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胃癌的影像学检查也是胃癌诊断一种途径,它包括X线钡餐检查和CT检查。在这两项检查中各有特点,我们就来了解它们在胃癌诊断中能发挥什么作用。
一、X线钡餐检查
X线钡餐检查是诊断胃癌的主要方法,可以观察胃的形态和黏膜的变化、蠕动障碍、排空时间等。可以按肿瘤形态分为3型:肿块型、溃疡型、浸润型。
l肿块型癌主要表现为突向胃腔的不规则充盈缺损。
2.溃疡型胃癌主要表现为溃疡位于肿物内并且不扩展到胃壁边界以外,边缘不整齐,有时呈半月形。周围黏膜常有中断现象,黏膜皱襞不向龛影中心放射而在溃疡处维持正常的皱鹱,蠕动消失的范围较广,恶性溃疡一般大于1 cm并在透视下是被僵硬的胃壁包围。
3浸润型癌主要突现为胃壁僵硬、黏膜皱壁蠕动消失。胃腔缩窄而不光滑,钡剂排出快。如整个胃受累则呈“革囊状胃”(由于弥漫浸润型癌形成不能扩张的胃)常规X线钡餐检查对早期胃癌的诊断常存在困难,而“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法则有助于发现病变仅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的早期胃癌。这项技术在20世纪50年代由shirakabe和同事们完善。在日本,对胃癌的大范围普查包括摄人20z钡剂液,从不同角度拍摄6或7张放射片,只需操作3~4分钟。采用这项技术开始大约87%的对象得到明确,13%需进一步检查。该法成功的关键是使钡剂充分地进入胃小区周围的浅凹,这样才能得到高质量的黏膜像,早期胃癌的X钱表现因其不同临床类型而各异。
(1)隆起型:可见到小的穿凿性影和息肉样充盈缺损像,有时还能看到带蒂肿瘤的蒂。凡隆起的直径在2 cm以上,充盈缺损的外形不整齐,黏膜面呈不规则的颗粒状,或在突起的黏膜表面中央有类似溃疡的凹陷区,均应考虑为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病变未侵及肌层,故蠕动波可自由通过癌区。
(2)平坦型:黏膜表面不规则和粗糙,边缘不规则,凹凸不平呈结节状,出现大小、形状、轮廓与分布皆不规则的斑点。此型极易漏诊且须注意与正常的胃小区及增殖的胃黏膜相区别。
(3)凹陷型:常须与良性溃疡鉴别,癌溃疡的龛影形状不规则,凹陷的边缘有很浅的黏膜破坏区,此黏膜破坏区可能很,也可能较窄,包围于溃疡的周围。
二、CT检查随着经验的增加,CT越来越多地应用来评估胃癌。Wanebo和同事们报道了在美国应用CT来评估胃癌由1982年28%的患者增加到1987年的64%。两组中2/3的扫描均提示为癌。
在CT扫描中,胃癌大部分表现为胃壁增厚。CT表现与组织病理学相符,如肿瘤的局部表现、周围侵犯或弥漫性,胃壁厚度0.5—4 cm,与肿瘤的穿透性相关。Hada等认为当胃壁厚度达到2 cm或更厚时,可证实癌已穿透胃肌层。
扫描还可显示胃溃疡,病变息肉样或无蒂为特点。随着敏感度的提高,CT扫描可以显示肝胃韧带、脾或膈的侵犯,也可显示出肿瘤远端扩散进入胰腺、肝十二指肠韧带或胰旁淋巴结。累及肝、脾、胰和肾上腺的转移也可及时发现。
目窦部胃壁明显不规则增厚,局部溃疡形成应用CT对胃癌的分期仍有争论。CT必定较探查准确性差,可以造成分期高或低。Sussman和同事们报道了一组75例患者采用CT分期与随后的手术分期的对比。在这个研究中,31%的患者分期低,16 clo分期高。区域淋巴结受累的灵敏性,为67%,特异性为61%。在预测胰腺侵犯上CT只有27%灵敏性并且在20个患者中有6个患者未查出腹膜癌性化。Andaker和同事们同样报道了在癌的区域或远处淋巴结探查中有37%假阴性比例。Cook和同事们由于忽略了肝脏、区域淋巴结和大网膜的转移,在31例患者中19例分期过低,6个患者中有3个CT认为可以切除者无法切除。在CT发现明显转移病灶的患 者,包括肝脏和广泛腹膜内转移者,可省去手术探查,除非有所缓解。受限制的患者或对CT发现有怀疑,应行手术探查以精确分期或切除。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胃炎样胃癌的检查与诊断 下一篇:临床上常用的胃癌诊断方法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