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从外界摄入食物以后,首先要经过口腔,咬碎、咀嚼后咽入食管,再推入胃内,在胃中,食物与胃内容物完全混合、储存,成批定量地经幽门输送达小肠。蛋白质在胃内被初步消化,而高脂溶性物质,如:酒精在胃中被少量吸收,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电解质等物质被完全消化吸收的场所则在小肠。
小肠内壁表面存在环形皱折,在多种消化液的辅助下,营养物质在小肠被充分完全地吸收,形成的食物残渣在大肠停留1-2天,吸收掉每天约1500-2000ml的剩余水分,经肠蠕动,将其以粪便的形式排出体外。暴饮暴食就会完全打乱胃肠道对食物消化吸收的正常节律。
在食物的消化吸收中,一些附属器官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胰腺内分泌胰岛素调节血糖,外 分泌多种消化酶,胰淀粉酶消化碳水化合物,胰脂肪酶消化脂肪,胰蛋白酶、糜蛋白酶消化蛋白质;肝脏如同一个庞大的生化加工厂,肝细胞参与各种物质的代谢和合成,包括酒精的代谢,而且每天分泌约600-1200ml的胆汁,经胆管排泌进入胆囊储存,需要时排入十二指肠,帮助脂肪的消化。暴饮暴食则会在短时间内需求大量消化液,明显加重附属消化器官负担。
胃肠壁中存在完整的神经系统网络,其中肠肌间神经丛控制主要的胃肠道动力,肠粘膜下神经丛控制主要的粘膜感觉功能,进食后食物刺激粘膜下感觉神经细胞释放神经递质,“通知”肌间运动神经细胞,对胃肠道运动进行调控,保证人体每天规律的食欲和排便。
过年前,人们工作变得更加忙碌,整天除了工作还有很多应酬,许多人整天泡在酒局、饭局中,暴饮暴食,生活极度不规律,情绪亢奋、精神紧张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胃肠道动力—感觉系统失调而致病。
暴饮暴食后会出现头晕脑胀、精神恍惚、肠胃不适、胸闷气急、腹泻或便秘,严重的,会引起急性胃肠炎,甚至胃出血;大鱼大肉、大量饮酒会使肝胆超负荷运转,肝细胞加快代谢速度,胆汁分泌增加,造成肝功能损害,诱发胆囊炎、肝炎病人病情加重,也会使胰腺大量分泌,十二指肠内压力增高,诱发急性胰腺炎,重症者可致人非命。研究发现,暴饮暴食后2小时,发生心脏病的危险可能增加4倍;发生腹泻时,老年人因大量丢失体液,全身血循环量减少,血液浓缩粘稠,流动缓慢,而引发脑动脉闭塞,脑血流中断,脑梗塞形成。
胰腺癌是老年人常见的消化系癌症,男性发病的可能比女性高。胰腺分头、体、尾三部,分别在上腹的右、中、左部。患癌后有腹痛,与癌症部位相一致,并有不同程度的消化系症状。胰头癌多出现黄疸,但无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当诊断明确时常常癌症已转移,身体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及预后不良。
预防胰腺癌必须从生活、饮食习惯着手。首先忌长期大量吃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食品,这样会增加胰腺负担,导致相应的细胞增生、变性而癌变。动物实验证明,高脂肪饮食与胰腺癌有关;少吃高脂、高油、多盐的食物,可以减少2/3胰腺癌的发生。应多食新鲜水果和新鲜蔬菜,日常饮食需注意保持谷类、豆类、甘薯等粗粮。
实验证明,在饮食结构中有高纤维、水果和新鲜蔬菜的人群,患胰腺癌的可能性较少。其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能抗自由基和抗氧化,对防癌有利。
每日三餐要定时,如因某种原因,每天吃四五餐者也要定时,可使胰腺工作形成条件反射,对保护胰腺有利。
要戒烟,不酗酒,否则会直接损害胰腺。应提倡饮茶。只要不是贫血、出血、胃病、发炎等疾病,均可饮茶,能提高免疫功能和防癌。如饮用咖啡则无此功效。
积极防治与胰腺癌相关的疾病,如慢性胰腺炎、胆囊炎、胆囊结石、糖尿病等,这些都是与生活和饮食习惯有关的疾病。
慢性胰腺炎能激发胰腺组织增生;患胆囊疾病,如胆汁逆流到胰腺,其中含较多的致癌物质,与形成胰腺癌有关;切除胆囊的病人,亦可有类似情况;糖尿病病人是长期胰腺功能紊乱的一个标志,对胰腺细胞产生慢性刺激,如不保护好,可能导致癌变。
实验的动物模型中。二甲双胍是一种有效的化学预防药物,可抑制胰腺癌的发生。这对糖尿病人是福音,治糖尿病和防胰腺癌一箭双雕。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吸烟也是导致胰腺癌发病的元凶! 下一篇:胰腺癌发病受地理区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