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说起胰腺癌,我们一点也不陌生,甚至目前被很多的人称为是“癌症之王”,这种说法给我们身边人带来担心和疑问。临床上,专家也说过,胰腺癌早期不易被发现,一旦发现可能是晚期。因此,现在社会上很多人走进各大医院做各种各样的检查,检查完之后没有什么毛病,心里也就踏实了。其实也不是胰腺癌早期没有一点症状,症状还是有的,下面我们来看看吧!
首先,我们来认识下胰腺癌早期会有哪些明显的表现?
1、主要表现在部分胰腺癌患者可表现焦虑、急躁、抑郁、个性改变等精神症状。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可能由于胰腺癌患者多有顽固性腹痛、不能安睡以及不能进食等症状,容易对精神和情绪产生影响。这是属于常见的胰腺癌的症状之一。
2、主要表现在腹痛:疼痛是胰腺癌的症状中很明显的,而且不管胰腺癌的癌瘤位于胰腺头部或体尾部均有。较少的胰腺癌患者为阵发性剧烈的上腹痛,并进行性加重,甚至难以忍受,此多见于早期胰头癌伴有胰胆管阻塞者。典型胰腺癌的症状中的腹痛常在仰卧时加重,特别在夜间尤为明显,迫使胰腺癌患者坐起或向前弯腰、屈膝以求减轻疼痛,有时常使胰腺癌患者夜间辗转不眠,可能是由于癌变浸润压迫腹腔神经丛所致。
3、很多见的为食欲不振,其次有恶心、呕吐,可有腹泻或便秘甚至黑便,腹泻常常为脂肪泻。少数胰腺癌患者可出现梗阻性呕吐,是因为胰腺癌的肿瘤侵入或压迫十二指肠和胃所致。由于经常进食不足,约10%胰腺癌患者有严重便秘。胰腺癌的症状也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或仅大便潜血试验阳性,发生的可能约10%。
4、消瘦:胰腺癌虽隐秘,但其引起的消耗却遮掩不了。约有80%的患者有引人注目的体重减轻,在数月内体重可减轻30公斤,渐呈恶病质状态。快速消瘦除了癌肿的消耗外,还有以下原因:进食少;胰液分泌不足影响了食物的消化吸收;发生了继发性糖尿病。
5、黄疸:发生在胰头部的癌肿,很早就出现黄疸。黄疸会一天天很快加深,患者粪便呈陶土色,皮肤瘙痒。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而转氨酶却往往只有轻度升高。所以,如果黄疸很深而转氨酶低于400单位,应该高度怀疑是阻塞性黄疸,不要轻易当做是肝炎。
其次,可能通过一些辅助的检查来签别胰腺癌,检查方式如下:
一、胃肠X线钡餐检查:
(1)胰头癌的阳性X线征象可有胃窦部或幽门前区或十二指肠球部有压迹,十二指肠第二段内侧或第三段上缘有压迹及双重边缘,肠壁僵直,肠腔狭窄,充盈情况与外侧不同,粘膜皱壁变平、中断,有小锯齿状或结节性凹陷,十二指肠降段内侧反“3”征或十二指肠框增大。胰体尾癌可因肿块而在胃体后壁或左缘有压迹或使之右移,在侧位片可见胃后部间隙增宽,胃向前移。
(2)腹膜后充气造影检查:可有局部肿块阴影。
(3)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通过腹主动脉将导管插入腹腔动脉,对肝动脉、脾动脉作选择性造影,可见有关血管突然中断、移位、弯曲或(在癌肿处)见无血管区等,同时可看出肿块的大小和位置等,但不能判断肿块的性质。
二、B型超声图像:从胰腺癌的大体病理特征和结构,在超声图像上可有下列表现:
(1)低回声型:由于肿瘤回声水平较正常为低,则病变区与周围胰腺组织间的境界较清楚,可见其呈不整齐、不规则或伪足样伸展征象。病变区呈散在不均匀分布的低回声,后缘及远侧回声有轻度增强或无明显改变。
(2)不均匀回声型:病变基本上呈低至中等水平回声,散布在粗大高回声光点或密集成小团块状。与周围组织间境界尚清楚,往往不规则,部分区域亦可模糊不清。因超声衰减较多,则后缘及远侧回声可轻度减弱。这类声图常发生在癌肿有出血坏死、或结缔组织较丰富时。
(3)无回声型:在病变区无回声或仅有少许散在低回声光点。后缘及远侧回声可有增强现象。这种声图少见,发生在癌肿组织呈胶冻样的改变时。
(4)混合回声型:病变区部分呈低至中回声,部分呈高回声,形成粗细不等,分布不均匀的光点。并间有形态不一的无回声区同时存在。癌肿与周围组织间境界尚清楚。此种声图多发生在肿瘤内部出血聚集血液以及肿瘤液化坏死时。
(5)主胰管的改变:由于肿瘤的部位不同,主胰管可被推压出现扩张、移位、扭曲、中断以至串珠状改变。紧靠近主胰管的肿瘤则可压迫管壁出现弧形压迹,也可被推移。当主胰管被癌肿侵犯时则管壁不光滑。
(6)胆管、血管的变化:胰头部肿瘤压迫胆管下端,则出现被压迫上方的胆系不同程度的扩张。当肿瘤增大时,在其附近血管出现受压之征象。如门静脉、下腔静脉出现压迹、推移、扁平等现象。
总之,上面所讲述的症状和辅助检查是判断胰腺癌早期的一个标准,但具体的症状还是按照个人的状况而异。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发现胰腺癌需要做什么检查? 下一篇:胰腺癌早期检查很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