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时间,众多十九岁到三十五岁青年人的胃癌发生的可能比三十年前翻了一番,胃癌已呈现明显年轻化趋势。其实胃癌是可以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和膳食结构来预防的。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现有胃癌人数估计为76万。每年新发胃癌患者42万,死亡人数达30万。虽然胃癌的发病年龄以40~60岁多见,但40岁以下的病人仍占15%~20%。30岁以下年轻人的比例由上世纪70年代的1.7%升至当前的3.3%。
致胃癌的“三宗罪”
一宗罪——长期吸烟、饮烈性酒。
烟雾中含有苯并芘、多环芳香烃、二苯并卡唑等多种致癌或促癌物质,是导致食管癌和胃癌的原因之一。酒精本身虽不是致癌物质,但烈性酒会刺激胃黏膜,损伤胃黏膜组织,促进致癌物质的吸收。如果饮酒的同时吸烟,其危害更大。因为酒精可增强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增加对烟雾中致癌物质的吸收。
二宗罪——长期食用烟熏、盐腌和霉变食物。
熏鱼和烤肉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油炸、烘烤、烧焦的食物和反复使用的高温食用油中也都含有此类致癌物质,应尽量少食用。食物霉变是由霉菌引起的,霉菌中有些是产毒真菌,是很强的致癌物质。同时某些食物在产毒真菌的作用下,还会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和二级胺,被人食用后又可合成亚硝胺类化合物而致癌。
腌菜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和二级胺,在胃内适宜酸度或细菌的作用下,能合成亚硝胺类化合物,致癌性很强。因此,一时吃不完的食物,建议冰箱冷藏。
三宗罪——肥胖、长期精神压抑等。
预知胃癌的信号知多少
过去没有胃痛的人,近期内反复出现胃痛;或者以前虽然有胃痛,但近来疼痛强度、性质、发作规律改变,原来治疗有效的药物变得无效。出现上述情况要警惕胃癌的可能。此外,如较长时间的食欲不振、上腹部饱胀不适或隐痛也应引起重视。不明原因出现消瘦、黑便等,更应及时就诊。
胃癌的高危人群为40~60岁,特别是有吸烟嗜好、不洁饮食史,以及慢性胃病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胃大部切除后的残胃等)。这些高危人群,每6~12个月应到医院做一次胃镜检查。在早期胃癌排查中,胃镜结合病理检查的正确判断比例很高,早期胃癌发现的可能很高,而无痛电子胃镜则是胃癌很直观、很先进的检查手段。
用食物来抵御胃癌
大蒜:大蒜是公认的防癌食物,有明显的抗癌功效。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食用生大蒜的人群,胃癌发病的可能非常低,原因是大蒜能显着降低胃中亚硝酸盐含量,减少亚硝胺合成可能,因而起到了防癌作用。有专家建议,将大蒜瓣切片适当食用更能发挥其防癌作用。
远离胃癌与烧烤食物说再见!
也许有人会问,熏烤食物滋味独特,如此美味怎么会和癌症挂上钩呢?
烧烤美味与杂环胺
杂环胺是一类化合物,包括氨基咪唑氮杂芳烃(AIAs)和氨基咔啉两大类,二者都有致癌和致突变的作用。
食品中的杂环胺类化合物主要产生于高温烹调的加工过程中,尤其是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鱼、肉类食品在高温烹调时更容易产生。产生和形成杂环胺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烹调方式
加热温度是杂环胺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当温度从200℃升至300℃时,杂环胺的生成量可增加5倍。杂环胺的前体物是水溶性的,加热后,水溶性前体物向表面迁移并逐渐干燥,其加热后的主要反应是产生AIAs类杂环胺。
烹调时间对杂环胺的生成也有一定影响。在200℃油炸温度时,杂环胺主要在前5分钟形成,在5~10分钟形成减慢,进一步延长烹调时间则杂环胺的生成量不再明显增加。但我们的许多美味都是快炸而成,即便慢炸也很难达到10分钟以上。
食品中的水分是杂环胺形成的抑制因素。因此,加热温度越高、时间越长、水分含量越少的食物,产生的杂环胺越多。而烧、烤、煎、炸等直接与火接触或与灼热的金属表面接触的烹调方法,由于可使水分很快丧失且温度较高,产生杂环胺的数量远远大于炖、焖、煨、煮及微波炉烹调等温度较低、水分较多的烹调方法。
二是食物成分
在烹调温度、烹调时间和食物水分含量相同的情况下,营养成分不同的食物产生的杂环胺种类和数量也有很大差异。一般而言,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产生的杂环胺较多,而蛋白质的氨基酸构成则直接影响所产生杂环胺的种类。肌酸或肌酐是杂环胺中α-氨基-3-甲基咪唑部分的主要来源,所以含有肌肉组织的食品能大量产生AIAs类杂环胺。
熏制食品与B(a)P
B(a)P,即苯(a)并芘[benzo(a)pyrene,是一种食品污染物,属于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目前科学家已发现有200余种,其中多数具有致癌性。B(a)P是多环芳烃类化合物中的一种主要的食品污染物。
食品中的B(a)P的污染来源主要是熏烤食品污染。熏烤食品时所使用的熏烟中含有多环芳烃(包括B(a)P)。烤制时,滴于火上的食物脂肪焦化产物发生热聚合反应,形成B(a)P,附着于食物表面,这是烤制食物中B(a)P的主要来源。另外,食物烤焦烤糊时,脂肪因高温裂解,产生自由基,并相互结合,即发生热聚合反应,由此生成B(a)P。比如,鱼皮烤焦后,其B(a)P可高达53.6~70微克/千克。
另外一个多环芳烃的来源是油墨。在西餐馆,多数顾客都习惯将带着油渍的刀叉放在餐馆为顾客准备的印刷精致的托盘纸上;在麦当劳、肯德基等一些快餐店,也经常有食客将番茄酱挤在托盘纸上。而且,据了解,很多城市中使用托盘纸的餐饮店都在托盘纸上印刷了文字和图案,而且都是用油墨印刷的。
油墨中含有炭黑,炭黑中含有几种致癌性多环芳烃。如果食品包装纸的油墨未干,炭黑里的多环芳烃就可以污染食品。而且,油墨中的有毒成分会损害人体及皮下脂肪,被吸进气管、支气管、肺部或经血管、淋巴管传到其他器官,甚至可能引起机体慢性中毒。
B(a)P主要是通过食物或饮水进入机体,在肠道内被吸收,进入血液后能迅速遍布全身,乳腺和脂肪组织还可以蓄积B(a)P。动物实验发现,B(a)P经口摄入后可通过胎盘进入胎仔体内,引起毒性及致癌作用。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胃癌术后常会出现哪些并发症状? 下一篇:老年人怎样防胃癌侵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