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可产生在任何年龄层,任何人群,尤以五十到六十岁人群居多,男女发病人数为3.2-3.6:1。胃癌具有起病隐匿,早期常因无明显症状而漏诊,易转移与复发,预后差等特点。就胃癌的治疗方法来说,单纯手术、放化疗已经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这一方面是因为胃癌病势发展快,多数患者发现时已为晚期,另一方面是因为西医对胃癌的治疗本身有很大的不良反应,会对人体正常细胞造成伤害,进而使人体免疫力下降。
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医生认识到,治疗胃癌,一方面应该抑制肿瘤的发展,一方面要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提高抗病力。中药治疗胃癌的机理正是如此。
中医理论认为虚证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和病机,正气不足,气血虚弱,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因而出现气滞、血瘀、湿聚、痰结等一系列病理变化,形成肿瘤,胃癌亦是如此。因此,胃癌的治疗,应以扶正抑瘤为原则。
中医对胃癌的治疗先分清邪正虚实,辨其邪正盛衰。早期大多以邪实为主,治宜攻邪以辅正;晚期大多以正虚为主,治以扶正祛邪;由于胃癌病因病机错综复杂,宜根据局部与整体的观点把辨证论治与辨病治疗相结合,扶正与抗癌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在改善胃癌患者症状,延长生存期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治疗结果。
中医治胃癌的原则:
1. 扶正治疗与抗癌法邪相结合
胃癌的治疗,基本上可归纳为扶正与法邪两个方面。究竟以扶正为主,还是法邪为主,必须首先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辨证,分清虚实,然后立法处方。扶正与法邪相结合。扶正就是增加人体的抵抗力,即应用补法,如益气健脾,补肾养阴。法邪就是消除肿瘤这一病变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即应用攻法,如清热解毒、活血化痕、软坚散结。
对于早期病变,邪气猖獗但正气不衰时,以攻法为主,还应辅助正气。对于晚期患者,久病体虚,精气耗伤,正气虚弱,以补法为主。一般情况下正虚邪实,正不胜邪,则采用扶正法邪,攻补兼施的法则。
手术二放疗及化疗都是抗癌桂邪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但这些方法的目标完全是着眼于消灭肿瘤病灶和癌细胞,而且对机体的抗癌能力和脏腑功能都有影响,常给患者带来明显的不良反应,损伤了人体的正气,这显然是中医治疗肿瘤所忌讳的,因而在抗肿瘤治疗中必须保护机体的抗癌能力,给予扶正治疗,在这方面中医药具有独特的效果,不但可以减少放、化疗的不良反应,防治并发症和后遗症,而且还能增强患者自身的抗癌免疫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和生存的可能。
2. 辨病与辨证治疗相结合
胃癌治疗除应根据患者的病理诊断及分期,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还需分析患者各阶段的病情变化,辨证施治。相同的疾病和病理诊断,由于个体差异和病症阶段不同所表现出来的“证”也不同,有的属脾胃气虚,有的则属胃阴不足,还有的属于脾胃湿热等,所以治疗的原则也不同,气虚者补气,阴虚者养阴,湿热的则要清利湿热为主,这叫“同病异治”。
而对于各种不同的癌症患者,如果在疾病的某一阶段,出现了相同的“证”型,如化疗后的气血亏虚证,就可以以益气养血的法则来治疗,这叫“异病同治”这样可以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结果。
3.整体治疗与局部治疗相结合
一个胃癌患者的病情发展过程如何,治疗后是否取得良好的治治疗结果果,预后怎么样,绝不单纯是局部组织的演变,而是全身多种综合因素的较量,胃癌与宿主之间互相斗争的结果,可以是己有胃癌的消失,也可以是长期相持不下,难分胜负力量胜于机体使肿瘤增大扩散。
从恶性胃癌治疗的一开始,就应当是全身性的,即使是对一些早期的恶性肿瘤,在治疗局部病灶的同时,也应当同时注意整个机体对肿瘤防御和抵抗能力的改善。
早期的胃癌,局部控制相对来说是治疗和主要治疗手段,但应兼作全身整体治疗以调节患者的内环境。晚期患者或已无法接受局部治疗者,应以全身整体治疗为主。但在局部病变的发展给全身带来了严重威胁时,局部的处理仍是主要矛盾,如晚期肿瘤压迫和疼痛剧烈时,局部的姑息性放疗有时也能给患者带来安静和改善。
以中西医结合观点来说,手术、放疗等针对局部癌灶组织的治疗都是局部治疗,同时,全身用中药对整体加以调整,做到局部与整体相结合。局部治疗必须服从整体治疗,整体治疗必须兼顾局部因素,防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中医治胃癌的方法:
1、中医扶正培本法治疗胃癌
适用于气、血、阴、阳虚证及脾、肾诸脏不足之候, 对于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性,改善自身免疫功能, 提高免疫监视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 。扶正类中药抗转移除了通过发挥增强免疫监视作用外,还可能与诱导肿瘤凋亡有关。由于转移的肿瘤细胞多具有低免疫原性和逃疫功能的特点 , 所以许多扶正中药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是在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基础上实现的 。
2、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胃癌
血黏度增高会使含有瘤细胞的微血栓形成、瘤细胞与毛细血管内皮粘连以及转移灶内新生血管生长。活血化瘀药能显著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如丹参、莪术、虎杖等通过促纤溶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等多种途径,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黏附能力,使转移灶内新生毛细血管退化以及提高循环中免疫识别能力,达到阻止转移的目的 。研究发现许多活血化瘀药还具有直接抑杀肿瘤细胞的作用 。
3、中医清热解毒法治疗胃癌
恶性肿瘤,特别是晚期转移的患者常见发热、肿块增大、局部灼热、疼痛、口渴、舌红、苔黄等,皆属邪热瘀毒之候。中药体外抗癌活性筛选中,以清热解毒类药效很强,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蛇六谷等都具有明显的直接或间接抑杀肿瘤细胞的作用,并能激活巨噬细胞促进其吞噬功能以减少转移机会。此外,还能控制和清除肿瘤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和水肿,减轻症状,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肿瘤发展。
4、中医化湿利水法治疗胃癌
肿瘤转移的重要因素是组织水肿 。瘤体组织水肿, 癌细胞间聚力下降,有利于其脱离母体而进入运转过程;另一方面 ,正常组织的水肿可使纤维成分疏散,组织间隙加宽,组织结构抵抗力减弱,有利于转移瘤细胞侵袭占据。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治疗晚期胃癌的药物有哪些? 下一篇:胃癌中医治疗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