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在初期很难被察觉,很多病例经确诊后,已经是中后期了,那么病患在临终前有哪些表现呢?了解胃癌晚期临终前症状,可以帮助胃癌早期患者尽早发现病情。胃癌晚期一定要及时就医,目前是可以治疗胃癌晚期的,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
胃癌晚期临终前症状主要有下面几点:
(1)腹块多位于上腹部,质坚硬(有时可酷似肝之左叶,而易误为肝癌或肝硬化)。
(2)转移表现:左锁骨上可摸到质硬的淋巴结;癌性腹水;癌肿转移至肝、肺、卵巢等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3)上消化道钡餐检查阳性比例可达90%以上,常见者为:
①充盈缺损;
②腔内龛影,溃疡直径通常大于2.5cm,外围并见新月形暗影,边缘不剂,附近粘膜皱襞粗乱、中断或消失;
③狭窄与梗阻。近年来由于X线检查方法改进,使用双重摄影法等,可以观察到粘膜皱襞间隙所存在的微细病变,因而能够发现多数的早期胃癌。
(4)胃镜及胃粘膜活体细胞学检查无论纤维胃镜或电子胃镜都是胃癌诊断的重要依据,活体病理检查更是胃癌诊断的很直接的指标。
(5)胃脱落细胞学检查对胃癌诊断亦有帮助。
(6)实验室检查
①大便隐血约半数患者呈反复阳性.
②血沉约2/3患者增速。
③胃液分析约20%无酸,其余呈低酸或酸度正常。
以上三项检查越是早期,则阳性比例越低,因而不能认为结果正常即可排除本病。
④其他实验室检查多种免疫检查如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等对胃癌诊断的特异性均不高。以胃癌单克隆抗体检测胃液或血清中的胃癌抗原的方法学尚在积极研究中,迄今未有突破性的进展。
晚期胃癌临终前如何护理?
胃癌晚期很多病人会在心里上产生巨大的压力,此时的心理护理尤其重要。患者家属应关心、体贴、同情病人,通过语言、态度、表情、姿势和行为去影响或改变病人的情绪,充分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和痛苦,及时按医嘱给予止痛剂。
晚期胃癌临终前如何护理具体需做好如下几个方面:
1.疼痛:疼痛是晚期胃癌病人常见的症状,或是由于肿瘤细胞累及器官、骨髓等,或是放、化疗反应等导致疼痛。目前控制疼痛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即药物控制及非药物控制。此外,催眠术和皮肤按摩术也有一定效果。疼痛是一种主观感觉,不同人对疼痛有不同反应,同时疼痛又是一种复杂多变的现象,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在制定疼痛护理计划时,要根据病人疼痛控制程度不断修改护理计划。
2.皮肤、黏膜的护理:临终病人因体质衰弱和长期卧床,可致褥疮发生。因此应保持床单的整齐、干燥,给予病人定时翻身、擦浴、按摩受压部位,并认真落实晨、晚间护理,保持病人清洁卫生,以提高病人舒适感。对于不能进食或患有口腔疾患的病人须给予口腔护理,对临终病人无力排痰时,通过口腔护理及时消除口腔中存留痰液,必要时用吸引器吸出痰液。
3.排泄护理:便秘、腹泻、尿滋留、尿失禁常给临终病人带来很大痛苦,预防和尽早解决这些问题可促进舒适,并有助于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4.饮食护理:胃癌病人由于长期慢性消耗、厌食及放疗化疗所致副作用,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口腔疾患等,导致体质衰弱、营养不良。因此要根据病人嗜好、口味、营养需求与家属共同制定饮食计划,调剂花样品种,做一些色香味美、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饮食。
癌症患者晚期的姑息护理!
当疾病无法治疗时,获得姑息护理在发达国家已逐渐被视为一项基本人权,既任何人都有减轻疼痛,提高生存质量的权利。在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多,医疗资源有限,众多患者仍然遭受面临死亡的痛苦,因此迫切需要发展姑息护理。
1、姑息护理的定义和目标
姑息护理是指患者所患疾病不能治疗,生存期受限,无救治希望的情况下,由多学科专业团队为患者及家属提供身体、心理、社会和精神全方位的、积极的照顾和支持,尽很大可能的控制疼痛和缓解其他躯体症状,处理心理、社会和精神问题,旨在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
WHO提出姑息护理的内涵:减轻或解除疼痛和其他不适症状;肯定生命,同时认为死亡是一个生命周期的一部分;既不加速,也不延缓死亡;为患者提供支持系统,帮助其尽可能积极生活,一直到死亡,在患者生病或家属丧失亲人期间,为其提供支持系统;使用多学科小组的形式满足患者和家属的需要,包括丧亲者咨询等,提高生活质量,积极影响患者的疾病进程。帮助患者及其家属调整、应对进展性、终末疾病的悲哀和失落感;帮助和指导患者实现未完成的心愿;遵照患者意愿选择死亡的地点,并尽量减少和痛苦,让患者有尊严的死亡;预防丧失亲人的悲哀反应。
2、姑息护理的服务框架及内容
姑息护理以团队的形式提供服务,团队成员的组成据患者的需求而定,其中医生和护士是团队的核心成员,服务的基本内容有缓解疼痛和控制症状,支持患者及其家属。其核心服务内容包括缓解各种引起痛苦的症状,定期坦诚地交流,对患者及其家属给予心理、社会方面和实际支持。综合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的姑息护理服务主要类型有住院护理、常规家庭护理、居家延续性护理、间歇性护理等。从服务水平上分普通姑息护理和专业姑息护理两个层次。
姑息护理内容主要包括给患者提供情感、社会和精神支持,减轻患者的孤独、焦虑、愤怒和沮丧情绪,倾听患者的心理及生理需求,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和其他躯体症状。为家属及其照料者提供支持。同时,患者及家属有参与决策的权利。针对患者很多潜在的心理和心理问题都能事先估计并进行有效预防。应告知患者的病情进展,交流治疗方案,能让患者获得自主权和选择权,应向患者解释可能出现的症状和处理措施、治疗方案、护理计划及治治疗结果果等。应用管理、指导、安抚、照顾、交流等知识和技巧,处理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及精神等方面的问题,并向患者提供必要的信息来源和社会支持。家属和陪护人员应被视为姑息护理小组的一部分,在征得患者的同意下,告知家属病情和在恰当时候给患者提供有效支持;给予家属经济、法律和福利方面的支持;亲人去世后,姑息护理人员应对居丧者进行评估,制定安抚计划,并为其提供情感和这社会支持。
3、姑息护理中核心内容——减轻疼痛
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必须相互理解配合,以减轻患者晚期疼痛,对患者提出止痛要求要给予充分理解,对麻醉止痛药的不良反应不要过分夸大。医护人员应使用可靠有效的疼痛评估工具准确评估患者的疼痛。加强姑息小组人员关于麻醉止痛药等专业知识的培训。
按照WHO提出的阶梯止痛方案,即轻度疼痛时使用非阿片类药物,如常用的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布洛芬或非甾体类抗炎药,不推荐使用阿司匹林,它常会引起胃部不适和出血等并发症;中度疼痛时使用弱阿片类药物,如可卡因、布桂嗪等,或非阿片类药物能够提供辅助镇痛作用时,与弱阿片类药物联合使用;重度疼痛需要强阿片类药物,如吗啡、盐酸哌替啶、羟基咖啡酮等,也可与非阿片药物联合使用。除此之外,无创给药方式的芬太尼透皮贴剂,给药方便,适用于中重度疼痛患者,镇痛效果与吗啡相当,不良反应(如便秘)明显小于吗啡,患者依从性好。
因此,有经验的医生在使用强阿片类药物的过程中,可以将芬太尼透皮贴剂作为一线药物,作为跨越二三阶梯的药物直接作用。对于精神、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疼痛应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综合措施,如音乐诊疗理念、冷热诊疗理念等。
总之,姑息护理能减轻疼痛,有效控制在不适症状,给予患者和家属心理、社会和精神支持,提高其生活质量,使患者有尊严、有意义地度过余生,平静地接受死亡,是当今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姑息护理能合理使用现有的卫生资源,节约医疗经费支出,这无疑对我国有着重要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同时也是我国现行医疗体制的补充和完善。由于文化理念、医疗政策、法律、经济、姑息护理教育和培训不足等障碍影响了姑息护理在我国的开展,今后还需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促进我国姑息护理事业的发展。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