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医讯
最新医讯 热点关注 学术会议 专家博文
肿瘤
常识
致癌因素 癌症检查 癌症预防 有问必答
肿瘤
治疗
中医治疗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肿瘤
护理
术后护理 放化疗护理 心理护理 饮食护理
当前位置:首页 > 胃癌 > 胃癌转移 > 正文

影响胃癌扩散与转移的因素

来源:抗癌在线 作者:e医生 时间:2011-07-20 13:19:23 浏览次数: 20

    为了更好的预防以及减少胃癌的扩散和转移,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地寻找胃癌扩散与转移的原因,并已有所收获。而此功劳主要得自于全国胃癌病理协作组的全面分析和调研。据科研分析,影响胃癌扩散与转移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基本因素是胃癌的生物学特性及机体抗肿瘤的防御机能两个方面。但这些因素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的,它不仅影响胃癌扩散与转移的发生发展,也直接影响胃癌患者的预后。
    1.胃癌的生物学特性与扩散转移
    (1)胃癌大体形态与扩散转移:据全国胃癌病理协作组6 505例中晚期胃癌统计,胃癌大体类型与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有显著相关,淋巴结转移的可能以下列顺序递增:表面扩散型50。 9%,结节蕈伞型59。 3%,局限溃疡型61。 40/0,盘状蕈伞型71。 2%,局限浸润型71。 8%,浸润溃疡型72。 7%,弥漫浸润型78。 2%,从校正残差看,浸润型的转移的可能显著高于其他各型。在339例胃癌尸检中,肝转移在结节蕈伞型(47。8%)及盘状蕈伞型(38.O%)显著高于局限浸润型 (24。6%)及弥漫浸润型(17。1%),而腹膜种植则反之,局限浸润型(47。4%)及弥漫浸润型(36。6%)显著高于结节蕈伞型(13。0%)及盘状蕈伞型(23。8%),说明蕈伞型癌易出现肝转移,浸润型癌易发生腹膜种植。
    (2)胃癌的组织学类型与扩散转移:据全国胃癌病理协作组6 505例中晚期胃癌统计,胃癌的组织学类型与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有显著相关,淋巴结转移的可能以下列顺序递增:管状腺癌61。 1%,乳头状腺癌62。8 qo,未分化癌67。 7%,硬癌69%,低分化腺癌70。 6%,黏液腺癌72。3 010和黏液细胞癌72。 60/0。在360例胃癌尸检材料中,肝转移以乳头状腺癌很多(66。7%),印戒细胞癌很少(17。0%),而腹膜种植则多见于印戒细胞癌(39。6%),黏液腺癌(36。4%),未分化癌( 33。3%)及硬癌(30。 0010)。
    (3)胃癌的浸润深度与扩散转移:在国内327例胃癌尸检材料中,癌浸至浆膜外及浆膜层的淋巴结转移(各为 88。 7%,87。5%)及腹膜种植(各为26。2%,35。 5%)均高于其他各层,说明癌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的可能和腹膜种植有显著相关,即癌浸润越深,淋巴结转移的可能及腹膜种植越高。
    (4)腺管癌栓与扩散转移:在360例胃癌尸检材料中,淋巴管有癌栓组其淋巴结转移(91。4%)及器官转移 (70。9%)均比无癌栓组(各为80。 Oqo,54。 7%)显著为高。血管有癌栓组器官转移(77。2%)比无癌栓组(57。4%)昱著为高。说明有淋巴管癌栓时,其淋巴结转移与器官转移都比无癌栓时为高,也反映了癌栓与淋巴结、器官转移的密切关系。
    (5)胃癌的生长方式与扩散转移:据中国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1976) 90例进展期胃癌资料,胃癌的生长方式与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团块状浸润生长者淋巴结转移较少(47。6%),而弥漫性或巢状浸润生长者淋巴结转移的可能较高(分别为95。 5%,93。 1%)。说明胃癌的不同生长方式,其淋巴结转移情况也各异。
    2.机体免疫状态与扩散转移机体抗肿瘤的防御机制主要取决于机体的免疫状态,免疫反应的程度与肿瘤的扩散转移有密切关系。胃癌的形态学观察发现,癌周间质反应、胃壁黏膜与黏膜下层内淋巴滤泡形成、淋巴结免疫反应等与其扩散转移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1)癌周间质反应:目前一般认为癌周常见的淋巴样细胞与浆细胞、吞噬细胞属于免疫活性细胞,这些细胞在癌周浸润量的多少常被看作是对癌组织抵抗力的标志之一,并与淋巴结转移的多少有关。据全国5601例中晚期胃癌资料表明,癌周无纤维组织包绕,且淋巴样细胞反应少或中量时,淋巴结转移的可能较高;而癌周有纤维组织包绕及淋巴细胞反应明显者,淋巴结转移的可能则低。在327例胃瘤尸检材料中,胃癌的淋巴结、器官转移以癌周淋巴一浆细胞反应(一)为很多(各为94。 7%,73。 7%),随其反应的增强而淋巴结及器官的转移例数也逐渐减少,淋巴.浆细胞反应(+)与(+++)两组淋巴结转移的可能的比较有非常显著意义。
    (2)淋巴滤泡形成:肿瘤邻近组织的淋巴滤泡形成也是体液免疫反应的一种表现,与胃周淋巴结的生发中心增生( CH)可能是相关的反应。在免疫活性细胞反应明显的病例,在邻近癌组织周围,特别是黏膜和黏膜下层,常见淋巴小结形成,甚至出现生发中心,有的反应甚为明显。观察105例胃癌的淋巴滤泡形成情况,可见阳性组较之阴性组其5年存活的可能有明显提高(P<0。05),表明淋巴滤泡形成伴有较好的预后。
    3.黏附分子与转移扩散研究表明,黏附分子在肿瘤转移过程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某一系列黏附分子的低表达可能导致肿瘤细胞间或肿瘤细胞与基质细胞间的附着减弱,一些肿瘤细胞得以脱离原来位置随血液转移;而另外系列黏附分子高表达可使随血液转移的肿瘤细胞与不同部位血管内皮纤维蛋白胶原蛋白结合,黏附在血管内皮细胞上,形成稳定的寄宿与生长的微环境。
    4.胃癌血管与扩散转移肿瘤血管对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至关重要,肿瘤组织内血管网总长度随实体瘤体积增大呈幂级扩大,供应肿瘤初始血管的血压也如此,可见平均微血管密度可反映癌细胞的微环境,对癌细胞生长、增殖、侵袭和转移具有重要意义。在肿瘤的生长过程中,肿瘤细胞分泌血管生长因子的急剧增加.能够显著增加肿瘤血管形成,加速肿瘤演进过程,表现转移的特征。抗血管生成是肿瘤治疗的一个全新的领域,随着对各种抑制因素的研究不断深入,其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作用正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承认。抗血管新生诊疗理念治疗肿瘤不同于传统化疗易产生耐药性,抗血管新生治疗的靶向性内皮细胞具有遗传稳定性,不易产生耐药性,抗血管生成逐渐成为有效的预防胃癌转移的新靶点。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抗癌在线介绍

中国抗癌在线于1996年创建,是全国肿瘤防治的大型综合性肿瘤专业门户网站。抗癌在线提供更专业、更权威和更便捷的专业综合肿瘤信息,为大众搭建肿瘤疾病和医疗信息查询...[详细]

及时提问 快速解答

问:结肠癌术后中医治疗

答:结肠癌术后,巩固治疗方面建议根据病人的具体检查情况,结...[详细]

问:得了肝癌怎么治

答: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技术也是在不断的前进,然而肝癌患者...[详细]

*姓名:
*年龄:
*性别:
*电话:
*问题:

(以上信息均会为您保密,为了尽快获得专
 家答复,请填写真实有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