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许多白领工作者,因为工作压力特别大大,长期熬夜加班,饮食也极其不规律,小胃病便成了老毛病,胃病常用药成了家常便饭。等到小胃病带来了明显的胃胀、胃痛、食欲减退及黑便症状,才急急忙忙到医院检查,结果发现胃癌,甚至多数已是胃癌中晚期。 发现胃部症状,按常见胃病处理不治疗后的情况果,应立即前往医院做详细检查。切莫让“小胃病”成为早期胃癌“护身符”,更别等到查出晚期胃癌才后悔!
胃癌的发生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癌前病变是胃癌发生前的一个特殊阶段,包括慢性胃溃疡和萎缩性胃炎等常见胃病。这类胃病恶变倾向高,但并不一定会变成胃癌,只要进行积极治疗,即可防患者于未然。
中医一贯强调“治未病”的预防医学原则。如何阻止癌肿的发生,有效地治疗癌前病变,是目前胃癌防治中的研究热点。研究已证实,许多中药对癌前病变具有阻断或延缓恶变作用,而且具有低毒、价廉且易于被患者接受的特点,充分显示了中医药优势。有关研究资料表明,椿根皮、石菖蒲、大黄具有相当强的抗突变作用,甘草有抗移码型和置换型基因突变作用,椿根皮、大黄、地鳖虫等有抗移码性突变作用,石菖蒲则有抗置换型基因突变作用,炒白术、肉苁蓉也具有抗诱变、反突变作用。中药复方如:四君子汤被研究认为是良好的反突剂;以中药人参、白术黄芪组成的中药生物反应调节剂,对诱变剂诱发正常人淋巴细胞微核比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胃癌的早期发现非常困难,因为没有明显症状,即使出现症状也极易与普通胃病混淆。因此,肿瘤专家陈涌提醒,对于有肠胃消化不良、肠上皮化生、胃黏膜不典型增生、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残胃等老毛病的高危人群来说,更要时刻警惕。一旦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及早作进一步检查,不可延误:
⑴原因不明的食欲不振,上腹不适,消瘦,特别是中年以上患者。
⑵原因不明的呕血、黑便或大便潜血阳性者。
⑶原有长期慢性胃病史,近期症状有明显加重者。
⑷中年人既往无胃病史、短期出现胃部症状者。
⑸多年前因胃良性疾患做胃大部切除,近期又出现消化道症状者。
⑹已确诊为胃溃疡、胃息肉、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应有计划的定期检查。
胃癌治治疗结果果的好坏,取决于能否早期诊断,如能在尚未发生转移前进行完全医治手术,则治疗结果较好,尤其是癌组织尚未侵入肌层、浆膜层时,五年生存的可能很高。故凡临床确诊或高度疑诊为胃癌,除已有远处转移或一般情况较差不能耐受手术者外,均应剖腹探查。对于进展期胃癌,除了癌肿已有广泛扩散的病例,只要全身情况和技术条件许可,即使不能行完全医治性切除,也应力争切除全部或大部分原发灶,以缓解症状。对癌肿已不能切除,而伴幽门梗阻者可行短路手术--胃空肠吻合术或胃造瘘术,以缓解症状。同时,为防止术后残胃复发及转移,还须进行必要的放疗及化疗,很好能长期坚持服用无毒抗癌中药进行健康治疗,以提高患者自身免疫机制的抗癌能力,减少复发风险,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期。
中医药治疗早期胃癌的可取处在于进行整体调治,着重于扶正培本。中药也优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如促进白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数量的增加,加强吞噬功能,促进淋巴母细胞的转化,增加抗体的生成等,这就调动了机体的抗癌因素。此外,还有一定的促进造血系统和保护骨髓的功用。扶正的中草药包括黄芪、女贞子、人参等。所以中药用于胃癌手术切除后,不但能促进患者机体健康,改善肿瘤病人生活质量,还能继续发挥抗癌作用,对降低病死比例和提高存活的可能都有帮助。由于胃癌的发生发展是个因虚致实、因实更虚的恶性斗争过程,因此,在癌肿尚未切除时,其治疗当着重于实证,即以攻击癌肿为主;若癌肿已经切除,虽不等于祸根已全拔,但机体的致命伤已去,恶性斗争过程也随之改变,治疗当以增强机体免疫代偿能力的扶正药为主。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胃癌的手术治疗前后需要怎样做? 下一篇:老年晚期胃癌中医治疗发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