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主要是依据临床症状、体征、细胞学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来确立,影像学检查也有助于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与临床分期。临床诊断的第一手资料是病史与体检,再进行诊断治疗的时候需要的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与临床分期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专家介绍如下。
(一)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诊断
对有以下病史者行妇科检查与子宫内膜检查就可确诊。
1、阴道不规则出血,已排除功能性病变。
2、阴道分泌物量多或血性白带,已排除盆腔炎、阴道炎、宫颈炎。
3、绝经后阴道反复出血,经激素治疗无效。
4、子宫内膜增生经治疗好转,但病情反复不愈。
5、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时尤其要注意妇科检查。
(二)子宫内膜癌的病理诊断
1988年国际妇产科联盟对传统的分级方法进行了改进,明确提出依据肿瘤的结构和细胞核异型性的程度进行病理分级。
(1)按肿瘤结构特征分级:
G1(高分化癌):癌组织实性部分≤5%。
G2(中分化癌):癌组织实性部分占5%。50%。
G3(低分化癌):癌组织实性部分>50%。
(2)按细胞核的异型性程度分级:
G1:细胞核长圆形,染色质及核仁变化轻微,偶见核分裂。
G3:细胞核圆形,不规则增大,核仁明显,嗜酸性,核分裂多见。
G2:细胞核的异型性程度介于G1与G3之间。
按国际妇产科联盟新的分级方法,当细胞核异型性程度超过组织结构分级时,肿瘤的病理分级升高一级。
(三)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
对子宫内膜癌缺乏一致公认的临床分期,1989年国际妇产科联盟新的分期法弥补了过去分期中的一些不足,将子宫内膜癌分为4期。
Ⅰ期:肿瘤限于宫体。
Ⅰa:肿瘤限于子宫内膜。
Ⅰb:肿瘤浸润<1/2肌层。
Ⅰc:肿瘤浸润> 1/2肌层。
Ⅱ期:肿瘤浸润官颈,不超出子宫。
Ⅱa:肿瘤浸润颈管腺体。
Ⅱb:肿瘤浸润宫颈间质。
Ⅲ期:肿瘤浸润子宫浆膜,超出子宫,无远处转移。
Ⅲa:肿瘤浸润子宫浆膜和(或)附件和(或)腹腔细胞学阳性。
Ⅲb:阴道转移。
Ⅲc:盆腔转移和(或)转移到主动脉旁淋巴结。
Ⅳ期:远处转移。
Ⅳa:肿瘤浸润膀胱粘膜和(或)直肠粘膜。
Ⅳb:远处转移(包括腹腔外和(或)腹股沟淋巴结)。
根据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与临床分期确定患者的病情,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治疗结果果。而治疗英译中和治疗为基础,灵活的应用各种治疗方法,为了坚定治疗对患者的身体的伤害提高患者的治疗的效果建议患者将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的中医伟达四位一体抗癌健康诊疗理念应用于整个治疗过程之中,这样能够有效地调理患者的身体改善患者的身体素质,提高患者的治疗的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子宫内膜癌的鉴别与诊断要点 下一篇:子宫内膜癌的诊断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