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四十到六十岁之间的中老年人群是胰腺癌的高发人群,由于胰腺癌的位置较为特殊,位于上腹部后方,如发生胰腺癌,在早期多无特殊症状,又不易扪到,因此早期发现极为困难。
胰腺癌典型的信号是上腹部疼痛、黄疸和体重减轻。上述症状因肿瘤生长的部位不同而异。如肿瘤在胰体头部,因极易压迫胆管,故较早出现黄疸,且逐渐加深,并出现浓茶色的尿。
如癌长在胰体尾部,则首发症状可能是上腹部疼痛,并可向肩、背、腰等部位放射。因肿瘤生长迅速,胰液分泌受阻,并压迫胃肠肝胆而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泻便秘、粪便变成陶土色、体重明显减轻。当中老年人一旦有上述症状,不要当成胃炎、肝炎或胆道疾病,要警惕胰腺癌。
吃什么预防胰腺癌:
荠菜豆腐羹原料:佛甲草120克,荠莱180克,豆腐200克,净芦笋28克,黄豆芽汤750克,调料适量。
制作方法:佛甲草切段,装入纱布袋,加水适量,煎煮药汁,留用。炒锅烧热,加入黄豆芽汁、药汁、豆腐丁、芦笋片和盐,烧沸,放入荠菜,烧沸,加入味精、熟花生油,出锅即可。
功效:清热和脾,消肿解毒。
猪胰海带汤原料:猪胰1条(约100克),淡菜30克,海带20克,肿节风15克,姜汁3克,调料适量。
制作方法:肿节风切段,装入纱布袋,加水煎煮药汁。猪胰洗净,沸水内氽一下。淡菜去毛,海带温水泡发后洗净。锅热放花生油,猪胰片煸炒,下姜汁,加入鸡清汤、药汁、淡菜、海带、料酒、盐、酱油,烧沸,小火烧熟透,味精调味,即可。
功效:补虚益脾,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胰腺癌早期不易发现,其接诊的所有胰腺癌患者中几乎没有一例是在癌症早期发现的。由于胰腺癌早期无明显和特异的症状和体征,缺乏简单、可靠的诊断方法,使许多患者被误诊。目前常见的胰腺癌误诊是将其诊断为慢性胰腺炎和胃炎,因为在进行胃镜检查时,相当一部分胰腺癌病人也具有浅表性胃炎。
专家称,从目前来看,胰腺癌的高危人群主要有以下四类:一是年龄超过40岁,有上腹部非特异性症状的患者;二是突发糖尿病患者,特别是不典型糖尿病;三是慢性胰腺炎患者;四是有癌症家族史、长期吸烟,大量饮酒,以及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的人群。
胰腺癌有一些典型症状,显示胰腺癌的蛛丝马迹,有下列症状不一定就是胰腺癌,但出现五大症状之一仍然要早就诊:
一是黄疸,眼睛或是皮肤变黄,这在肝炎或胆道疾病时也可出现,所以早期胰腺癌也有被误诊为肝炎或胆囊炎、胆石症的;
二是消瘦,近期出现无法解释体重下降超过10%;
三是肚子痛、腰背痛,近期出现不能解释的上腹或腰背部疼痛;
四是排除肝、胆、胃肠等疾病,腹痛、腹胀的患者;
五是不明原因血糖波动,且药物控制不理想。
出现黄疸、消瘦等典型症状的患者往往已经是中晚期了,因此定期对高危人群进行体检,结合抽血检查标记物CA199等,另外薄层螺旋CT、核磁共振和内镜超声等方法也可早期发现蛛丝马迹。
专家提醒,防癌比治癌更重要,要从生活、饮食习惯着手预防胰腺癌,戒烟酒,忌长期大量吃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食品,避免肥胖。
预防胰腺癌多吃蔬菜水果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每天多吃水果蔬菜可以降低胰腺癌的患病人数。研究成果显示:洋葱、大蒜、豇豆、萝卜、玉米、深色叶蔬菜、柑橘类水果等,防止胰腺癌效果很为显著。
目前为止, 胰腺癌依然是很难治疗的疾病,病人五年生存的可能不到3%。研究发现:吃生的蔬菜比煮熟的蔬菜效果更佳。研究人员调查了532名癌症病人以及1700名健康人。
研究小组成员霍利说:“虽然胰腺癌不像乳癌或者肺癌那样普遍,但胰腺癌非常难以诊断和医治。” 她说:“现在有充分的证据显示只要改变饮食习惯,就可以大幅度降低胰腺癌的发病的可能。”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警惕!牙病也会引发胰腺癌! 下一篇:胰腺癌患者可以做哪些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