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病患经切除术后,应避免术后易发生的各种不良病症,家属需做好病患的术前以及术后工作。胰腺癌手术的术前准备:有可能选择Wipple手术的病人术前一般需进行基本的生理准备。年龄不是切除术的禁忌问题。如果病人摄入差,或有恶心呕吐,术前合适的补充水分是关键的。
胰腺癌的手术方式
胰腺癌手术治疗的方式有两种即典型的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ie手术)及晚期胰腺癌的姑息性手术。
(1)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ie手术)
(2)姑息性手术
晚期胰腺癌的姑息性手术有胆管减压引流术及胃-肠吻合术等。胆管引流可采取外引流术(胆总管T管引流、胆囊造瘘)或内引流术(胆囊或胆管-空肠吻合),根据病人一般情况及局部病变程度而定。
(3)切除性手术
如有腹膜表面、网膜、肝脏和横结肠这些区域的任一部位受到侵犯,都不能行胰切除术。
胰腺癌术后的护理措施!
(1)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术后并发症:鼓励患者多进富有营养的食物,必要时给予胃肠鼻饲或静脉高营养。有明显黄疸者,需给予维生素K1.以改善凝血功能。因脂肪吸收障碍(如腹泻、大便性质改变),应限制脂肪食物。
(2)心理护理:给予心理支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术后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预防休克,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4)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中有较多吻合,要密切观察腹腔引流管或引流条内渗出液的性状和量,观察有无胆瘘、胰瘘和出血等并发症发生。
(5)作胰体和胰尾切除术者,注意置于胰腺断面处的引流管内有无胰液渗出(胰液为清澈无色水样液)。如疑有胰瘘时,应立即将引流管接持续负压吸引,对胰瘘周围的皮肤用氧化锌糊剂保护。
(6)控制继发性糖尿病:术后早期监测血糖、尿糖、酮体。记录尿量及比重。遵医嘱给予胰岛素。
(7) 胰腺癌术后护理对待胰腺癌患者术后营养支持术后一般禁食2-3天,静脉补充营养。待胃肠排气畅通后,才能拔除胃管,可以少量饮水,再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胰腺癌手术后并发症众多,但以胰瘘、腹内出血、腹腔脓毒症和 肝功能衰竭为主。
(1)胰瘘 无论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还是远端切除术,术后都有可能发 生胰瘘。前者的发生的可能为14%~18%。(少数报道高达40%),后者的发生的可能较低,约5%。 胰瘘可致腹内感染和腹内腐蚀性出血,危害性大,是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胰瘘的预防首先要从术式选择和提高技术着手。事实上,无论哪一种术式,如操作不仔细,都有发生胰瘘的可能。
目前,大多数医院采用的是各种胰空肠套入吻合术:在重视胰肠吻合的同时,不能忽视消化道的重建方式,尤其是胰、胆、胃与空肠吻合的排列顺 序以及肠内容物排空的通畅问题。如前所述,术中引流管的放置和术后管理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因为腹腔引流是诊断和防治各种吻合口瘘和腹腔感染的重要手段。围手术引流是观察 腹腔内变化的窗口,要随时注意引流液的量及性质。经常挤压引流管可防止堵塞。
胰瘘的诊断大都依靠临床所得的资料。如胰肠吻合口附近的引流量较大,色泽浅淡,无粘性,且淀粉酶含量超过1000U/ml即可确诊为胰瘘。仅少数病例需作造影证实。胰瘘一经证实即 应积极处理,充分引流。引流不畅者应及时行扩大引流手术。
在引流的同时还要注意病人的营养摄入。可先通过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胃肠外营养支持。成人每日热量所需约124~145kJ/kg) ,氮约0.20~0.3g/kg;热能与氮的比例一般以413~620kJ∶1g为宜。氨基酸、葡萄糖、脂肪 乳剂、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电解质混合后使溶液渗透压适宜。生长抑素能减少胰液分 泌,每日0.1~0.3g,使用2~3周即可使瘘口自愈比例从27.3%上升至50%,病死比例则降至22%。 生长激素有改善蛋白合成和促进组织愈合的作用,与生长抑素和胃肠外营养合用有助于胰瘘的愈合。病情稳定且引流液减少后可改用肠饲。
(2)术后出血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的发生的可能为5%~7.5%。术中仔细操作和止 血(特别是胰残端部)是预防术后出血的基本保证;处理好胰瘘可避免继发性出血;引流通畅 能防止腹腔脓毒症后期的腐蚀性出血;加强支持方法和常规甲氰脒胍类药物的使用有助于 减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因止血不全所致的术后出血常发生在术后24小时之内。
术后出血可从引流管中引出。如果量少,可持续严密观察。腹腔积血甚多而无法引出时,病人表现 为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此时应在B超引导下行腹腔穿刺,并不失时机地进行手术探查。消化 道化出血主要来自三个吻合口和胃粘膜,其表现为呕血和黑便。术后3~4周发生腹内大出血者,要考虑肠系膜上静脉、胃左动脉或胃十二指肠动脉端腐蚀性出血的可能。有条件时要行 选择性动脉造影和栓塞治疗。
(3)术后腹内脓肿 术后腹内脓肿乃术后引流不畅所致,发生的可能约为4%~10% 。其表现为畏寒、高热、腹胀、胃蠕动障碍和白细胞计数增高等。如不及时处理,常可继发腐蚀性血管出血和腹腔脓毒症。B超和CT扫描有助于此并发症的诊断和定位。可在B超引导下 行脓肿穿刺置管引流术,必要时还应再次手术引流。
(4)胆瘘 T管的安置可能有助于胆漏的预防,但为了安置T管而保留较长的胆总管 却会影响手术的完全医治性。所幸胆瘘的发生的可能现已降低,处理也易,只要保持通畅的外引流 ,自愈的机会很大。
(5)术后糖尿病 所有全胰切除病人术后都会遗留 糖尿病,胰十二指肠切除或胰远端切除遗留糖尿病者约8%。不少外科病人都合并有隐性糖尿病。老年病人胰岛功能差,胰腺手术后更容易出现糖尿病,故术后要经常测定血糖和尿糖, 及时了解病人的糖代谢情况。此类病人在补充胃肠外营养时要酌情给予1U/2~6g糖不等的胰岛素。
术后立即发生的出血通常是血管未结扎好,或是由于未发现的血管内血凝块。迟发性的出血可能是由于败血症或瘘形成导致动脉坏死或结扎线脱落。胰切除术后,特别是幽门保留手术后的胃排空延迟是一种相对常见的没有生命威胁的并发症,但可能诱发局部腹膜炎。
胰腺癌术后发生的可能较低的并发症有:肠梗阻、肠系膜血栓、肝功能衰竭、胆管炎、胰腺炎、肾功能衰竭和坏死性筋膜炎。
如何预防胰腺癌手术后并发症?
(1)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术前若无感染,不必过早应用抗生素,于手术开始前30分钟静脉给一次足量广谱抗生素即可。手术超过4小时再添加一个剂量。
(2)呼吸道准备
胰腺癌术后肺部并发症相当多见,术前就应采取预防措施。严格忌烟,很好2周以上。教会病人进行深胸式呼吸锻炼,有助于防止术后肺泡萎缩、肺部感染和低氧血症。这些措施简单、有效,但很少受到医生重视。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胰腺癌腹胀 下一篇:胰腺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