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胃癌病变已经转移到肝脏,说明病情已发展至中晚期,此时不能接受切除治疗,而即便切除了,癌变组织还是会随着血行转移。因此针对转移性肝癌应采取中医治疗。胃癌肝转移患者多以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并伴有上腹部包块、肝肿大等为主,有时亦可出现黄疸。与原发性肝癌相比胃癌肝转移多无肝炎及肝硬化等肝病史,因此多无肝功失代偿的表现。临床上,患者多因上腹部包块就诊。
临床上常用于胃癌肝转移诊断的检查方法有B型超声检查、放射性核素肝扫描、CT扫描及细针肝穿刺细胞学检查等,通过上述检查作出明确诊断并不困难。并且结合门静脉直径的宽窄、脾脏大小及甲胎蛋白、肝功能等检查,也比较容易与原发性肝癌相鉴别。
胃癌转移肝脏的治疗方法!
1、胃癌肝转移的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很少。一般来说,仅10%~20%的胃癌 肝转移患者适宜肝切除术,对于左外侧直接蔓延性肝转移,只要能够切除者可与原发灶一并切除,若术后转移者亦可争取切除。
2、胃癌肝转移放、化疗
临床报道胃癌 肝转移放、化疗用紫杉醇+氟脲嘧啶+顺铂化疗6周期,治疗结果明显。肝脏病灶控制后,行胃癌 和肝转移灶同时完全医治术。选择放化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具体分析,对于身体较弱不能承受的患者不要使用。
3、胃癌肝转移的治疗之介入治疗
胃癌肝转移的介入治疗已取得了较多的临床经验,目前已成为治疗胃癌 肝转移的有效手段之一。 胃癌肝转移介入治疗适应症:
(1)不能手术切除的胃癌 肝转移患者。
(2)作为手术前的准备,通过介入治疗,使肿瘤缩小,使手术容易切除,另外介入后可减少肿瘤的扩散和复发。
(3)肿瘤切除不完全者,术后复发或其他方法治疗失败的患者。
(4)癌肿病灶未破裂出血。
(5)肝肾功能无严重损害。
(6)无严重的黄疸及腹水的患者。
(7)全身情况良好,无严重出血性疾病的患者。
4、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从整体观念出发,采用扶正固本、软坚散结、调理脾胃、补益肝肾等方法,能改善机体微循环,提高病人的免疫功能,不仅可以控制癌细胞的继续扩散,还能选择性的杀灭癌细胞,还能缩小肝部以及原发病灶的肿瘤,控制病情发展。
中医将晚期胃癌肝转移 分为以下几型:
(1)肝胃不和型晚期胃癌
主症为上胃脘肛满,时时作痛,窜及两胁,呃逆呕吐,脉沉或弦细,舌质淡黄。
治则用舒肝和胃,降逆止痛,以逍遥散及参赭培气汤主之。
(2)脾胃虚塞型晚期胃癌
主症为胃脘隐痛,喜按就温,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面色苍白,肢冷神疲,便溏浮肿,舌淡而胖,苔白滑润,脉沉缓。治则以温中散寒,健脾和胃,以理中汤为主。
(3)瘀毒内阻型晚期胃癌
主症为胃脘刺痛,心下痞硬,压痛刺痛,吐血便黑,皮肤甲错,舌质暗紫,脉沉细涩。治则以解毒祛瘀,活血止痛,以失笑散或膈下逐瘀汤为主。
(4)胃热伤阴型晚期胃癌
主症为胃内灼热,口干欲饮,胃脘嘈杂,食后剧痛,王心烦热大便干燥,脉滑细数,舌红少苔,或苔黄少津。治则以清热解毒或养阴清热,以麦门冬汤或竹叶石羔汤为主。
(5)气血双亏型晚期胃癌
主症为全身乏力,心悸气短,头晕目眩,面色无华,虚烦不寐,自汗盗汗,甚至阴阳两虚,脉沉细无,舌淡少苔。治则以补气养血,以十全大补汤为主。
(6)痰湿凝结型晚期胃癌
主症为胸闷膈满,面黄虚肿,呕吐痰涎,腹胀便溏,痰核累累,舌淡滑,苔滑腻。治则以化痰,散结,湿在中焦,以开郁二陈汤为主。
(7)脾肾阳虚型晚期胃癌
由于病邪日久,耗精伤血,损及元气,表现为脾肾两虚,气血双亏。症见胃脘陷痛,食后胀满,呃逆嗳气,肢倦乏力,面削形瘦,皮色苍淡,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细弱。治则以益气健脾,温肾壮阳。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宗,益气健脾能增强机体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加强机体抗癌能力,常用药物有黄芪、常参、甘草、白术、茯苓、山药等。温补肾阳药有附子、肉桂、鹿角、仙灵脾、苁蓉、巴戟、补骨脂等。
(8)湿热阴虚型晚期胃癌
由于热邪化火伤气,煎灼胃阴,热毒蕴之,发为癌瘤,表现为胃脘疼痛,食减胀满,口干唇燥,大便秘结,面色萎黄,形体消瘦,手足心热,舌质红绛,无苔或少苔,脉细数。治则以清热角毒,养阴生津。可选用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银花、大青叶、板兰根,兰枝莲、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支花、土茯苓等。
采用中医药治疗胃癌的优势何在?
中医治疗胃癌优势之一——很大程度地减少并发症
大部分胃癌病人脾功能亢进是胃癌病人很严重的并发症,它可引起造血机制异常、凝血功能障碍,加上门脉高压,致使胃底静脉高度曲张,极易引起消化道大出血。肝功异常还会出现蛋白合成不足,出现低蛋白,引起大量腹水。肿瘤压还会出现胆汁排泄障碍,引起黄疸等。利用中药的健脾理气、消导、软坚散结等特点进行治疗均能达到使AFP下降、肝功能正常,增加吞噬细胞、T细胞、肿瘤坏死因子的治疗结果,促进病人饮食量的增加,消除腹水、祛除黄疸,控制瘤体的继续生长。
中医治疗胃癌的优势之二——很大范围地提高病人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
癌症目前仍为世界顽症。一个正规医院的医生,没有谁敢称治疗,但是,针对胃癌发病部位的血供丰富、双套供血、转移快、生长迅速的特点,中医从外围症状着眼,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解除了病人诸多由原发灶引起的症状。通过中医治疗的病人一般不疼痛、腹水消失、肝功能降至正常、黄疸消退,达到“带瘤生存”目的。原本生存在3~6个月的病人能延至1~3年,甚至更长,而且病人能自理,能参加一些体育活动。
中医治疗胃癌的优势之三——地保护肝功能
肝脏是人体很大的消化腺,其任务相当艰巨,参与机体的各种消化代谢、吸收利用活动。一旦肝功能异常会出现糖代谢、蛋白代谢、脂肪代射等一系列紊乱。大部分胃癌病人均死于肝功能衰竭或因肝功能异常导致门脉高压引起的消化道大出血。中药治疗是在辨证的基础上地恢复保护肝脏,重点不着眼于瘤体而在于症状的改善。症状好转,瘤体自然稳定或缩小。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胃癌晚期淋巴转移 下一篇:胃癌出现转移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