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临终前样子和普通样子一差不多的,就是没有就没有精神,吃不下东西,身体消瘦,脸色苍白等等。也有不少人关注胰腺癌临终前症状有什么内容,希望在病人生命垂危的时候给与援手,让他们转危为安。胰腺癌临终前症状有哪些内容呢?现在专家为大家介绍一下:
1消化系统症状:腹痛是罕见的胰腺癌临终症状,3/4以上患者有此症状,疼痛开始时较轻,逐渐加重。胰腺癌临终前症状还有腹泻、恶心、呕吐、便秘、胃肠充气等也是常见的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可为暂时性或仅在腹痛时出现;如果癌肿侵蚀胃肠可引起呕血、黑便。胰体、胰尾癌可扪及大小不定、不规则、十分坚硬固定的肿块。胰头癌患者90%可有胆囊肿大。
2转移性胰腺癌临终症状:呈现腰背疼痛,同时偶可并发胰腺炎;癌症的骨转移,可致剧烈持续的疼痛;向肺及纵膈转移可产生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胆汁瘀积或转移到肝可引起肝肿大;锁骨、腋下或腹股沟淋巴结也可因癌转移而肿大发硬,这些也是胰腺癌临终前症状。
3全身症状:消瘦是本病的重要胰腺癌临终症状表示之一,90%患者有迅速而明显的体重减轻,局部患者还以消瘦为首先症状,尤其是胰尾癌和胰体癌患者。消瘦的原因可能与胃纳大减、胰腺分泌缺乏、消化吸收不良等因素有关。黄疸是诊断胰腺癌的主要症状之一,也是胰腺癌临终症状之一。
胰腺癌的鉴别诊断:
临床上诊断胰腺癌要求全面综合分析,除从病因、病史、临床表现、客观检查、病理分析等方面诊断胰腺癌外,还应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以下是胰腺癌与各种疾病的鉴别:
1、各种慢性胃部疾病:胃部疾患可有腹部疼痛,但腹痛多与饮食有关,黄疸少见,利用X线钡餐检查及纤维胃镜检查不难作出鉴别。
2、急性黄疸性肝炎 发病急剧,黄疸伴有肝区疼痛,有发热,无寒战。 黄疸发生很快,但下降较慢。临床触诊常可触及肿大的肝脏并伴有触痛。实验室检查表现为胆色素、转氨酶的变化,常可鉴别诊断。B超检查表现为肝脏体积缩小。
3、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一般为急性胰腺炎的后遗症,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渐进性的广泛胰腺纤维化病变,导致胰管狭窄阻塞,胰液排泄受阻,胰管扩张。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疼痛、恶心、呕吐以及发热,严重者可有脂肪泻。化验检查有淀粉酶升高。B超检查可见胰管扩张不均匀、扭曲;胰腺实质尚均匀,胰腺外形略有膨胀。CT检查可见胰腺轮廓不规整,结节样隆起;胰腺实质密度均匀。
4、胰腺囊肿: 胰腺囊肿与胰腺癌的鉴别诊断依据是其影像学上表现多为边界清楚的单房囊性低密度病变,而胰腺囊腺癌有多房性的特点。
5、胆石症、胆囊炎:腹痛呈阵发性绞痛,急性发作时常有发热和白细胞增高,黄疸多在短期内消退或有波动,无明显体重减轻。
6、原发性肝癌:常有肝炎或肝硬化病史、血清甲胎蛋白阳性,先有肝肿大,黄疸在后期出现,腹痛不因体位改变而变化,通常需要进行超声和放射性核素扫描与胰腺癌进行鉴别诊断可发现肝占位性病变。
7、壶腹癌 胰头癌、胆总管末端癌、壶腹癌以及十二指肠乳头癌等几种恶性肿瘤在临床表现上同具黄疸,手术治疗上常常采用同一种治疗方法,故传统将其统称为壶腹周围癌。实际上这几种癌除黄疸和手术方式选择上具有共同点外,其余无论肿瘤发生、恶性程度、影像学表现、手术切除的可能、治疗和预后均有差别。目前随着现代医学诊断技术水平的发展,已能应用综合影像诊断技术和有效的临床检查方法对此几种不同类型的恶性肿瘤加以区分,并在临床分别对待。少数病期很晚的壶腹周围部肿瘤,在临床上或病理上均难以鉴别肿瘤发生部位,仍称为壶腹周围癌。
胰腺癌临床表现:
1)腹痛 是胰腺癌常见的症状。约60%以上病人为首发症状。胰腺癌腹痛的部位较深,定位不甚精确,以上腹部很多见。按肿瘤的部位,胰头癌腹痛多偏于右上腹,而体尾癌则偏于左上腹。在早期,由于胆总管或胰管不全梗阻,食后胆汁排空不畅,故患者常觉上腹不适隐痛。当完全梗阻时,则上腹钝痛明显,饭后加重。中晚期病人,常有腰背痛,且与体位有关,仰卧时加剧,而前倾弯腰或侧卧时缓解,病人夜间往往不敢乎卧而俯卧或前倾坐位。
2)黄疸 主要见于胰头癌病例。黄疸虽然可为胰腺癌首发症状,但并非早期表现‘以往多强调胰腺癌黄疸的特征为进行性加重的无痛性黄疸,但近年的观察发现一部分病人的黄疸可有波动,当肿瘤合并炎症给予消炎或应用激素治疗后可暂时减退。同时,大多数病人合并不同程度腹痛,仅25%左右的病人为无痛性黄疸。
3)肝肿大 约50%的病人可有肝脏肿大,其原因以淤胆为主,偶为门脉高压或癌肿转移所致。
4)胆囊肿大 胰腺癌出现肝外阻塞性黄疸时,有时可扪及肿大胆囊。按照Courvoisier氏法则(无痛性黄疸—胆囊增大),与胆石症作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实际上,胰腺癌伴有黄疸的病人能触及肿大胆囊者不到半数,可能与肝脏肿大覆盖及慢性胆囊炎胆囊不大有关。
5)消瘦 体重减轻是胰腺癌病人的常见症状(65%一90%)。胰腺癌病人的消瘦特征是发展速度快。
6)腹部肿块 胰腺位置深,胰腺癌病人一般不易触到腹部肿块。一旦扪及肿块,
不论原发灶或转移灶多表明病程已属晚期。
7)其他 如病人可有明显消化道症状、发热、腹水、血栓性静脉炎表现、症状性糖尿病及精神症状等。
胰腺癌分期:
胰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多发于胰头部位。其恶性程度高,占我国恶性肿瘤前几位。多数胰腺癌患者因为没有提供一种正确的分期信息,而遭受多次剖腹手术,为此有研究者建议利用CT、超声波、ERCP及其他一些检查来为患者提供更多的胰腺癌分期信息,提高手术及化疗预后。CT检查与手术前的血管造影相结合对壶腹周围肿瘤进行分期,可以减少手术切除的可能性。手术前血管造影十分重要,它可以显示上腹血管的异常情况,而这通常与来自肠系膜上动脉的右肝动脉异常相关,16%~29%的病人可发生这种改变。由于该血管通过胰头,肝脏血液动脉性消失和肝外胆漏是危险的。
一般肿瘤标记对胰腺癌分期和诊断没有作用,但可以进一步促进整体治治疗结果果。癌胚抗原对大多数病人是升高的,但其灵敏度却相对很低。CA19-9可能比CEA对胰腺癌的诊断更为有用,但对胰腺癌也不具特异性,结肠和胆管肿瘤的病人也可以升高。其他的肿瘤标记物,如DU-PAN-2-胰腺癌胚抗原和半乳糖转移酶同功酶,都不具有普遍的效果,也不易获得。
胰腺癌的发病原因:
胰腺癌的具体发病原因我们还不是很了解,但是经过相关专家的经验可以得出胰腺癌的发病与吸烟、饮酒、高脂肪和高蛋白饮食、过量饮用咖啡、环境污染及遗传因素有关;近年来的调查报告发现糖尿病人群中胰腺癌的发病的可能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也有人注意到慢性胰腺炎病人与胰腺癌的发病存在一定关系,发现慢性胰腺炎病人发生胰腺癌的比例明显增高;另外还有许多因素与此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如职业、环境、地理等。
1.吸烟:动物试验已证明用烟草酸水饲喂动物可以引起胰腺癌,一组大样本调查结果显示吸烟者发生胰腺癌的机遇较不吸烟者高出1.5倍,吸烟量越大发生胰腺癌的机会越高,如每天吸烟1包者胰腺癌发生在男女两性各高出不吸烟者4及2倍。以上资料说明在一部分人中吸烟可诱发胰腺癌发生;
2.不适当的饮食:近年来有学者把胰腺癌发生增多归因于饮食结构不当之故。动物试验证明,用高蛋白、高脂肪饮食饲养之动物,可使动物胰腺导管细胞更新加速且对致癌物质敏感性增强。国内学者沈魁等明确提出:饮食结构与胰腺癌发生关系密切,食肉食多者易发生本病。日本学者指出近年来日本胰腺癌发病的可能增加与日本人饮食结构欧洲化有关。即进食高蛋白、高脂肪过多。还有学者认为食用咖啡者发生胰腺癌机会较多,但未得到进一步证实;
3.糖尿病:有糖尿病者易患胰腺癌早已为人所知;但近年来的研究指出,糖尿病病人发生胰腺癌者为无糖尿病病人的1倍,且有增加的趋势;也有人认为其为正常人群的2~4倍,甚至有资料报道其发病的可能可达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12.4%,但两者之间的真正关系不明确;
4. 慢性胰腺炎:流行病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大多支持慢性胰腺炎可以发展为胰腺癌。研究显示,在5600个基因中,34个基因在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患者中的表达减少,157个基因在慢性胰腺炎中表达增强,而其中的152个基因在胰腺癌中也表达增强。这项研究从分子水平证明了胰腺癌的病因与慢性胰腺炎可能存在某些联系。
胰腺癌的预防措施有以下几种:
A)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吸烟,世界卫生组织预言,如果人们都不再吸烟,5年之后,世界上的癌症将减少1/3;其次,不酗酒。烟和酒是极酸的酸性物质,长期吸烟喝酒的人,极易导致酸性体质。
B) 不要过多地吃咸而辣的食物,不吃过热、过冷、过期及变质的食物;年老体弱或有某种疾病遗传基因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含碱量高的碱性食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C) 有良好的心态应对压力,劳逸结合,不要过度疲劳。可见压力是重要的癌症诱因,中医认为压力导致过劳体虚从而引起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体内代谢紊乱,导致体内酸性物质的沉积;压力也可导致精神紧张引起气滞血淤、毒火内陷等。
D)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多在阳光下运动,多出汗可将体内酸性物质随汗液排出体外,避免形成酸性体质。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胰腺癌化疗后存活的可能 下一篇:胰腺癌晚期你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