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医讯
最新医讯 热点关注 学术会议 专家博文
肿瘤
常识
致癌因素 癌症检查 癌症预防 有问必答
肿瘤
治疗
中医治疗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肿瘤
护理
术后护理 放化疗护理 心理护理 饮食护理
当前位置:首页 > 胰腺癌 > 胰腺癌诊断 > 正文

胰腺癌早期检查很关键!

来源:抗癌在线 作者:e医生 时间:2013-04-26 09:32:57 浏览次数: 20

    在我们身体上腹部深处有一个非常不显眼的小器官,它就是胰腺。胰腺虽小,却是人体中很重要的器官之一,它的生理作用和病理变化都与生命息息相关。胰腺“隐居”在腹膜后,知名度远不如其近邻的胃、十二指肠、肝、胆,但胰腺分泌的胰液中的好几种消化酶在食物消化过程中起着“主角”的作用,特别是对脂肪的消化。因此,胰腺癌早期诊断很关键,所以我们在确诊是否是胰腺癌要重在之重。胰腺癌早期诊断依靠哪些辅助检查方法呢?
    (1) 胃肠X线钡餐检查:胰头癌的阳性X线征象可有胃窦部或幽门前区或十二指肠球部有压迹,十二指肠第二段内侧或第三段上缘有压迹及双重边缘,肠壁僵直,肠腔狭窄,充盈情况与外侧不同,粘膜皱壁变平、中断,有小锯齿状或结节性凹陷,十二指肠降段内侧反“3”征或十二指肠框增大。胰体尾癌可因肿块而在胃体后壁或左缘有压迹或使之右移,在侧位片可见胃后部间隙增宽,胃向前移。
    (2) 腹膜后充气造影检查:可有局部肿块阴影。
    (3) 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通过腹主动脉将导管插入腹腔动脉,对肝动脉、脾动脉作选择性造影,可见有关血管突然中断、移位、弯曲或(在癌肿处)见无血管区等,同时可看出肿块的大小和位置等,但不能判断肿块的性质。
    再加上一些常规的常见的辅助手段:
    1、B型超声图像:从胰腺癌的大体病理特征和结构,在超声图像上可有下列表现:
    (1) 低回声型:由于肿瘤回声水平较正常为低,则病变区与周围胰腺组织间的境界较清楚,可见其呈不整齐、不规则或伪足样伸展征象。病变区呈散在不均匀分布的低回声,后缘及远侧回声有轻度增强或无明显改变。
    (2) 不均匀回声型:病变基本上呈低至中等水平回声,散布在粗大高回声光点或密集成小团块状。与周围组织间境界尚清楚,往往不规则,部分区域亦可模糊不清。因超声衰减较多,则后缘及远侧回声可轻度减弱。这类声图常发生在癌肿有出血坏死、或结缔组织较丰富时。
    (3) 无回声型:在病变区无回声或仅有少许散在低回声光点。后缘及远侧回声可有增强现象。这种声图少见,发生在癌肿组织呈胶冻样的改变时。
    (4) 混合回声型:病变区部分呈低至中回声,部分呈高回声,形成粗细不等,分布不均匀的光点。并间有形态不一的无回声区同时存在。癌肿与周围组织间境界尚清楚。此种声图多发生在肿瘤内部出血聚集血液以及肿瘤液化坏死时。
    (5) 主胰管的改变:由于肿瘤的部位不同,主胰管可被推压出现扩张、移位、扭曲、中断以至串珠状改变。紧靠近主胰管的肿瘤则可压迫管壁出现弧形压迹,也可被推移。当主胰管被癌肿侵犯时则管壁不光滑。
    (6) 胆管、血管的变化:胰头部肿瘤压迫胆管下端,则出现被压迫上方的胆系不同程度的扩张。当肿瘤增大时,在其附近血管出现受压之征象。如门静脉、下腔静脉出现压迹、推移、扁平等现象。
    2、由于胰腺癌癌肿所处的部位不同各有其不同的超声图像。
    (1) 胰头癌的声像图:胰头增大、增厚,形态不规则,若胰头直径>4cm则常提示有占位病变;胆总管内径增宽、胆囊增大可见胆泥的较均匀的回声,肝内胆管亦相应扩张;主胰管及门静脉、下腔静脉受压等现象。
    (2) 胰体癌的声像图:胰体部明显增厚,不规则的突起;肿瘤区回声呈低回声与两侧的胰腺组织间的境界有时模糊、有时清楚;主胰管及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受压现象。若脾静脉受压则脾脏呈淤血性肿大。当饮水后复查可见胃窦及胃角受压,胃被推向前上方移位。
    (3) 胰尾癌的声像图:空腹探测胰尾常不易显示,通过饮水后经“胃透声窗”或从肋间通过脾脏,或由俯卧位从背部通过肾脏进行探测;饮水后如病变在小弯侧,可见胃被推向前左方;病变靠近大弯时,则可见胃体被推向右移位。
    3、CT扫描成像:
    CT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在早期的研究中与B超似乎相差不多,近些年来对CT的平扫及增强扫描的配合则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更大。CT扫描的一个很重要的影像是:胰腺增大和胰周围脂肪间隙的消失;又可显示肿块的部位、大小、密度、胰管有无扩张、血管是否受侵等。
    胰癌CT表现为:胰头外形增大、呈分叶状,正常边界的光滑曲线被破坏。若肿瘤液化坏死可表现为肿瘤内低密度阴影。胰头癌时则胰体、尾部常伴有水肿或萎缩。胰腺钩突部肿瘤早期较易忽略,若胰腺钩突部失去其特有的形状,向前或向后两片圆形凸起,并伸延至肠系膜上静脉的后方,则提示此区域内有肿瘤存在。
    4、核磁共振成像(MRI):
    MRI对局限于胰腺内小癌肿和判断有无胰周扩散等,优于CT及B超。对胰腺癌诊断的征象为:T1加权像胰腺实质内局限性信号减低,T2加权像上肿物与正常组织间密度比低,在使用上常受限;若T1加权像示腹膜后脂肪呈网状低、中等信号可诊为早期局部受侵犯;胰周、胰腺后、胃、十二指肠、肾上腺、胆总管、肝门等受侵表示局部侵犯严重,无法切除。结合MRI检查及病理学检查的研究表明:T1加权像胰腺实质内局限性信号减低中伴有信号增强区域为实质部分,信号减弱区则有明显的出血坏死。
    5、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
    ERCP检测一方面可直接窥测胰管的病变,另一方面通过它进行活检和刷洗而取得标本,以做出明确的病理诊断。因而其诊断的准确程度可在90%以上。胰腺癌约80%以上为管上皮癌,而大部又在胰头部故表现有胰头部受累。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抗癌在线介绍

中国抗癌在线于1996年创建,是全国肿瘤防治的大型综合性肿瘤专业门户网站。抗癌在线提供更专业、更权威和更便捷的专业综合肿瘤信息,为大众搭建肿瘤疾病和医疗信息查询...[详细]

及时提问 快速解答

问:结肠癌术后中医治疗

答:结肠癌术后,巩固治疗方面建议根据病人的具体检查情况,结...[详细]

问:得了肝癌怎么治

答: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技术也是在不断的前进,然而肝癌患者...[详细]

*姓名:
*年龄:
*性别:
*电话:
*问题:

(以上信息均会为您保密,为了尽快获得专
 家答复,请填写真实有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