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类对于癌症的治疗以及预后进行了多项试验研究,在胃癌预后研究中发现,胃癌预后不但与患者治疗有关,还与基因有关。腹腔细胞因子水平与胃癌预后相关、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胃癌预后相关、胃癌预后与一基因扩增有关。
1、腹腔细胞因子水平与胃癌预后相关
一项研究表明,对于胃癌患者,其腹腔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和干扰素-γ(IFN-γ)与其预后密切相关。
日本国防医学院的Majima T博士指出,目前对于胃癌患者的腹腔内免疫状态尚未阐明。为此,研究人员选取56例胃癌患者,在手术中收集腹腔洗出液,然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中IL-10和IFN-γ水平。
结果发现,IFN-γ和与IL-10水平无相关性。腹腔IL-10水平随肿瘤分期进展而升高,而且与预后不良相关。而IFN-γ与患者生存的可能无关。然而,对于3期和4期胃癌患者,IFN-γ与预后良好相关,而IL-10与患者生存的可能无关。
Majima博士认为,尽管腹腔IL-10水平随肿瘤进展而升高,但胃癌患者的预后似乎仅受腹腔IFN-γ水平影响,而与IL-10无关。
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胃癌预后相关
芬兰Tanner等报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及其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胃癌患者的预后有关。
HER2是一种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跨膜糖蛋白, 是EGFR家族中第二位成员。它的过度表达与肿瘤的形成、肿瘤恶性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
该研究纳入131例胃体腺癌和100例食管贲门腺癌患者,研究者对肿瘤组织HER2和拓扑异构酶Ⅱα(T2α)基因扩增情况进行了分析。
胃体腺癌患者HER2基因扩增比例为12.2%(16例),其中63%(10例/16例)的患者同时伴有T2α扩增;食管贲门腺癌患者 HER2基因扩增比例为24%(24例), 其中68%(16例/24例)同时伴有T2α扩增。
肠型胃癌HER2扩增比例(21.5%)显著高于弥漫型(2%)和混合型(5%)。HER2扩增与性别、年龄及临床分期等因素无关,而与肿瘤特异性生存期呈负相关(P=0.0089)。 研究者又对212例胃癌组织和287例非肿瘤组织中HER2跨膜区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进展期胃癌中,Ile /Val和Val/ Val基因型明显多于Ile/ Ile(P<0.001),基因型与肿瘤浸润范围、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临床分期等因素相关,其中与淋巴结转移关系很密切。
研究者认为,HER2跨膜区中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与肿瘤进展相关,并可预测肿瘤恶性程度。
目前抗HER2抗体曲妥珠单抗主要用于治疗HER2高表达的转移性乳腺癌。其单药有效情况为7.3%~15%,联合化疗的总有效情况可达75%~84%。
由于胃癌组织中有10%~20%的患者HER2高表达,那么曲妥珠单抗是否可以用于治疗胃癌?该药治疗乳腺癌的成功,为临床探索其治疗胃癌提供了依据。目前,国外正在组织曲妥珠单抗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的多中心临床试验。
3、胃癌预后与一基因扩增有关
Her-2/nue基因扩增或高表达与胃癌患者的预后有明显关系,尤其是有该基因扩增的胃癌患者,其术后死亡人数高、存活期短、预后差。研究还表明,Her-2/nue基因在肠型胃癌中有较高的扩增和蛋白高表达比例,Her-2/nue基因在肠型胃癌中的基因扩增比例和蛋白表达比例分别为27.5%和34.38%,高于弥漫型胃癌和混合型胃癌。
根据上述结果,可以进一步采取针对Her-2/nue基因扩增的治疗措施,如应用药物与化疗联合治疗胃癌,以提高胃癌的化疗治疗结果等。
同时,研究结果也为今后胃癌患者预后的判断及治疗方式选择提供了可靠依据,并为寻求有效的胃癌治疗新方法提供了新线索。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胃癌手术后应该怎么办? 下一篇:促进胃癌病人快速健康的秘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