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胃癌在我国的发病的可能居高不下,由于早期不易被确诊,导致临床上晚期胃癌患者较多。胃癌患者在病情进入晚期的时候中医治疗是治疗方法,对于胃癌的治疗有很多种,如果在早期的时候我们都主张采用手术治疗的办法,但是一旦到了晚期的时候手术的效果就不是很明显了,虽然晚期的治疗办法有很多种,但胃癌晚期的中医治疗对胃癌晚期病人治疗结果更加突出。
传统中医并没有"胃癌"的病名,类似记载多见于"胃反"、"伏梁"、"积聚"、"胃脘痛"、"噎塞"等疾病范畴中。现代中医认为胃癌是一种脾胃功能失常的病变,多因忧思恼怒,情志不遂或饮食不节,致肝失疏泄,胃失和降,或久病损伤脾胃,导致肝胃不和;或者正气不足,尤其是脾胃虚衰,加之情志、饮食失调,导致运化失职,痰凝气滞,热毒血瘀交阻于胃,积聚成块而发病。据胃癌专家介绍,历代中医家多将胃癌病机分为3类:
1、胃中无阳——《临证指南医案》曰:"夫反胃乃胃中无阳,不能容受食物,命门火衰,不能熏蒸脾士,以致宿食入胃,不能运化,而为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2、热者津伤——三阳热结,灼伤津液,三门干枯,水谷出入之道不得流通,胃脘干槁,食下即吐。
3、肝经气郁——情志不舒,肝气抑郁则气滞,气滞必致血行不畅,而凝结成瘀血。胃脘疼痛胀满或如针刺刀割者,多有气结、痰凝、血瘀、食积的病机。
中医治疗胃癌晚期胃癌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多种。例如针灸治疗、外敷治疗,内服治疗。针灸,对晚期胃癌病人,在改善体质,减轻症状,例如疼痛、恶心、时,有较好的效果。中医还有所谓"外治"法,主要是外敷中药,或者已做好的膏药之类,对胃癌症状改善,也有一定效果。
晚期胃癌的中医治疗,大致都包含有三个组成部分。一个组成部分叫做"辨证论治",即依据中医理论,对胃癌病人的癌肿情况,情况,各个脏器的功能情况,以及脉象、舌象、体征等综合分析,按照病因、病机,据以组方。另一个组成部分,叫"辨病论治",或者可以叫"辨癌论治"。即从中草药中,选择一些有抗癌作用的药物,放入方中,已起到癌肿的目的。第三个组成部分,则是"对症治疗"的药物。例如,胃癌常有疼痛,加一些止痛中药有时有"黑粪",加一些止血的中药胃口不好,加一些开胃的药物便闭或者腹泻,也可加相应的药物。
中草药治癌有以下特点:
1、具有较强的整体观念。肿瘤虽然是生长在身体的某一局部,但实际上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对多数的肿瘤病人来说,局部治疗是不能解决完全医治问题的,而中医由于从整体观念出发,实施辨证论治,既考虑了局部的治疗,又采取扶正培本的方法,对于改善患者的局部症状和全身状况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2、可以弥补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的不足。手术固然能切除癌肿,但还有残癌、或区域淋巴结转移、或血管中癌栓存在等,运用中医中药术后长期治疗,可以防止复发和转移;放疗、化疗治疗对消化道和造血系统有相当的副作用,运用中医中药治疗既能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又能加强放疗、化疗的效果,对于晚期癌症患者或不能手术和放疗、化疗的可以采用中医中药治疗。
3、不影响劳动力。癌症患者在局部状况好转的同时,全身状况也得到改善。
4、副作用小。中药认为该病多属于"反胃","胃脘痛"的范畴。病机是由于饮食不节,忧思过度,脾胃损伤,运化失司,痰湿内生,气结痰凝久则成积。
中医诊疗理念应对胃癌术后贫血现象
胃癌病人在做完手术后,脏腑亏损,有的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与贫血等症状。对于贫血的现象,中医治疗的根本出发点是补益,并且根据病理属性的不同之处,分别采取益气养血、滋阴、温阳的治疗方法。气虚患者多见脾气虚弱,表现为饮食减少、倦怠乏力、面色萎黄、舌淡脉弱。治宜健脾益气,方选四君子汤。血虚患者多见心血虚和肝血虚。心血虚表现为心悸怔忡、健忘、失眠、面色不华、舌淡、脉细。治宜养血安神,方选养心汤。肝血虚表现为头晕、目眩、肢体麻木、筋脉拘急、面色不华、脉弦细。治宜补血养肝,方选四物汤。此外中医的三位一体诊疗理念也能够帮助您快速的恢复免疫能力,三位一体诊疗理念突破了传统的单一的以毒攻毒正虚论,等极为片面的观点,更超越了西医手术、放疗、化疗三大常规治疗的局限性,达到了三大常规诊疗理念所不能达到的效果。本诊疗理念不需住院、无痛苦,攻邪不伤身、补虚不恋邪,采取内服与外用、全身与局部、脏腑与经络穴位相结合,治疗后的情况快,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提高机体免疫力,排除毒邪、调节细胞内环境、稳定基因、修复受损基因,使癌症愈后不易复发。
关于跟五脏有关的、气血同源、阴阳互根,所以我们更加应该注重气血阴阳相兼为病及五脏之间的转化特点,分清主次关系,兼顾治疗。
中医辨证食疗
痰食交阻型
[临床表现]胃脘部闷胀、隐痛,吞咽困难,泛吐粘痰,呕吐宿食、气味酸腐,食欲不振,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滑。
[食疗药膳]
1、良姜胡椒猪肚汤:高良姜10克(切细片),胡椒10克(研碎),猪肚1个(约500克)去脂膜洗干净,将胡椒、良姜纳入猪肚内,扎紧两端,清水适量,先武火煮沸后,文火炖至熟烂,和盐调味,饮汤吃猪肚。
2、海带香菇猪瘦肉粥:海带15克(洗净切细),香菇20克(去蒂切细),猪瘦肉60克(剁碎),粳米100克,加清水适量同煮粥,熟时调味食用。
3、菱角猪瘦肉粥:菱角果肉25枚(切碎),猪瘦肉50克(剁碎),粳米100克,加清水适量同煮粥,熟时调味食用。
4、核桃枝煮鸡蛋:核桃青枝条250克,鸡蛋3个。将核桃枝清水洗净,切成约3厘米左右长条,和鸡蛋放入清水中,文火慢慢煮熬4小时,滤出液汁,取出鸡蛋,饮汤吃蛋。每日1次。
气血痰阻型
[临床表现)胃脘部肿块、坚硬、固定不移,时有疼痛,呕吐物如赤豆汁,时或见黑便如柏油状,形体消瘦,面色苍白、精神疲乏,舌质带紫带红,脉细涩。
[食疗药膳]
1、虫草蘑菇水鸭汤:冬虫草6克,蘑菇30克,水鸭1只(宰杀去毛与内脏),加清水适量隔水炖至水鸭熟烂,和盐调味食用佐膳。
2、仙人掌炒牛肉:鲜仙人掌50克,牛肉100克。将鲜仙人掌洗净去刺、切细。牛肉洗净后切块,和仙人掌一起放入油锅中,旺火上炒熟,调上精盐适量后吃牛肉和仙人掌。
3、鹅血蘑菇汤:鹅血200克,蘑菇100克。将凝固鹅血切小块,蘑菇水发后切条块,起锅倒入植物油先炒蘑菇5分钟后,倒入鹅血块,旺火速翻炒至熟透调味即可食用。
4、香菇炒菜花:香菇25克(水发),菜花300克,鸡汤200毫升,淀粉15克,味精2克,精盐4克,鸡油10克,花生油10克。将菜花切小块,开水焯透。花生油烧熟后放葱、姜炒出香味,再放盐、鸡汤、味精,烧开后将葱姜末捞出,再将菜花、香菇分别放入锅内,用微火稍煨入味后,淋入淀粉,鸡油即成,食用佐膳。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