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医讯
最新医讯 热点关注 学术会议 专家博文
肿瘤
常识
致癌因素 癌症检查 癌症预防 有问必答
肿瘤
治疗
中医治疗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肿瘤
护理
术后护理 放化疗护理 心理护理 饮食护理
当前位置:首页 > 胃癌 > 胃癌诊断 > 正文

如何进行胃癌早期的鉴别性诊断?

来源:抗癌在线 作者:e医生 时间:2010-11-29 15:37:25 浏览次数: 20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沉默敌人、隐形杀手”这句话吧,虽然这些胃癌的危险头衔早为大家所熟识。而早期胃癌诊出比例低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待这位宿敌,你还应该做些什么?专家指出,其关键在于不放过任何疾病早期的蛛丝马迹。 
    一般来说,早期胃癌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若切除完全,患者有获得长期生存的可能。但多数患者会在术后出现一系列并发症,且复发的患者也不占少数。因此,若能够牢牢抓住胃癌早期的蛛丝马迹,也就抑制了胃癌的进一步发展。
    胃癌是指发生在胃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随其主症不同,在中医学中可分属于“伏梁”、“积聚”、“胃脘痛”、“噎塞”及“胃反”等范畴。专家表示,早期胃癌70%以上毫无症状,因此常被误判为胃炎或胃溃疡。治疗时机的延误,使胃癌进一步扩展。
    总结了胃癌早期几大预警信号:
    乏力、消瘦及贫血:这是另一组常见而又不特异的胃癌症状。病人常常因食欲减退,消化道失血而出现疲乏软弱等表现。
    黑便或大便潜血阳性:如果在没有进食血豆腐,吃铋剂等药物的情况下出现了大便发黑,就应尽早来医院检查。
    上腹部疼痛:此为胃癌常见的症状。开始为间歇性的隐隐作痛,常常诊断为胃炎或溃疡病等。
    上腹部不适:多为饱胀感或烧灼感。可以暂时缓解,反复出现。
    食欲减退、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表现为食后饱胀感并主动限制饮食,常常伴有反复嗳气。  
    胃癌的发病因素与饮食、情绪、病毒感染或家族基因等有关,因此,只要改变日常的饮食习惯就可以警惕胃癌的发生。
    1、每日喝2杯牛奶。
    2、40岁以上有胃病史的人,胃癌患者的家族成员中有恶性贫血、胃息肉、萎缩性胃炎、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胃溃疡者应定期观察,目的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3、戒烟戒酒。
    4、改善居民饮食习惯,少吃盐腌食品,不吃霉变食品,避免重盐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不吃烫食,不暴饮暴食,不要过度食用刺激性食物,避免进食粗糙食物,不在情绪欠佳时进食,不酗酒,不抽烟等,以免导致胃炎及胃溃疡的发生。
    据胃癌专家的研究发现,从胃组织某部位的细胞开始发生癌变,到临床上出现有一定的症状体征,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由量到质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医学上称之为“癌前期“。
    专家指出,胃癌在癌前期时是治治疗结果果有效的阶段,因此,如能注意胃癌的早期表现。则有利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防患于未然。常见的早期胃癌的报警信号如下:
    1、体重减轻:以往胃病发作,对食欲、体力、体重无多大影响,而现在却出现食欲不振,乏力和明显体重减轻等。
    2、疼痛规律改变:腹部疼痛失去原来胃病发作的规律性,明显不同于往常。
    3、经毕罗氏E式胃手术后5年以上,有消化不良、消瘦、贫血和胃出血症状等;出现不明原因的上腹胀闷、不适、乏力、消瘦等。
    4、疼痛加剧:胃痛发作时,以往进食或服药后可缓解,而近来虽进食或服药,仍无济于事,甚至加重。
    5、便血或呕血:出现持续性便血或呕血。
    除以上这些胃癌症状外,还有就是胃镜及其病理改变和X线的检查结果的不同也需引起患者的重视。
    1、40岁以上的典型上皮化生或伴重度不典型增生。
    2、直径大于2厘米的胃溃疡,尤其是位于小弯部病程较长的溃疡。
    3、腺瘤性、无酸性或直径超过2厘米,体积较大的胃息肉且伴有肠上皮化生,尤其是出现重度不典型增生的萎缩性胃炎。
    4、中度或重度的不典型增生。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抗癌在线介绍

中国抗癌在线于1996年创建,是全国肿瘤防治的大型综合性肿瘤专业门户网站。抗癌在线提供更专业、更权威和更便捷的专业综合肿瘤信息,为大众搭建肿瘤疾病和医疗信息查询...[详细]

及时提问 快速解答

问:结肠癌术后中医治疗

答:结肠癌术后,巩固治疗方面建议根据病人的具体检查情况,结...[详细]

问:得了肝癌怎么治

答: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技术也是在不断的前进,然而肝癌患者...[详细]

*姓名:
*年龄:
*性别:
*电话:
*问题:

(以上信息均会为您保密,为了尽快获得专
 家答复,请填写真实有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