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调查结果证实,在全球六十岁以上的死亡者中,有四分之一的死因是患恶性癌肿,其中胃癌占首位。我国每年也约有16万人因胃病而死亡。研究证明,在致胃癌的诸多饮食因素中,“高浓度食盐食品”为首要因素。胃癌是东方人中发病的可能较高的癌种,其中情况很严重的是日本,每年有近5万日本人死于胃癌,占日本因癌死亡人数的1/4。
盐摄取过多易致胃癌!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相当于我国卫生部)指出,日本人胃癌高发,事实上主要还是和饮食有关。简单来说,一是摄取盐分太多,二是缺乏维生素C。
日本厚生劳动省上世纪90年代曾以日本岩手县、秋田县、长野县和冲绳县4个地区为代表,追踪40—59岁的4万名男女的生活习惯。追踪调查10年后,得出了以下结论:在以盐分摄取量的多少来区分的5个组里,摄取盐分量很多的一组,比摄取量很少的一组,得胃癌的人数多了1倍。
日本国立癌症中心的爱知医生告诉《生命时报》记者,日本人虽然以白米饭为主食,但每天都要喝大酱汤,做菜时用得很多的又是酱油。所以,国民都有摄取盐分过多之嫌。“虽然,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就已经开展了如火如荼的‘减盐运动’,将原先日本人每天平均摄盐量从17克以上,降到了现在的12—13克,卓有成效地降低了高血压和脑中风的发病的可能,但实际上,离控制在每日摄盐量6克以下的目标还很远。盐分摄取过多,会损坏胃黏膜屏障,增加对致癌物质的易感性,导致胃癌高发。”
此外,虽说日本料理素来以清淡著称,但实际上,它的清淡是指,像大杂烩那样味道不分明的菜肴比较少,而总是鱼是鱼、菜是菜;而调味品也不会像我国这样,八角、葱、姜、蒜样样俱全,而是红烧就是红烧,盐炒就是盐炒。因此,掩藏在“清淡”背后的,依然是浓郁的咸味。
维生素C缺乏也是罪魁祸首!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日本居民膳食中普遍缺乏维生素C。由于日本是岛国,国民新鲜水果和蔬菜吃得不多,从而使维生素C的摄取量偏低。以盛产柑橘的静冈县来说,居民从柑橘中获得了大量维生素C,这被解释为其胃癌发病较其他地区低的重要因素。
研究发现,维生素C能阻断致癌性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从而达到防癌效果。目前,补充丰富的维生素C,已被多个国家写入癌症预防的膳食指南中了。
饮食防胃癌,有章可循!
鉴于胃癌对日本国民的严重危害,日本国立癌症中心提出了饮食预防胃癌的8条建议:
1.营养均衡;
2.每日饮食小有变化;
3.不过量进食和饮酒;
4.戒烟;
5.多吃绿、黄色蔬菜;
6.少吃很咸的食物;
7.不吃食物煳掉的部分;
8.吃之前,看清食物是否发霉。
而在我国,因为同属东亚人,因此在饮食习惯上,的确有与日本人相似的地方。除了要遵循日本国立癌症中心的建议外,现在,盐腌、熏烤食品已被证明与胃癌发生有关,因此,一定要尽量避免。而暴饮暴食、爱吃干、硬、烫的食物、进食快、三餐不定时等饮食习惯均可成为胃癌的诱因,要格外注意。
美国休斯敦切托莫研究所所长雅松教授报告说:“一系列的动物实验和人体疫病学研究表明,随着体内钠盐摄入量的增加,胃癌、食管癌、膀胱癌的发病的可能亦会增加。”过去,日本人喜欢吃盐渍食物如鱼干、鱼酱及腌菜等,因此成为世界上胃癌高发比例的国家。目前,由于家庭电冰箱的普及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日本人很少再食用盐渍食品,其胃癌发病的可能日趋下降。
人们腌制腊肉之所以要加入大量的食盐,是因为高浓度的盐分不仅能使细胞脱水,蛋白质凝固,而且还能使细菌脱水死亡,从而达到较长时间不腐不坏的目的。同样食入过量的高盐食物以后,因食盐的渗透压高,对胃粘膜会造成直接损害。动物实验表明,当喂大白鼠高浓度(12%或20%)的食盐水以后,鼠的胃粘膜发生广泛性弥漫性充血、水肿、糜烂、坏死和出血,而低浓度的食盐水则不会引起这些病理改变。高盐食物还能使胃酸减少,并能抑制前列腺素E2具有提高胃粘膜抵抗力的作用,这样就使胃粘膜易受损而产生胃炎或胃溃疡。同样高盐及盐渍食物中还含有大量的硝酸盐,它在胃内被还原菌转变为亚硝酸盐,然后与食物中的胺结合成亚硝酸胺,具有极强的致癌性。
为此,专家们忠告:欲防止胃炎以及胃癌的发生,必须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其中之一就是尽量避免高盐及盐渍食物。即使是从保护胃粘膜的角度来看,食物也是宜淡不宜咸的。正如有些老中医的养生经验说:“微咸盐水,好比参汤;浓味咸汤,好比砒霜。”这是很有道理的。
为什么维生素C和A具有防治胃癌的作用?
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新鲜蔬菜、水果等食物中。以前称方抗坏血酸,因为它有帮助创伤愈合和止血的作用。此外,还具有抗病毒、增强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促进健康等作厝。医生常用维生素C防治感冒和促进人体健康。然而近些年又发现维生素C还具有抗癌作用,通过大范围的饮食调查以及动物实验均已得到证实。它对胃癌和食管癌的抗癌作用
很明显。调查胃癌高发区福建长乐县,结果显示当地居民食用含维生素C丰富的蔬菜和水果越少,患胃癌的危险性越大。对我国食管癌高发县河南林县的调查也显示该县居民爱食“泡菜”,进食新鲜蔬菜少与食管癌的高发关系密切。
进一步研究发现,维生素C可以在胃内阻断亚硝酸盐和亚硝胺的合成,直接降低了致癌物亚硝胺类在人体内的含量;此外,维生素C可阻滞外来致癌物在肝内活化,并解除其毒性;还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杀伤癌细胞;对已患肿瘤者可促使肿瘤包裹,阻止扩散;并可提高放疗的效果。曾经有人给胃癌高发区的部分居民补充足够的维生素C,一定时间后发现这部分居民体内及尿中致癌物亚硝胺类含量明显降低。
美国及西欧一些国家尽管肺癌发病的可能较高,但胃癌发病的可能较低,与该国居民多吃蔬菜水果有明显的关系。近几年北京的胃癌发病的可能也有下降,与北京居民进食新鲜蔬菜明显增多有关。近几年的菜篮子工程使北京一年四季均有比较充足的新鲜蔬菜上市,据统计目前人均进食的新鲜蔬菜和水果比10年前增加了3~5倍。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90岁高龄的鲍林教授认为癌症病人除了多吃水果、蔬菜、谷物、肉和鱼类增加维生素外,还必需大剂量服用维生素C和其它维生素。鲍林教授认为癌症病人每天应该吃10克以上的维生素C,他自己每天服用10~18克的维生素C和大量的相当于推荐量80倍的维生素E及相当于推荐量25倍的复合维生素B。
维生素A也为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多存在于新鲜蔬菜和动物心、肝、瘦肉之中,目前发现它不仅有预防各种肿瘤的作,用,还因有多烯链结构可起到增强抗癌药物治疗结果的作用。研究后发现维生素A可改变癌细胞膜的通透性,促进抗癌药进入癌细胞中。有资料介绍一组胃癌患者术后化疗的同时补充维生素A,术后1~2年100%不复发,3~4年93.3%不复发,而未服维生素A的对照组胃癌患者1年88%不复发,2年74%不复发,3~4年64%不复发,由这几组数字可以看出化疗时服用维生素A是有益处的。有人介绍其服用方法是:术后15~30天开始,每日口服3万单位,连服2年为1疗程。
多吃哪些食物可防胃癌?
近来来,国外有营养专家通过研究就发现,如果你经常吃以下几种食物,可以预防或减少胃癌的发生。
番茄 番茄含番茄红素及胡萝卜素,它们都是抗氧化剂,特别是番茄红素,能中和体内自由基,对于抗胃癌和消化系癌有利,同时对预防乳腺癌和前列腺癌也有效。
大蒜 大蒜是公认的防癌食物,有明显的抗癌功效。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食用生大蒜的人群,胃癌发病的可能非常低,原因是大蒜能显着降低胃中亚硝酸盐含量,减少了亚硝酸胺合成的可能,因而起了防癌效果。
洋葱 吃洋葱能降低胃中亚硝酸盐含量,重要的是洋葱中含有一种栎皮素的物质,为天然的抗癌物质。研究显示,经常吃洋葱的人,胃癌发病的可能比少吃或不吃洋葱的人要少25%,患胃癌的致命比例也低了30%。
菌菇类 这类食物包括冬菇、香菇、金针菇等以及木耳。科学家发现,食物中许多菌菇类都含有抗癌物质,能起防癌功效。比如,冬菇中所含的多糖体,抗癌比例非常高。黑木耳、白木耳所包含的多糖体也是一种抗癌的有效物质。菌菇类食物中富含的粗纤维和钙等都有防癌作用,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