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临床医学对胃癌尚未攻克,但胃癌的早期症状如果能够被我们及时的发现,那么胃癌的预后是非常的高的。很多胃癌患者之所以死亡就是因为发现时已经到了胃癌晚期,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胃癌的早期症状做一下全面系统的分析。
引起胃癌的诱因很多,如:地理环境、空气、水源、地质的污染、经常接触某种化学物质、吸烟嗜好及饮食习惯等;摄取含盐过多的食物(特别是咸鱼)在胃癌的发病中占有重要位置;另外与性别、年龄、血型(据报A型发病的可能较高)等有关;还有一些疾病如:胃息肉、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恶性贫血有演变成胃癌的可能;有报道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始发因素。
胃癌可发生在胃的任何部位,早期常缺乏特征性症状或仅有一些非特异性的消化症状。晚期胃癌有明显消瘦、贫血、食欲不振、腹块及左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等表现。
胃癌和大多数肿瘤一样,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比较困难,其主要原因是病人在早期多无明显的异常感觉,而到了有较典型症状出现时往往已非早期。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这方面的知识。
近十几年来,国内外科学家通过对胃癌病人的长期观察与研究发现,从胃组织某一部位的细胞开始发生癌变,到临床上出现一定的症状体征,是个缓慢的过程,即正常细胞在不同致癌因素的长期作用下转变成癌细胞,是一个循序渐进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医学上称为"癌前期"。而该时期,也是治治疗结果果很优的阶段。
胃癌的前期状态
1、恶性贫血:恶性贫血患者中10%发生胃癌,胃癌的发生的可能为正常人群的5-10倍。
2、胃息肉:腺瘤型或绒毛型息肉虽然占胃息肉中的比例不高,癌变比例却为15%-40%。直径大于2cm者癌变比例更高。增生性息肉多见,而癌变比例仅1%。
3、良性胃溃疡:胃溃疡本身并不是一个癌前期状态。而溃疡边缘的粘膜则容易发生肠上皮化生与恶变。
4、巨大胃粘膜皱襞症(Menetrier病):血清蛋白经巨大胃粘膜皱襞漏失,临床上有低蛋白血症与浮肿,约10%可癌变。
5、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发生的可能呈显著的正相关。
6、残胃:胃良性病变手术后残胃发生的癌瘤称残胃癌。胃手术后尤其在术后10年开始,发生的可能显著上升。
胃癌的早期症状
胃癌的症状常因肿瘤的生长部位、类型、大小,病程的早晚,有无并发症或转移病灶等条件不同而有所不同。多数患者在病程的早期可以毫无症状。
1、食欲减退:食欲不振,伴体重减轻,逐渐消瘦,或食后饱胀嗳气,厌恶肉食等,是胃癌比较常见的症状。
2、胃痛:疼痛部位以心窝部为主,有时仅为上腹部不适或隐痛。较典型的疼痛是痛而无规律,进食也不缓解。
3、上消化道出血:早期胃癌即可出现出血,常表现为柏油样便。晚期胃癌出血量大,若合并有幽门梗阻时,常在呕吐物中混杂咖啡色或黯红色的血液。大便隐血试验呈阳性反应。
4、恶心呕吐:由于大部分胃癌位于幽门窦部,故幽门梗阻症状颇为多见。不典型的早期梗阻可引起食后膨胀感,轻度恶心、反胃等,典型的机械性幽门梗阻则引起胃扩张呕吐。呕吐物多为在胃内停留过久的隔宿食,故有腐败酸臭味。弥漫性胃癌常无梗阻呕吐症状。
5、其他症状:有腹泻、便秘、低热、水肿、全身衰竭。癌肿破溃,或引起胃壁穿孔时,可出现大出血、腹膜炎等并发症。
胃癌的早期诊断
诊断一般不十分困难,可见外周血色素低、粪潜血阳性、胃肠X线可见癌性龛影。这时临床上治疗已为期过晚,治疗结果极差。而早期胃癌手术后五年生存的可能达90%以上,愈后良好,所以重要的是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比例和治疗早期胃癌,则其生存的可能可望大大地延长。
对中年以上患者,凡出现食欲减退、上腹不适等消化不良症状时,应及时进行详细检查;对胃癌高发区开展普查,早期胃癌的诊断比例力争提高;对一些胃癌前期病变,应定期随访和及时治疗,以防止发生癌变。
采用空气和钡剂双重对比造影法,也使早期胃癌(尤凹陷型者)的诊断比例有较大的提高;纤维胃镜的广泛应用,对于早期胃癌的诊断比例有明显提高,胃镜检查可直观病变的粘膜情况,同时可摄影、冲洗液查癌细胞,活检行组织学检查亦可喷试剂液,病变处变颜色,有利早期胃癌的发现。
早期诊断早期作胃癌完全医治手术是很有效的治疗方法,完全医治手术后再加上内科治疗。如果延误诊断到晚期胃癌,失去手术机会,甚至易发生并发症。
1、部分和完全性幽门梗阻。
2、可并发大出血。
3、因癌组织坏死、溃烂而引起胃穿孔。
影响治治疗结果果的因素很多,如:年龄、病期、病理类型等,但很关键的是病期的早晚。只有在早期治疗,因病人一般情况较好,病变多局限于胃粘膜层和粘膜下层,淋巴结无转移,手术后五年存活的可能达90%以上。所以我们对环境、空气、水源、地质的污染要防治;尽量不吸烟、饮酒、改变吃咸鱼、酸菜(含亚硝酸盐高)等饮食习惯;有症状及时就诊,采取先进检查手段,有利的预防和力争早期诊断。
自我诊断胃癌
1、胃癌的高危险因素。胃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有:①长期进食高盐、熏制品、盐腌食品者,对胃癌的发生和发展有促进作用。②有不良的饮食习惯,如进食快、爱吃热烫食物以及一日三餐不按时进食等。③患有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肠化生、恶性贫血及做过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的残胃等,都有癌变的危险。④有胃癌家族史者。⑤年龄在40岁以上,胃病久治不愈者。A型血型同时又合并有以上因素者,更易患胃癌。
2、胃癌的早期警告信号。①上腹部饱胀不适、隐痛或疼痛规律发生改变。②泛酸、嗳气、食欲减退、恶心、胃脘部灼热和腹泻、黑便。③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出现明显消瘦。④50岁以上,过去无胃痛、胃病史,短期出现胃部症状者。多年前因胃患良性疾病,做过胃大部分切除术后恢复良好,近期又发生消化不良、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黑便、健康状况明显减退者。这些症状虽然并不意味着就患有胃癌,但当上述症状持续不缓解时,就应该前往医院请医师作详细的检查。
3、胃癌的自我发现。早期胃癌多数无明显症状,仅有上腹不适及食后腹胀、食欲减退。这些症状常与普通的消化不良、胃炎或胃溃疡相似,但有一些早期隐痛者亦可出现出血与黑便。若反复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食后饱胀、食欲减退,按普通胃病治疗无效并且有进行性加重、消瘦、贫血等症状。另外,原有溃疡病及胃炎病史,但症状反复发作,治疗无效,并且日益加重,有时呕吐宿食或有呕血及黑便倾向(包括大便隐血试验阳性),均应想到胃癌的可能。一般来说,若肿瘤长在胃的入口处(贲门部)时,有下咽困难,吞咽食物时胸骨后有疼痛、食物摩擦感、停滞感;若肿瘤长在胃的出口处(幽门部)时,可引起饭后上腹胀满不适,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出现梗阻症状。
4、预防措施。胃癌的预防重点在饮食方面,避免高盐、腌制食品、粗糙食物和食品添加剂的摄入,戒烟酒,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饮牛奶,改进饮食习惯和方式,要按时进食,进食定量,避免暴饮暴食,食物不宜过烫,进食不宜过快。对患有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恶性贫血者应给予积极治疗,并定期复查,对完全不愈合的胃溃疡应该做活检进行病理诊断,以便早期发现癌前病变。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