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男性老人胃痛,不知是何问题?大约70多岁,便瘦,胃痛期间食欲不是很好,胃痛是不是胃癌的前期症状?已做了检查,医生怀疑是胃癌。胃癌该如何治疗?胃癌患者能在世多久?胃癌能治吗?
专家回复:针对患者这种情况比较特殊,再加上老人,胃癌治疗性可能性不大。我院针对胃癌这种情况采用四位一体诊疗理念。所谓四位一体诊疗理念,即有效的药疗(慈丹系列抗癌药)、合理的食疗、坚强的心疗、适当的体疗乃是我院特色诊疗理念。它是肿瘤在中医治疗上的核心概括,是中医辨证论治,整体观念的重要体现。能更大程度的改善临床症状,稳定病情,抑制肿瘤发展,减少肿瘤复发和转移。
胃癌发生与一些因素有关,不同国家与地区发病的可能的明显差别说明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很主要的是饮食因素。摄入过多的食盐、高盐的盐渍食品、熏制鱼类、亚硝胺类化合物的食物是诱发胃癌的相关因素,另外还有发霉的食物含有较多的真菌毒素,大米加工后外面覆有滑石粉。此外也有研究表明胃癌与营养素失去平衡有关。经常食用霉变食物、咸菜。腌制烟熏食品,以及过多食用食盐,可增加危险性。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使用冰箱及正确储藏食物,可降低胃癌的发生。
胃癌前期变化,所谓癌前期变化是指某些具有较强的恶变倾向的病变,这种病变如不予以处理,有可能发展为胃癌。癌前期变化包括癌前期状态与癌前期病变:
(1).胃的癌前期状态
1.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与胃癌的发生的可能呈显著的正相关。
2.恶性贫血:恶性贫血患者中10%发生胃癌,胃癌的发生的可能为正常人群的5~10倍。
3.胃息肉:腺瘤型或绒毛型息肉虽然占胃息肉中的比例不高,癌变比例却为15%~40%。直径大于2cm者癌变比例更高。增生性息肉多见,而癌变比例仅1%。
4.残胃:胃良性病变手术后残胃发生的癌瘤称残胃癌。胃手术后尤其在术后10年开始,发生的可能显著上升。
5.良性胃溃疡:胃溃疡本身并不是一个癌前期状态。而溃疡边缘的粘膜则容易发生肠上皮化生与恶变。
6.巨大胃粘膜皱襞症(Menetrier病):血清蛋白经巨大胃粘膜皱襞漏失,临床上有低蛋白血症与浮肿,约10%可癌变。
(2).胃的癌前期病变
1.异形增生与间变:前者亦称不典型增生,是由慢性炎症引起的可逆的病理细胞增生,少数情况不可发生癌变。胃间变(anaplasia)则癌变机会多。
2.肠化生:有小肠型与大肠型两种,小肠型(完全型)具有小肠粘膜的特征,分化较好。大肠型(不完全型)与大肠粘膜相似,又可分为2个亚型:Ⅱa型,能分泌非硫酸化粘蛋白;Ⅱb型能分泌硫酸化粘蛋白,此型与胃癌发生关系密切。
胃癌的诊断方法:
胃癌须与胃溃疡、胃内单纯性息肉、良性肿瘤、肉瘤、胃内慢性炎症相鉴别。有时尚需与胃皱襞肥厚、巨大皱襞症、胃粘膜脱垂症、幽门肌肥厚和严重胃底静脉曲张等相鉴别。鉴别诊断主要依靠X线钡餐造影、胃镜和活组织病理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早期可疑胃癌,游离胃酸低度或缺,如红血球压积、血红蛋白、红细胞下降,大便潜血(+)。血红蛋白总数低,白/球倒置等。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等化验异常。
(二)X线表现气钡双重造影可清楚显示胃轮廓、蠕动情况、粘膜形态、排空时间,有无充盈缺损、龛影等。检查准确性近80%。
(三)纤维内窥镜检查是诊断胃癌很直接准确有效的诊断方法。
(四)脱落细胞学检查有的学者主张临床和x线检查可疑胃癌时行此检查。
(五)B超 可了解周围实质性脏器有无转移。
(六)CT检查 了解胃肿瘤侵犯情况,与周围脏器关系,有无切除可能。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胃癌术后病人怎么护理? 下一篇:老人早期胃癌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