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医讯
最新医讯 热点关注 学术会议 专家博文
肿瘤
常识
致癌因素 癌症检查 癌症预防 有问必答
肿瘤
治疗
中医治疗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肿瘤
护理
术后护理 放化疗护理 心理护理 饮食护理
当前位置:首页 > 胰腺癌 > 胰腺癌症状 > 正文

胰腺癌的症状

来源:抗癌在线 作者:e医生 时间:2011-09-26 09:20:55 浏览次数: 20

    胰腺癌为消化系的常见恶疾,多发于胰头部,在国内,已成为人口死亡的十大恶性癌肿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的可能也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早期胰腺癌因病灶较小且局限于胰腺内,可无任何症状。随病情进展,肿瘤逐渐增大,累及胆囊、胰管及胰周组织时,方可出现上腹部不适及隐痛、黄疸、消瘦、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发热等症状。其中以黄疸很为突出,阻塞性黄疸是胰头癌的很突出表现,发生的可能在90%以上。而早期胰体、胰尾可无黄疸。黄疸通常呈持续性且进行性加深。完全梗阻时,大便可呈陶土色,皮肤黄染可呈棕色或古铜色,伴瘙痒。
    下面介绍胰腺癌的症状体征!
    1)消化系统症状:腹痛是常见的症状,3/4以上患者有此症状,疼痛开始时较轻,逐渐加重,早期疼痛范围广泛不易定位,为性质较模糊的饱胀不适、胀痛、隐痛或钝痛等。起病急者则有部位明确的腹部绞痛或钝痛,胰头癌可引起右上腹痛,胰尾癌可引起左上腹痛,而严重的腰背痛常是癌肿沿神经鞘向腹后神经丛转移所致。胰腺癌的肿块在仰卧时可压迫腹后神经,常加重腹痛,故典型的胰腺癌疼痛为仰卧时引起疼痛,或使疼痛加剧,特别在夜间更明显,迫使患者坐起或向前弯腰以求缓解,疼痛与饮食及排便、排气无关系。
    除上腹部疼痛外,少数病例诉左、右下腹、脐周或全腹痛,甚至有睾丸痛,以致易与其他疾病混淆,疼痛可向中背部、前胸及左肩胛放射。
    本病的消化系统症状还有腹泻、恶心、呕吐、便秘、胃肠充气等。恶心呕吐可为暂时性或仅在腹痛时出现;如果癌肿侵蚀胃肠可引起呕血、黑便。胰体、胰尾癌可扪及大小不定、不规则、十分坚硬固定的肿块。胰头癌患者90%可有胆囊肿大。
    2)全身症状:消瘦是本病的重要临床表现之一,90%的患者有迅速而明显的体重减轻,部分患者还以消瘦为首先症状,尤其是胰尾癌和胰体癌患者。消瘦的原因可能与胃纳大减、胰腺分泌不足、消化吸收不良等因素有关。黄疸是诊断胰腺癌的主要症状之一,根据癌肿部位的特征而有不同程度的黄疸出现,乳头壶腹部癌100%有黄疸出现,即使在早期也发生黄疸;胰体、尾癌早期无黄疸,但到晚期,癌肿波及胰头,或转移至胆总管、淋巴结、肝脏,引起肝外或肝内胆管梗阻时,可出现黄疸。
    黄疸的性质为阻塞性,且逐渐加深,呈深黄带绿色,伴浓茶样尿液、陶土粪便和皮肤瘙痒。黄疸一经出现,往往不会消退。但个别病例因肿瘤的炎变及水肿暂时消退、胆肠瘘形成、癌组织坏死脱落等因素,黄疸可暂时减轻或消退。胰腺癌约有10%患者在病程中可出现发热,呈高、低、间歇或不规则热。此外本病还有症状性糖尿病、血栓静脉炎、焦虑、抑郁、失眠等精神症状。
    3)转移性症状:胰腺癌可直接浸润胆总管壁,或在早期由于癌压迫而发生阻塞性黄疸;在肿瘤发展的同时,癌与胃、十二指肠、大肠和下腔静脉粘连,或向脏器发生癌浸润,进而浸润肠系膜上动脉和门静脉等,导致门静脉高压而出现腹水等症;胰体部和尾部癌明显地向腹膜后腔发展压迫脾动脉,常常发生脾肿大和食道静脉瘤;癌症向后扩展,压迫或侵蚀腹腔神经丛,出现腰背疼痛,同时偶可并发胰腺炎;癌症的骨转移,可致剧烈持续的疼痛;向肺及纵膈转移可产生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胆汁瘀积或转移到肝可引起肝肿大;锁骨、腋下或腹股沟淋巴结也可因癌转移而肿大发硬。
    4)复发症状
    腹痛 为胰腺癌的早期症状,多见于胰体及胰尾癌,位于上腹部、脐周或右上腹,性质为绞痛,阵发性或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钝痛,大多向腰背部放射,卧位及晚间加重,坐、立、前倾位或走动时疼痛可减轻。
    黄疸 在病程的某一阶段可有黄疸,一般胰头癌黄疸较多见,且出现较早,癌肿局限于体、尾部时多无黄疸。黄疸多属阻塞性,呈进行性加深,伴有皮肤瘙痒,尿色如浓茶,粪便成陶土色。大多是因为胰头癌压迫胆总管引起,少数是由于胰体尾癌转移至肝内或肝/胆总管淋巴结所致。
    约90%患者有迅速而显着发展的体重减轻,在胰腺癌晚期常伴有恶质。 消瘦原因包括癌的消耗,食欲不振,焦虑,失眠,消化和吸收障碍等。
    乏力与食欲不振甚为常见,尚可伴有腹泻便秘、腹胀、恶心等胃肠道症状。部分病例可出现脂肪泻和高血糖、糖尿。 不喜欢脂肪性菜肴,也会出现脂肪性下痢,这是脂肪未被消化,而和粪便混合、排泄出来的下痢症状。
    由于癌肿溃烂或感染,亦可因继发胆管感染而出现发热。
    部分胰腺体、尾部癌肿可见肢体静脉的血栓性静脉炎,而造成局部肢体浮肿。
    胰腺癌的病理分型!
    目前胰腺癌分型除了指西医分期分型之外,中医的胰腺癌的病理分型对胰腺癌的治疗方法起到重要的指导性作用。因此,了解胰腺癌的病理分型是帮助患者取得更好治疗的关键。所以我们每个人对胰腺癌的病理分型都要引起重视。关于胰腺癌的病理分型,专家做了详细的介绍,具体如下:
  1.导管腺癌
  导管腺癌占胰腺癌的80%~90%,主要由分化不同程度的导管样结构的腺体构成,伴有丰富的纤维间质。高分化导管腺癌主要由分化较好的导管样结构构成,内衬高柱状上皮细胞,有的为粘液样上皮,有的具有丰富的嗜酸性胞浆。此癌性腺管有时与慢性胰腺炎时残留和增生的导管很难鉴别。中分化者由不同分化程度的导管样结构组成,有的与高分化腺癌相似,有的可出现实性癌巢。低分化者则仅见少许不规则腺腔样结构,大部分为实性癌巢,细胞异形性很大,可从未分化小细胞到瘤巨细胞,甚至多核瘤巨细胞,有时可见到梭形细胞;在有腺腔样分化的少区域,可有少量粘液,肿瘤的间质含有丰富的Ⅰ和Ⅳ型胶原。
  2.特殊类型的导管起源的癌
  ①多形性癌:亦称巨细胞癌,可能为导管癌的一种亚型。由奇形怪状的单核或多核瘤巨细胞,甚至梭形细胞构成,有时可类似于破骨细胞的巨细胞或绒癌样细胞。瘤细胞排列成实性巢状或呈肉瘤样排列。
  ②腺鳞癌:偶见于胰腺,可能为胰管上皮鳞化恶变的结果。肿瘤由腺癌和鳞癌成分。纯粹的鳞癌在胰腺相当罕见。
  ③粘液癌:切面可呈胶冻状,极相似于结肠的胶样癌。光镜下,肿瘤含有大量粘液,形成粘液池。细胞可悬浮其中或散在于粘液池的边缘。
  ④粘液表皮样癌和印戒细胞癌:在胰腺中偶可见到。
  ⑤纤毛细胞癌:形态与一般导管癌相同,其特点是有些细胞有纤毛。
  3.腺泡细胞癌
  仅占1%,肿瘤细胞呈多角形、圆形或矮柱形。核圆、常位于基底部。瘤细胞排成腺泡状或条索状,胞浆强嗜酸性颗粒状。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均显示瘤细胞的腺泡细胞特征,如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酶原颗粒。腺泡细胞癌主要转移至局部淋巴结、肝、肺或脾。
    胰腺癌的病理变化!
    胰腺癌可发生于胰腺的头、体、尾部或累及整个胰腺,但以胰头部很多,约占胰腺癌的60%~70%.发生于胰体者次之,尾部很少见。肉眼观肿瘤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有的分明,有的弥漫浸润与邻近胰腺组织难以分辨。镜下,胰腺癌有以下几种类型1.腺癌癌细胞来自导管上皮,排列成腺样,有腔,此型约占80%;来自腺泡上皮的称腺泡型腺癌。分化较高的病例可见癌细胞呈楔形或多角形,胞浆含嗜酸性颗粒,形成腺泡或小团块,极似正常胰腺腺泡。有时腺癌细胞产生粘液,胞浆透明。
  未分化癌癌细胞无腺体结构,有的癌细胞形成细条索状癌巢,被间质结缔组织分隔,呈硬癌构型。有的癌细胞多,间质少,形成髓样癌,这样的癌组织易发生坏死而形成囊腔。
  鳞状细胞癌此型少见,来自胰腺管上皮的鳞状化生。如有鳞状细胞癌和产生粘液的腺癌两种成分合并称为腺鳞癌。
  扩散转移胰头癌早期可直接蔓延到邻近组织,稍后即经淋巴道转移至胰头旁及总胆管旁淋巴结。但肝内转移很为常见(经门静脉),尤以体尾部癌为甚。可侵入腹腔神经丛周围淋巴间隙,发生远隔部位的淋巴道或血道转移(常转移至肺、骨等处)。
  临床病理联系胰头癌的主要症状是无痛性、逐渐加重的黄疸。胰体尾部癌临床上常无黄疸,但常因癌组织侵入门静脉而产生腹水,压迫脾静脉发生脾肿大,侵入腹腔神经丛而发生深部疼痛。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此外还可有贫血、呕吐、便秘等症状。如不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则预后不佳,多在一年内死亡。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抗癌在线介绍

中国抗癌在线于1996年创建,是全国肿瘤防治的大型综合性肿瘤专业门户网站。抗癌在线提供更专业、更权威和更便捷的专业综合肿瘤信息,为大众搭建肿瘤疾病和医疗信息查询...[详细]

及时提问 快速解答

问:结肠癌术后中医治疗

答:结肠癌术后,巩固治疗方面建议根据病人的具体检查情况,结...[详细]

问:得了肝癌怎么治

答: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技术也是在不断的前进,然而肝癌患者...[详细]

*姓名:
*年龄:
*性别:
*电话:
*问题:

(以上信息均会为您保密,为了尽快获得专
 家答复,请填写真实有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