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的骨转移是胃癌转移的一个重要渠道,这时对患者采用的治疗办法和使用药物都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身体机制来确定。骨转移是中晚期的常见的转移症状,其典型临床症状为局部骨痛、叩击痛,多数患者通常伴随贫血、发热、出血或并合理性骨折等。对于胃癌骨转移,除了了解它的检查方法之外,还需要了解胃癌骨转移的治疗方法。局部胃癌骨转移的治疗方法,首先考虑放射治疗,其次,胃癌骨转移的治疗方法还需遵循一定的放疗原则,这样才能达到放疗的效果。那么,胃癌骨转移的治疗方法就只有放射治疗么?当然不是,下面就来一一介绍胃癌骨转移的治疗方法。
胃癌骨转移的治疗方法:放射治疗
对局部胃癌骨转移的治疗方法需首先考虑放疗,不仅可较快缓解疼痛(有效情况80%-90%),而且可不同程度地控制肿瘤,防止病理性骨折;或可使受损的神经功能得到部分或完全恢复;还可使破坏的骨质逐渐修复,获得长期缓解或临床治疗。骨转移常为多部位,但真正全身广泛骨转移无法进行放疗的病例并不多,多数病人均可用1~3个部位的照射野,在已发现的全部骨转移灶,亦可进行放疗。
胃癌骨转移的治疗方法需遵循的原则
胃癌骨转移的治疗方法的放疗原则为:根据每个病人的整体病情。确定治疗目的,如:①单纯短期止痛;②一定时间内控制肿瘤的发展并恢复功能;③争取完全控制肿瘤达到治疗。目的不同,放疗的方式、照射范围、时间和剂量也各不相同。单纯短期止痛者:一般都是活动困难的重症病人,预计生存期不能超过3个月。针对骨转移重点部位,即造成病人很痛苦的病变处,给予1次至数次的大剂量照射(每次40~80gy),多能很快缓解疼痛。以部分控制肿瘤发展为目的者:这类病人预计生存时间可能在半年以上。对骨转移发生在脊椎或骨盆等重要部位的病人,为防止其发展至病理性骨折、压迫神经等严重并发症;或对已发生病理性骨折和神经功能障碍者,为了控制其继续恶化或促进其恢复,给予30~40gv/2~4周。进行完全医治性放疗者:照射野应超出病变一定范围,注意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器官,给予放疗量50~60gv/5~6周。这类病人在客观上有争取长期生存或预后,常需合并应用其他抗癌诊疗理念。
胃癌骨转移的治疗方法:核素治疗
胃癌骨转移的治疗方法中核素治疗,核素缓解胃癌骨转移所致骨痛的有效情况为51%~91%。体外实验显示:核素对癌细胞有一定的杀伤作用。临床应用核素治疗骨转移可见个别病例有骨质修复作用,但绝大多数病例未见能有效控制骨转移或防止亚临床骨转移灶发展。故核素治疗主要是一种止痛性治疗,不能控制肿瘤。适用于全身多发小灶性骨转移所致的多部位骨痛但实施放疗有困难者。此外应用巧。钐巧(sm—edtnp)治疗骨转移,因其半衰期较长,可引起白细胞明显下降,对用过化疗或准备用化疗的患者慎用。
胃癌骨转移的治疗方法:手术和中医药治疗
胃癌骨转移的治疗方法中手术治疗主要为姑息性治疗,用于病理性骨折的固定和椎管的减压和脊柱的稳定。中医药治疗中医治疗胃癌骨转移,依据“肾主骨”的理论,多以温肾阳、滋肾阴、补肾壮阳之法。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原则。
1.肾阳亏虚,寒凝阻滞治宜温阳补肾,散寒通滞,常用阳和汤加减。药用:鹿角胶、熟地、炙麻黄、白芥子、当归、甘草、桃仁等。
2.肾阴亏虚,毒火内蕴治宜滋阴补肾,降火解毒,常用知柏八味丸加减。药用:知母、黄柏、熟地、山药、丹皮、山萸肉、茯苓、泽泻等。
3.气血不足,阴阳俱虚治宜益气养血,阴阳双补,常用十全大补汤加减。药用:党参、白术、茯苓、熟地、川芎、赤芍、当归、甘草、肉桂、附子、干姜等。
4.气血瘀滞,毒热蕴结治宜活血化瘀,解毒散结,常用身痛逐瘀汤加减。药用:桃仁、红花、赤芍、川芎、当归、羌活、独活、杜仲、川断等。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胃癌转移到胰腺 下一篇:晚期胃癌转移的中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