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的肝脏转移途径包括血行转移与直接蔓延,但以血行转移多见,血行转移很多见于肝脏和骨髓,占46.7%。胃癌肝脏转移癌不同于原发性肝癌,由于肝脏本身不像原发性肝癌具有肝炎及肝硬化背景,胃癌一旦经血循环转移,多属晚期,且常为多发性右半肝转移。所以胃癌肝转移治疗一定要慎重,而且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很少。
胃癌肝转移的表现
胃癌肝转移患者多以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并伴有上腹部包块、肝肿大等为主,有时亦可出现黄疸。与原发性肝癌相比胃癌肝转移多无肝炎及肝硬化等肝病史,因此多无肝功失代偿的表现。临床上,患者多因上腹部包块就诊。
胃癌的临床表现临床上常用于胃癌肝转移诊断的检查方法有B型超声检查、放射性核素肝扫描、CT扫描及细针肝穿刺细胞学检查等,通过上述检查作出明确诊断并不困难。并且结合门静脉直径的宽窄、脾脏大小及甲胎蛋白、肝功能等检查,也比较容易与原发性肝癌相鉴别。
肝脏转移癌不同于原发性肝癌。在胃内临床上相对的比较少见。由于肝脏本身不像原发性肝癌具有肝炎及肝硬化背景。故无肝功能失代偿表现。如转移灶侵犯肝门时偶有黄疽及肝脏肿大。若侵犯左半肝时,病人常因上腹包块就诊。临床上多以胃部及上消化道症状及引起病人注意。B型起 声检查、CT扫描及核磁共振检查不难确诊。结合脾脏大小、门静脉直径的宽窄及甲胎蛋白、肝功能与乙肝系列等检查与原发性肝癌不难鉴别。
胃癌肝转移治疗:
前已述及胃癌一旦经血循环转移,多属晚期,且常为多发性右半肝转移。再手术切除的可能性较少,故多采用经肝动脉插管或与门静脉双插管,以单药泵或/与双药泵,施行动脉及门静脉化疗药灌注及栓塞,也可在B型超声导引下进行转移癌灶内纯酒精注射治疗。
晚期胃癌肝转移的切除手术!
肝转移是晚期胃癌患者死亡的很主要原因之一。结直肠癌肝转移灶手术切除术的作用已经被广泛接受,但是胃癌肝转移灶切除术的意义仍存在争议。由于结直肠癌静脉回流的解剖特点,有时肝脏可能是结直肠癌转移的部位,所以肝转移灶切除有可能达到治疗目的,其切除的可能为200/0—50%,5年生存的可能在30%- 50010。但仅有10%—20%的胃癌肝转移患者适宜肝转移灶切除术,原因是胃癌肝转移往往是多发、且常伴有肝外病变,但一些学者认为,对经适当选择的胃癌患者,肝转移灶切除手术可能会改善他们的预后。
Sakamoto等分析了22例同时性或异时性肝转移行肝切除术胃癌患者的 15种临床病理因素,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肝转移灶数目(单个或多个)是影响生存期的重要预后因素,胃癌伴单个肝转移灶时,无论同时或异时发生,转移灶切除均能获得有益的结果。
Fujisaki等回顾性研究了43例具有同时性肝转移的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情况,51. 2qo的患者肝转移为双侧多数转移(H,),而能同时行肝转移灶切除者仅占7%,生存分析显示切除组比未切除组预后更好;结果显示肝转移灶切除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是有益的。
研究了具有同时性肝转移而无腹膜播散的26例胃癌患者,其中12例肝转移局限于单侧半肝(H.),并接受完全医治性胃切除加肝转移灶切除(完全医治性切除组);14例肝转移为双侧少数转移(H:)或H,,接受原发癌灶的切除(非完全医治性切除组);结果显示,完全医治性切除组的生存时间显著高于非完全医治性切除组,故单个或局限于一侧肝叶的孤立性肝转移灶的切除可改善患者的预后,延长生存时间。孙振华等回顾性分析了对胃癌并局限型肝转移灶行同步切除的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原发灶完全医治性切除和肝转移灶同步切除可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胃癌肝转移属晚期癌症,为提高手术的成功的可能,应选择行原发灶及转移灶同步切除,其适应证如下:
(1)全身情况和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基本正常者;
(2)无腹膜播散或远处转移,异时转移者无癌肿复发、无肝脏以外的其他远处转移者;
(3)估计胃癌能切除者;
(4)肝转移灶局限可完全切除者。肝外转移、进展期的淋巴结受累及肉眼可见的肝转移灶不能切除者,通常被认为是胃癌肝转移灶切除术的一定禁忌证。
为了更好地选择合适的病例,应注意术前评价、术中肝脏转移灶的判断以及肝切除技术等。至于肝切除术的具体术式,有转移灶的局部切除、非规则性肝切除和规则性肝切除等。有研究认为肝切除的手术方式并不影响患者的预后。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胃癌骨转移中医药治疗 下一篇:胃癌患者腰腿痛可能是出现了骨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