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晚期癌肿病患的营养情况差,易出现腹水,当癌肿转移至肝脏,导致肝功能损害士,也容易出现腹水。癌性腹水多由原发性肝癌、胃癌、肠癌、卵巢癌等转移所致,其中以肝癌为常见,按中医病机分析,癌性腹水系肝、脾、肾三脏虚损为本,气滞血阏,水湿逗留为标,虚实互见,宜标本同治,临床上有以下几个证型:
1、气滞水湿证 证见腹部胀满,胀而不坚,肋下痞胀或疼痛,小便涩少,大便多干结,暖气矢气则腹胀暂时减轻,食欲减退,乏力,脉弦,舌苔薄白或白腻,治宜疏肝理气,利湿消肿。方用柴胡lOg,枳壳9g,制香附9g,广郁金9g,八月扎20g,车前子lOg,泽泻9g,猪苓lOg,茯苓皮l2g,白术等。
2、脾虚水湿证 证见腹部胀满,小便涩少,纳食减退,食则胃胀,大便溏薄,日行数次,倦怠乏力,气少懒言,下肢水肿,舌苔薄白,舌质淡红,边有齿印,治宜健脾利湿,方用党参3g,炒白术l2g,茯苓l2g,炙黄芪20g,制半夏9g,泽泻9g,猪苓9g,半边莲30g,车前子lOg,砂仁6g,广木香9g。
3、脾肾阳虚证 证见腹部胀满,入晚尤甚,小便涩少,纳差乏力,肢冷浮肿,大便溏薄,腰酸头晕,面色萎黄或苍白,舌胖色淡,苔少脉沉细无力,治宜健脾温肾,利湿消肿,药用熟附子6g,党参20g,白术lOg,干姜6g,仙灵脾l5g,茯苓皮20g,泽泻9g,半边莲30g,车前子9g,猪苓lOg等。
4、肝肾阴虚证 证见腹部胀满,入晚尤甚,小便涩少,形体消瘦,手脚心热、午后低热,口干唇燥,腰酸头晕,大便多干结,舌红降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细弦数,治宜滋阴利湿,药用知母lOg,黄柏6g,生地l2g,山茱萸lOg,怀山药lOg,茯苓l2g,泽泻9g,丹皮30g,炙鳖甲9g等。
5、气阴两虚证 证见腹部胀满,小便涩少,形体消瘦,午后潮热,恶风,自汗盗汗,食少胃胀,便溏,易感冒,舌红少苔,脉沉细无力,治宜益气养阴,利湿消肿,药用太子参l2g,白术9g,炙黄芪30g,天麦冬各9g,生地l2g,五味子9g,猪苓9g,茯苓l2g,广陈皮9g,大腹皮9g,半边莲20g,泽泻9g,车前子10g等。
除上述扶王利法外,宜加赤芍6g,丹参lOg,莪术9g,水蛭6g,三棱6g,水红花籽lOg等活血化瘀药,也可加用西药利尿加强排水。
中医治癌性腹水的常用处方!
处方1
[组成] 生黄芪、莪术各40g,薏苡仁30g,牵牛子、桃仁、红花各50g。
[加减] 热证者,加黄芩、防己各40g,为I号方;寒证者,加桂枝、猪苓各40g,为Ⅱ号方。
[制用法] 将上药水煎浓缩呈稀粥状约150m1。洗净腹壁,将浓缩药液敷于肋弓下缘至脐下2寸处,上盖纱布,干后即可穿衣。2日更换1次。一般敷3~5次。外敷中药期间不再增加西药用量,不再抽腹水,定时记录腹围,尿量,定期复查B超。
处方2
[组成] 厚朴60g,泽泻12g,泽兰、鲜龙葵各15g,绞股蓝、白花蛇舌草各30g,砂仁6g。
癌性腹水 每日l剂,水煎取液400ml,分3次内服。扶正抗癌方:人参、蛤蚧、紫河车、冬虫夏草各6g,三七、僵蚕各9g,上沉香、鹿茸各3g。共为细末。1.5g/次,2次/日,口服。化瘀逐水散:甘遂、冰片、公丁香各3g,血竭、儿茶、乳香、没药各6go共为细末。食醋调成糊状,外敷脐部,24小时换药1次,30日为1个疗程。大量腹水可适量抽腹水,并予支持诊疗理念。
处方3
[组成] 生水蛭5g,蜈蚣(带头足)5条,牵牛子、甘遂各l0g,枳实30g,薏苡仁20g。
[制用法] 将上药共研细末,黄酒调成糊状,以神阙穴为中心,平敷于腹上,厚2mm,4日内换药1次,1剂用2次,4剂为1个疗程。配合支持诊疗理念。
处方4
[组成] 消水Ⅱ号。(含生黄芪、牵牛子、车前子、猪苓、桂枝、大腹皮、莪术、桃仁、薏苡仁等)。
[制用法] 温水洗净腹壁,用消水Ⅱ号于剑突下至脐下l0cm,两侧至腋中线,抹一薄层,再加敷料固定,1次/日,用15日。
处方5
[组成] 生黄芪50g,牵牛子、桃仁、莪术、薏苡仁、半枝莲各20g,附子l0g。
[制用法] 将上药研为粗末,每袋l00g,喷酒后外敷脐部,上置热水袋;每次2~3小时。对照组10例,用双氢氯噻嗪25mg,螺内酯20mg,口服,均3次/日,28日为1个疗程。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中医应对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 下一篇:中医治晚期食道癌的偏方药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