ml。
③对于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慢性再障性贫血,中医治疗也有较好的治疗结果。这里介绍一经验方:仙鹤草、生地黄、熟地黄、枸杞子、血余炭、阿胶、茜草、丹皮、茯苓、白术、黄芪、当归、大青叶、公英、何首乌、鹿角胶、紫草、龟版、杏仁,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50ml。一般3个月为一疗程。治疗结果可靠。另外,还要针对病因积极进行治疗,如肿瘤破裂、肝癌肝硬化导致的消化道出血、肺癌导致的咯血等等,要积极止血对症治疗。
癌症贫血的西医治疗措施:
①去除病因:肿瘤等引起的失血性贫血,应完全止血。药物导致的溶血性贫血,应立即停用。
②补充造血要素:可酌情补充铁剂及维生素B12、叶酸,晚期肿瘤患者应注意适当的营养支持。
③抗凝药物:MAHA可应用肝素、潘生丁、阿司匹林等。
④刺激红细胞生成:主要用于癌性贫血,常用的药物为丙酸睾丸酮和促红细胞生成素。
⑤输血:反复输血可能刺激肿瘤生长,同时输全血还可能抑制免疫功能,故非贫血十分严重,应首先应用其他诊疗理念。⑥对症支持治疗:如强心、利尿、预防感染,并可结合原发病的治疗方案考虑。
癌症贫血的常用措施:
除骨转移(骨髓性贫血)化放疗引起严重的骨髓抑制的贫血较难纠治外,一般的癌症贫血,只要患者基本情况不十分糟糕,中医药综合治疗有着较好的治疗结果。我们在辨证的基础上,一般主张气阴双补为主,重在健脾醒胃,酌加紫草根、仙鹤草、枸杞子、菟丝子等作用广泛,既可抑瘤止血,又可补益之剂,且性不燥热或滋腻;重用零毒化疗之剂也有很好的补益血细胞之功,主要和其中的活性灵芝多糖及特殊糖肽结构有关。
此外,癌症性贫血的诊治需注意三点:
第一,需告诫患者红细胞的生成,有一个很缓慢的过程,不像白细胞代谢较旺盛。一般情况下,一个半月后,指标有所回复,已是不错的。3、4个月后才能稳定而明显的接近正常,
第二,如有慢性出血,止血是十分重要的,但不宜用过于峻猛或燥烈之剂,以免伤胃;燥热之品,对癌症患者来说,大多不很适用;
第三,食补为重。食补不在于每天精美的膏粱厚味,而在于“胃以喜为补”,以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为重,切忌过于肥腻,否则补血不成,反遭其害。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怎样提高外阴肿瘤的预后? 下一篇:哪些方法治疗前列腺癌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