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是人体的消化器官之一,一旦该部位出现问题,将会影响到患者的食物消化以及食欲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临床上对于胰腺癌的治疗方法层出不穷,由于胰腺癌对于化疗不敏感,导致人类对于胰腺癌化疗没有重视,胰腺癌患者在接受手术后,还需要进行辅助性治疗,即放疗和化疗。
胰腺癌放疗技术本身近几年有了很大的进步,由二维到三维,由传统射线到体部伽马刀,胰腺癌放疗适用于早期可以手术的胰腺癌,针对胰腺癌患者多是有远处转移的晚期和周围脏器易损伤的原因,胰腺癌放疗作为一种有损伤的局部治疗方法,在治疗晚期胰腺癌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现将胰腺癌放疗进展及局限性分述如下:
现代胰腺癌放疗技术:目前用于治疗的现代胰腺癌放疗技术有:X-刀,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和体部伽马刀。在技术的选用上不同医院在设备配制上略有不同,但总的原则是一致的。对较早期局限的胰体尾癌采用X-刀或体部伽马刀可获得更高的局部剂量,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更小;对局部肿瘤较大或胰头癌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或调强胰腺癌放疗局部剂量相对均匀,可较好保护正常组织免受高剂量照射,在照射范围较大的情况下更为安全可行。
X-刀技术:
临床放疗的多数胰腺癌是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肿瘤较大,形状不规则,采用X-刀治疗很难满足肿瘤特征的剂量分布要求,因此除早期局限性胰腺癌外,不宜用X-刀治疗胰腺癌。
三维适形放疗:
采用三维适形的胰腺癌放疗技术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是今后的研究方向之一。
调强放疗:
治疗技术刚起步,还需积累临床经验。对于早期局限性胰腺癌采用这一技术有可能获得完全医治效果,对此进行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是有积极意义的。
化疗和放疗:常用的化疗药物有5-氟尿嘧啶、丝裂霉素、阿霉素和链佐霉素,联合用药可使30~40%胰腺癌患者获得暂时缓解,但效果令人失望。
Hiroka等在切除术中以及术后给予放射治疗3000Gy,1年生存的可能可自50%上升至75%,但两年时无差别。美国国家癌肿研究所和胃肠肿瘤研究组(GITSG)在有对照的前瞻性研究中均证明切除术加术中照射是有效的。但在未切除肿瘤患者术后采用放疗的效果不理想。
如化疗(氟尿嘧啶)和放疗(40Gy)共同使用则可延长生存期,平均为10个月。
胰腺癌放射治疗的瘤死量偏高,而胰腺周围如胃、小肠、肝、肾、脊髓等的放射耐受性偏低,给放射治疗带来不利。近年来,随着术中放射治疗及在CT精确定位下作治疗计划的多野体外放疗的开展,放射治疗已成为胰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术中放疗用10~20MV高能电子线,在充分显露肿物,尽可能切除肿瘤,移开周围正常组织情况下,准确将相应限光筒置于肿瘤上,术中一次大剂量照射15~25Gy,照射时间约4~6分钟。
体外放疗主要用于术前及术后(包括术中照射后的体外追加放疗),也用于晚期胰腺癌已不宜手术的姑息性治疗。
用CT精确定位作放射治疗计划,使胰腺癌病变部位得到高剂量照射,周围正常组织得到较好的保护。用10mVx线,腹前一野加两侧野等中心照射,每次180~200cGy,每周5次,剂量40~60Gy/4~6周,可连续治疗,也可分段治疗。
与其他肿瘤相比,胰腺癌的化治疗结果果不能令人满意,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对化疗不够敏感,同时在研究中没有理想的观察指标,因此临床医生往往对此兴趣不大。
另一方面胰腺癌病人常常表现为恶心、呕吐、厌食、体重减轻和吸收不良,因此很难耐受系统的化疗。
1.胰腺癌的系统性化疗:很多文献报告了对胰腺癌进行联合化疗的临床实验,效果较好的联合化疗方案主要有:5-Fu十MMC,5-Fu十MMC十Streptozotoin(链脲菌素),5-Fu+ADM十MMC,这些联合化疗方案的敏感比例可达到40%左右,明显高于单剂化疗的效果,病人的生存期亦显著延长。MFA方案用法:
MMC 10mg/m2,静注第1日;
5-Fu 600mg/m2,静滴,第1、8、29、36日;
ADM 30mg/m2,静注,第l、29日。
第九周重复,治疗结果:CR十PR为39%。
2.胰腺癌的区域性化疗:胰腺癌的区域性化疗,就是通过胰腺主要的供血动脉给予高剂量的化疗药物。其理论依据主要是:
①目前系统性化治疗结果果较差的原因可能与全身用化疗药物时,进入胰腺癌组织的药物太少有关,而通过区域性化疗可以使高浓度的化疗药物直接进入胰腺癌组织;
②系统性化疗时由于化疗药物全身的不良反应限制了化疗药物的用量,而区域性化疗药物首先作用于胰腺癌组织,可明显减少全身的不良反应,并因此可以增加化疗药物的用量。
总之,通过区域性化疗可以使化疗药物更有针对性,并可增加化疗药物的用量,提高了化疗的效果,同时可明显减少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胰腺癌患者手术要注意哪些问题? 下一篇:怎样应对晚期胰腺癌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