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胃癌化疗根据肝癌的不同时期,其化疗方案和药物选择都是不同的。早期胃癌且不伴有任何转移灶者,手术后一般不需要化疗。胃癌对化疗并不敏感,目前应用的多种药物以及多种给药方案的总体治疗结果评价很不理想,尚无标准方案。化疗失败与癌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或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有关。肿瘤MDR,即指肿瘤细胞对某一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后,对其他化学结构及机理不同的化疗药物也产生交叉耐药性,这一问题严重制约了对肿瘤的化治疗结果果。
二、胃癌化疗药物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术前化疗即新辅助化疗 可使肿瘤缩小,增加手术完全医治及治疗机会。但有如下问题:耐药克隆的较早出现;术前治疗可能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的可能,并使其不易处理;术前治疗使得术后病理分期不够精确,需要完全依赖临床分期;一部分患者可能会接受过度治疗;如何能够在治疗前即区分出那些对治疗不敏感的患者,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治疗延误,失去有效手术时机,并可能导致肿瘤的转移;为了在术前制定合理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需要对肿瘤进行分期,但传统的CT、B超等检查手段其敏感性和准确性对准确分期的价值有限,尚不能满足新辅助化疗个体化治疗对分期的要求。
2、术后辅助化疗化疗对于进展期胃癌的中位生存时间仍然小于9个月。术后化疗方式主要包括静脉化疗、腹腔内化疗、持续性腹腔温热灌注和淋巴靶向化疗等。
单一药物化疗只适合于早期需要化疗的患者或不能承受联合化疗者。常用药物有5-氟尿嘧啶(5-FU)、替加氟(FT-207)、丝裂霉素(MMC)、阿霉素(ADM)、顺铂(DDP)或卡铂、亚硝脲类(CCNU,MeCCNU)、足叶乙甙(VP-16)等。联合化疗指采用两种以上化学药物的方案,一般只采用2~3种联合,以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三、胃癌化疗药物紫杉醇
【药理毒理】
本品是新型抗微管药物,通过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抑制解聚,保持微管蛋白稳定,抑制细胞有丝分裂。体外实验证明紫杉醇具有显著的放射增敏作用,可能是使细胞中止于对放疗敏感的G2和M期。
【药理作用】
紫杉醇属有丝分裂抑制剂或纺锤体毒素(Spindle poison),和目前常用的化疗药作用机理不同,它是诱导和促进微管的装配。紫杉醇具有聚合和稳定微管的作用,致使快速分裂的肿瘤细胞在有丝分裂阶段被牢牢固定,使癌细胞复制受阻断而死亡。
【药代动力学】
静脉给予紫杉醇,药一时曲线呈二室模型。本品蛋白结合比例89%~98%。紫杉醇主要在肝脏代谢,随胆汁进入肠道,经粪便排出体外(>90%)。经肾清除只占总清除的1%~8%,紫杉醇在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体内代谢尚不明确。
【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发生的可能为39%,其中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的可能为2%。多数为1型变态反应,表现为支气管痉挛性呼吸困难,荨麻疹和低血压。几乎所有的反应发生在用药后很初的10分钟。
2.骨髓抑制:为主要剂量限制性毒性,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少见,一般发生在用药后8~10日。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的可能为47%,严重的血小板降低发生的可能为5%。贫血较常见。
3.神经毒性: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的可能为62%,常见的表现为轻度麻木和感觉异常,严重的神经毒性发生的可能为6%。
4.心血管毒性:可有低血压和无症状的短时间心动过缓。30%有心电图异常改变。
5.肌肉关节疼痛:发生的可能为55%,发生于四肢关节,发生的可能和严重程度呈剂量依赖性。
6.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和黏膜炎发生的可能分别为59%,43%和39%,一般为轻和中度。
7.肝脏毒性:有ALT,AST和AKP升高。
8.脱发:发生的可能为80%。
9.局部反应:输注药物的静脉和药物外渗局部的炎症。
四、胃癌化疗药物丝裂霉素
【药理作用】
本品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丝裂霉素对肿瘤细胞的G1期、特别是晚G1期及早S期很敏感,在组织中经酶活化后,它的作用似双功能或三功能烷化剂,可与DNA发生交叉联结,抑制DNA合成,对RNA及蛋白合成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大鼠皮下注射200?g/kg,在60日以内引起死亡,组织学上在肝脏、肾脏及骨髓发现有郁血现象。妊娠10~14日的小鼠,单次静脉注射给药2.0~10.0mg/kg,发现生存胎仔有明显的发育障碍。7.5mg/kg的给药群,有腭裂、尾短小、小颌症、欠趾症等畸形。
【药代动力学】
本品主要在肝脏中生物转化,不能通过血脑屏障。T1/2分别为5~10分钟及50分钟,主要通过肾脏排泄。
【适应症】
主要适用于胃癌、肺癌、乳腺癌,也适用于肝癌、胰腺癌、结直肠癌、食管癌、卵巢癌及癌性腔内积液。
【不良反应】
1. 骨髓抑制是很严重的毒性,可致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常发生于用药后28~42日,一般在42~56日恢复。
2. 恶心、呕吐发生于给药后1~2小时,呕吐在3~4内停止,而恶心可持续2~3日。
3. 对局部组织有较强的刺激性,若药液漏出血管外,可引起局部疼痛、坏死和溃疡。
4. 少见的副作用有间质性肺炎、不可逆的肾功能衰竭等。
5. 心脏:本品与阿霉素同时应用可增加心脏毒性,建议阿霉素总量限制在按体表面积450mg/m2以下。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