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调查证实,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的肾癌病例在确诊时已出现不同程度的扩散或转移,有20%-40%的术后患者仍会出现远处转移。肾癌患者一旦出现远处转移,其中位生存为6-12个月,5年生存的可能小于10%。我们对目前不能接受手术或术后发生远处转移的肾癌患者可进行的药物、免疫及放射诊疗理念等。
肾癌的分期及预后!
肾癌的临床分期,目前一般按Robson分类法可分为Ⅳ期:
Ⅰ期:肿瘤局限于肾实质
Ⅱ期:病变突破肾包膜进入肾周脂肪囊、但肿瘤仍限制在Gerata’s筋膜内。
Ⅲ期:癌栓进入肾静脉或下腔静脉,癌细胞进入淋巴结转移。
Ⅳ期:肿瘤侵及邻近器官或肿瘤发生远处转移。
肾癌病人临床发展及预后相差悬殊,但同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学级别的高低密切相关,另外还同肿瘤大小、血沉快慢、病人性别、细胞DNA含量等因素也有一定关系。据统计,术后5年生存的可能临床Ⅰ期患者为79%、Ⅱ期为40%、Ⅲ期为24%、Ⅳ期为8%,Ⅳ期病人1年生存不到50%。
(一)肾癌的范围与预后的关系 在肿瘤尚局限于肾内的第I期患者,5年存活的可能为60~80%;肾周脂肪已有蔓延者(第Ⅱ期)5年存活的可能45%;区域淋巴结有转移者(第Ⅲ期)5年存活的可能降至10~16%;已有远处转移者(第Ⅳ期)5年存活的可能为8~10%。
长期以来对侵入肾静脉的患者,常被认为预后恶劣。但近年来许多作者报道,在第I期和第Ⅱ期肿瘤病人(未侵及淋巴结),肾静脉的侵入并不影响预后。
在肾切除术后相隔一定时间才出现远处转移者的预后与肾癌初次诊断时就发现转移者(第Ⅳ)相差很大,前者如能将局限的转移灶切除,5年存活的可能可高达33%。
(二)肾癌的组织病理对预后的影响 Riches将低度恶性与高度恶性肿瘤在肾切除术后的存活的可能作比较:
肾癌细胞的类型与预后也有关系。透明细 胞癌的恶性程度较低,预后较好;颗粒细胞癌 恶性程度较高,预后较差;梭形细胞癌分化很 差,恶性程度很高,常在早期即有转移,预后恶劣。但有很多肾癌细胞的类型是混合的,在这种情况,以恶性程度很高的一类癌细胞估计其预后。
(三)肿癌大小、数目和重量与预后的关 系 据Bell分析,直径小于3cm者,45例中只有2%有转移;直径小于5cm者,69例中5~ 7%有转移;而直径超过10cm者,84例中70例(83%)有转移。Petkovic统计,肿瘤直径超过5cm者56%转移,而直径超过10cm者75%有转移。并发现42例多发性肿瘤中,无1例生存3年以上。另有一组病例的单发肿瘤的5年存活的可能为54%,10年为40%;而多发性肿瘤的5年存活的可能为50%,10年为20%。亦有人统计肿瘤重量小于500g者,5年存活的可能比大于1000g者高2倍。
(四)肾癌的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 自从完全医治性肾切除术在临床开展以后,患者的存活的可能较单纯性肾切除术有了显著的提高。
在分离患肾以前先结扎肾蒂血管或在手术前先行肾动脉栓塞以防止手术时癌细胞的播散,对预后影响较大。淋巴结有转移时可能同时已有血行转移,因此淋巴结清除术是否能明显地增加存活的可能现在。对于有远处转移的肾癌现在还缺乏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肾癌是一种容易诱发免疫力的肿瘤,因此许多肿瘤专家正在努力研究促进这种免疫反应的尝试。因肾癌在初诊时约有1/3的病人已有远处转移,在手术后约有1/2病人在一定时间内将出现转移,因此寻找有效的化学、免疫等辅助诊疗理念,对改善肾癌的预后,显然是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
肾癌的分期及预后!
肾癌的临床分期,目前一般按Robson分类法可分为Ⅳ期:
Ⅰ期:肿瘤局限于肾实质
Ⅱ期:病变突破肾包膜进入肾周脂肪囊、但肿瘤仍限制在Gerata’s筋膜内。
Ⅲ期:癌栓进入肾静脉或下腔静脉,癌细胞进入淋巴结转移。
Ⅳ期:肿瘤侵及邻近器官或肿瘤发生远处转移。
肾癌病人临床发展及预后相差悬殊,但同肿瘤的临床分期、病理组织学级别的高低密切相关,另外还同肿瘤大小、血沉快慢、病人性别、细胞DNA含量等因素也有一定关系。据统计,术后5年生存的可能临床Ⅰ期患者为79%、Ⅱ期为40%、Ⅲ期为24%、Ⅳ期为8%,Ⅳ期病人1年生存不到50%。
(一)肾癌的范围与预后的关系 在肿瘤尚局限于肾内的第I期患者,5年存活的可能为60~80%;肾周脂肪已有蔓延者(第Ⅱ期)5年存活的可能45%;区域淋巴结有转移者(第Ⅲ期)5年存活的可能降至10~16%;已有远处转移者(第Ⅳ期)5年存活的可能为8~10%。
长期以来对侵入肾静脉的患者,常被认为预后恶劣。但近年来许多作者报道,在第I期和第Ⅱ期肿瘤病人(未侵及淋巴结),肾静脉的侵入并不影响预后。
在肾切除术后相隔一定时间才出现远处转移者的预后与肾癌初次诊断时就发现转移者(第Ⅳ)相差很大,前者如能将局限的转移灶切除,5年存活的可能可高达33%。
(二)肾癌的组织病理对预后的影响 Riches将低度恶性与高度恶性肿瘤在肾切除术后的存活的可能作比较:
肾癌细胞的类型与预后也有关系。透明细 胞癌的恶性程度较低,预后较好;颗粒细胞癌 恶性程度较高,预后较差;梭形细胞癌分化很 差,恶性程度很高,常在早期即有转移,预后恶劣。但有很多肾癌细胞的类型是混合的,在这种情况,以恶性程度很高的一类癌细胞估计其预后。
(三)肿癌大小、数目和重量与预后的关 系 据Bell分析,直径小于3cm者,45例中只有2%有转移;直径小于5cm者,69例中5~ 7%有转移;而直径超过10cm者,84例中70例(83%)有转移。Petkovic统计,肿瘤直径超过5cm者56%转移,而直径超过10cm者75%有转移。并发现42例多发性肿瘤中,无1例生存3年以上。另有一组病例的单发肿瘤的5年存活的可能为54%,10年为40%;而多发性肿瘤的5年存活的可能为50%,10年为20%。亦有人统计肿瘤重量小于500g者,5年存活的可能比大于1000g者高2倍。
(四)肾癌的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 自从完全医治性肾切除术在临床开展以后,患者的存活的可能较单纯性肾切除术有了显著的提高。
在分离患肾以前先结扎肾蒂血管或在手术前先行肾动脉栓塞以防止手术时癌细胞的播散,对预后影响较大。淋巴结有转移时可能同时已有血行转移,因此淋巴结清除术是否能明显地增加存活的可能现在。对于有远处转移的肾癌现在还缺乏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肾癌是一种容易诱发免疫力的肿瘤,因此许多肿瘤专家正在努力研究促进这种免疫反应的尝试。因肾癌在初诊时约有1/3的病人已有远处转移,在手术后约有1/2病人在一定时间内将出现转移,因此寻找有效的化学、免疫等辅助诊疗理念,对改善肾癌的预后,显然是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囊性肾癌与肾癌是一回事吗? 下一篇:怎么及早发现肾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