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初期胃癌进行分期的很主要目的,就是为患者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从而实现胃癌的合理治疗。那么早期胃癌分期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起听专家介绍。
早期胃癌症状介绍: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均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 ,常为黑便。少部分早期胃癌可表现为轻微的上消化道出血症状 ,即黑便或持续大便隐血阳性。
多见于息肉样和溃疡样早期胃癌 ,为病灶表面糜烂或癌肿侵犯毛细血管 ,引起长期少量出血所致 ,也可见于病灶较平坦的早期胃癌中各亚型。早期胃癌特点是不易为药物治疗所控制。
凡无胃病疾患的老年人 ,一旦出现黑便更应警惕胃癌的可能。如粪便呈柏油状 ,大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 ,特别是在一般饮食控制或服用胃病药物后也不易止住时 ,是很重要的早期胃癌症状之一。因此有此症状者应及时到有条件的医院行胃镜和上消化道钡餐 X 线等检查 ,以明确诊断是否为早期胃癌症状。
不明原因的消瘦、乏力、精神不振也是一组常见而又缺乏特异性的早期胃癌症状 ,而且呈进行性日益加重。有些是继发于消化不良症状 ,病人因在进食后出现腹胀、嗳气而自动限制日常饮食 ,致使体重下降而消瘦、乏力。
另外 ,恶心、呕吐也可进一步丢失营养 ,造成营养不良 ,加重消瘦乏力也是常见的早期胃癌症状。当然进展期胃癌的后期消瘦乏力就更明显了。
另外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病理学上绝大多数胃癌是发生在慢性胃炎( 尤其是萎缩性胃炎 ) 、幽门螺杆菌( HP )感染、残胃炎、胃息肉、胃溃疡等基础上的 ,因此早期胃癌症状还表现为有上腹不适、消化不良等症状。
在此基础上 ,如近期内疼痛、上腹饱满等性质有所改变或程度有所加重 ,与饮食有关的疼痛节律变化 ,或服药后不能缓解 ,或出现消瘦乏力等 ,那就更要警惕胃癌的发生。
胃癌分期标准有待改进
研究表明,只有部分胃癌手术能达到胃癌分期标准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现行的胃癌分期标准改进,以利于更好地指导胃癌治疗。
研究人员分析是否手术能达到TNM分期要求。结果发现,仅有31%的手术能够通过TNM标准准确分期,各个医院准确分期人数介于10.9%到76.0%之间。
研究人员指出,术中明确胃癌淋巴结转移情况对判断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而国际胃癌分期标准第5版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实用性,能有效地指导预后。
但是,TNM分期标准要求至少取得15个淋巴结以使淋巴分期准确,因此,人们怀疑实践中是否能达到TNM分期的标准。
专家认为,目前有必要对现行的胃癌分期标准改进,从而更好地指导胃癌治疗。
胃癌的主要分期系统是第6版的UICC/TNM分期法和第13版的胃癌的日本分期法,称作JGCA分期法。
1. UICC/TNM分期法 UICC/TNM分期法的修正次数比较少,很新的版本是第6版(2002年)。UICC/TNM系统是纯临床的分期,疾病的分期应该在治疗之前确定出来。但是,对于胃癌来说,手术发现对其分期必不可少,因为只有在手术之后才可以确定出主要的预后因素。
UICC/TNM系统它使用胃壁的浸润度(T)、原发病灶附近转移的胃周围淋巴结(N)和是否存在远处转移(M),包括胃周围以外的淋巴结,作为分期的标准。N期由很少15个淋巴结中转移呈阳性的淋巴结的数目决定(N1为1~6个,N2为7~15个,N3为>15个)。
2.TNM分级很新的版本(2002年,第6版)将pT2 pT2a和pT2b亚组,分别代表局限在肌层和浆膜下层。这相当于JGCA分期法的T2MP和T2SS。
日本分期法 1962年日本胃癌研究协会发表了胃癌研究规范的第1版。分期由浆膜层浸润的范围(S期),依赖于原发灶位置的受累淋巴结的部位(N期),以及远处转移的范围和位置(M,H,P期分别对应远处转移、肝和腹膜疾病)。
从外科角度来看,很新版本中很重要的改变是对淋巴结分期的修订,根据对胃内不同位置肿瘤的不同占位淋巴结清除效果的详细研究,淋巴结组由以前的4层(N1~N4)改为3层(N1~N3)。
在其第12版中,总体规范将S期改为T期系统,相当于UICC系统的T期。JGCA分期法将所有的区域淋巴结站编上序号,根据原发肿瘤的位置分成3层。
如此细致的进行淋巴结分级是为了指导手术决定淋巴结清扫的范围和部位,以便根据原发胃癌的位置和浸润的深度将任何有可能受累的淋巴结切除。在JGCA分期法近的版本中有许多改变,比如EMR的规则、残胃癌的分期,以及腹膜细胞学已被纳入分期中。
一些特定肿瘤位置的胃周淋巴结,不再被归为区域淋巴结,而被归入远处转移的位点(M),这是因为这些淋巴结的受累很少见,而且如果发生,说明预后不良。1个例子就是胃窦癌中的第2组淋巴结(贲门左区)的受累。目前,D2切除可以作为进展期胃癌标准的手术治疗方式。D3切除是一种研究性治疗,不是标准治疗。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什么是胃肠间质瘤? 下一篇:怎样为手术后的胃癌病人及时补充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