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几年前,一提及到笑话不为的肿瘤时,很多人便会想到肝癌、胃癌,但很少有人重视胰腺癌。胰腺癌临床表现多样化,常与癌肿的部位,病程早晚,组织受累、转移及有关并发症等因素有关。
早期症状多隐匿而非特异,仅有腹部不适,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而被忽视。而一旦出现黄疸、腹痛、背痛、消瘦等症状时,往往已到晚期。
新近肿瘤临床研究表明,过多摄入甜食及加糖饮料会增加患胰腺癌的危险。据统计,与从来不喝含糖饮料的人相比,每天喝两次含糖饮料的人,得胰腺癌风险高达90%。高脂肪、高蛋白质饮食会刺激胃肠道释放一些激素,增加胰腺对致癌物的敏感性。
因此,对于应酬多的中年人来说,很好少吃肉、少喝甜饮料。同时在烹饪过程中,油温过高可使肉类的氨基酸和蛋白质分解出诱发胰腺癌的杂环芳香族胺类。此外,吸烟者胰腺癌发生的可能是非吸烟者的2倍至2.5倍,发病年龄也提前10岁至15岁。专家表示,如果出现若有若无的上腹部疼痛或原因不明的腹痛、腰背痛,不明原因厌食及消瘦,不明原因进行性阻塞性黄疸,反复出现脂肪泻、腹胀,胰腺炎反复发作等症状时,要警惕胰腺癌,并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多数确诊患者已到中晚期,此时中医保守治疗应该受到足够重视
胰腺生长在后腹膜腔,因而胰腺癌起病隐匿,早期多无明显症状,而一旦出现明显的消瘦、疼痛、黄疸等症状时,已为中晚期,错过有效手术时机。不仅如此,胰腺癌发展速度很快、病死比例高,往往从出现早期症状到晚期直至病人死亡,只有几个月时间,这都给该病的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困难。
临床上,胰腺癌的早期发现的可能国内仅为5%—7%,在所有癌症中是很低的。来就诊的胰腺癌患者,几乎一经确诊就为中晚期。
近几年平均每年要收治胰腺癌患者300余例,其中仅有不足100例有手术治疗机会,而在这些可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仅有50至60例能达到暂时治疗的目的,其他只能通过中医保守治疗缓解病情、改善临床症状,尽量延长生命;而且在这50到60例患者中手术后还必须配合放化疗和其他辅助治疗,由于放化疗的不良反应,便人体免疫力急剧下降,其中大部分是由于术后复发,癌细胞转移和扩散而死,真正能存活2年以上的很少很少。
可见,在医院收治的胰腺癌患者中,只有约20%的患者存在经完全医治手术实现长期生存的希望。但因患者往往病程晚、病情重,加之胰腺切除手术本身难度大,接受完全医治手术的患者,其治疗结果也不十分理想。这些因素,使胰腺癌成为常见癌症中治治疗结果果很差的一种,患者3年生存的可能不足5%。要减少病死比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非常重要。
所以有的专家就说,手术费了这么大劲,人受了这么大痛苦,还花了这么多钱,还是人财两空,真不如一开始就采用中药保守治疗。
所以患者家属要转变观念,不要总认为不手术就是不想为患者花钱,对患者不孝,采用中医保守治疗就相当于放弃治疗;相反如果一开始就采用中医保守治疗,由于中药的不良反应很小,好多患者还比做手术以及手术后采用放化疗活的时间长。
五招帮你预防胰腺癌
虽然胰腺癌发病的确切病因还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其发病与生活方式关系密切,是“生活方式癌”。近年来,胰腺癌之所以快速增长,与人们生活条件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增多有关。所以,要预防胰腺癌,就要从生活方式上注意。
如何预防胰腺癌?
首先,要避免高动物蛋白高脂肪饮食。研究显示,这类食物摄入过多,患胰腺癌可能明显升高。欧美等发达国家居民胰腺癌发病的可能相对较高,多与此有关。人们应保证饮食中肉、蛋、蔬菜、水果、粮食的合理搭配,不偏食、挑食,少吃煎、炸、烤制食品,适当增加粗粮和蔬菜、水果的摄入。
其次,不吸烟。烟草中含多种致癌物质,会增加患胰腺癌风险。
第三,坚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情绪,对抵抗癌症也有作用。
第四,忌暴饮暴食和酗酒。暴饮暴食和酗酒,是导致慢性胰腺炎的主要原因,而胰腺在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下,也会增加致癌危险。
第五,少接触萘胺和苯胺等有害化学物质。研究显示,长期接触这些化学物质者,患胰腺癌风险较常人高约5倍。因工作需要长期接触这些化学物质者,应做好防护。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小心胰腺癌发病初期易被误诊为胃病 下一篇:糖尿病与胰腺癌有何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