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医讯
最新医讯 热点关注 学术会议 专家博文
肿瘤
常识
致癌因素 癌症检查 癌症预防 有问必答
肿瘤
治疗
中医治疗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肿瘤
护理
术后护理 放化疗护理 心理护理 饮食护理
当前位置:首页 > 肉瘤 > 平滑肌肉瘤 > 正文

在生活中怎么预防胃平滑肌肉瘤?

来源:抗癌在线 作者:e医生 时间:2011-07-11 11:52:39 浏览次数: 20

    初期胃平滑肌肉瘤多无任何特异性病征,随着瘤体的增大,会出现一些典型的症状比如腹痛、腹部肿块、出血等。易与一些疾病混淆,诊断时一定要仔细鉴别,以免误诊。胃平滑肌肉瘤无特殊预防方法。除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或减少摄入可能的致癌物质,可多进食含维生素C丰富的蔬菜、水果等。对所谓癌前期病变,要进行密切随访,以早期发现变化,及时进行治疗。
    残胃平滑肌瘤的发生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胃肠碱性反流 胃肠碱性反流可见于各种胃切除术,尤以毕氏Ⅱ式严重。胆汁和胰液反流入胃,长期刺激残胃黏膜,引起胃黏膜炎症、溃疡,随着时间的推移,可发生萎缩、肠腺上皮化生及不典型增生性演变,且与反流程度呈正比。胰液可能促使残胃内致癌物前体转变为致癌物而诱发癌变的发生,还有人证明单用牛磺胆酸能明显地促进亚硝基胍诱发残胃癌。
    2.胃排空延迟 胃术后残胃收缩无力,碾磨功能丧失和小肠运动功能紊乱,常致胃排空延迟,残胃内细菌繁殖,增加了与残胃黏膜接触的机会,加重了对残胃黏膜的损伤。
    3.胃内低酸 胃大部切除后残胃泌酸减少,加上胆汁及胰液反流,使胃液pH值升高。易于细菌生长,致癌物质活性增强。
    4.吻合口处病变 慢性非生理性刺激因素可引起胃黏膜癌变,已为人们所熟知。吻合口局部刺激包括:不同组织层的错次吻合,将黏膜组织带入黏膜下层;局部形成的疤痕组织桥;胃黏膜与小肠黏膜直接相邻及吻合口周围的息肉样病变。这些因素均有利于残胃癌的发生。
    残胃平滑肌瘤的诊断 :
    平滑肌肉瘤可无症状,偶由内镜、X线等随访发现。如有临床表现,很多见呕血和黑便,其他有上腹部不适、闷痛或胀痛,大便习惯改变,消瘦等,晚期可触及上腹部包块。残胃 平滑肌肉瘤转移的主要部位是肺和肝脏,转移到锁骨上淋巴结罕见。
    残胃 平滑肌肉瘤的典型表现为肿瘤中心溃疡,X线可见充盈缺损、龛影,如溃疡大、深且为多发性,或有窦道通向瘤体囊腔,则强烈提示本病。其他可见黏膜紊乱、破坏,有不同程度的钡剂通过障碍或走行异常。但胃肠钡餐造影对残胃肿瘤诊断的正确比例仅30%~60%,这是因为手术造成正常解剖标志的消失和继发性黏膜改变,很容易掩盖病变。胃镜检查可发现局部溃疡或结节性增生肿块,结合活检,有可能在手术前确诊。
    平滑肌肉瘤并发症:
    一般来说,肿瘤直径<5cm者预后较好,超过40%的真皮部肿瘤易于复发,但极少转移,相反,有1/3的皮下肿瘤可发生转移,并引起死亡。
    平滑肌肉瘤的预后:
    真皮部肿瘤来自于立毛肌,皮下组织肿瘤发生于血管。肿瘤预后与其存在位置和大小密切相关。一般来说,肿瘤直径<5cm者预后较好。超过40%的真皮部肿瘤易于复发,但极少转移,相反,有1/3的皮肤肿瘤可发生转移,并引起死亡。
    残胃平滑肌瘤的检查:
    1.X线 可见充盈缺损、龛影,如溃疡大、深且为多发性,或有窦道通向瘤体囊腔。其他可见黏膜紊乱、破坏,有不同程度的钡剂通过障碍或走行异常。
    2.胃镜检查 可发现局部溃疡或结节性增生肿块。
    残胃平滑肌瘤的鉴别诊断 :
    平滑肌肉瘤首先应与残胃炎相鉴别。残胃炎一般于胃手术后数月至数年发病,多数有明显症状,如上中腹部持续性烧灼痛,抗酸药不能缓解,餐后疼痛加剧。亦可出现胆汁样呕吐,出血和贫血,消瘦等症状。胃镜检查见吻合口通畅,胆汁反流,胃黏膜充血、水肿或有糜烂及出血。病变以吻合口附近很为严重。其次是要与残胃的各种上皮癌鉴别,一般需通过病理检查方可明确诊断。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抗癌在线介绍

中国抗癌在线于1996年创建,是全国肿瘤防治的大型综合性肿瘤专业门户网站。抗癌在线提供更专业、更权威和更便捷的专业综合肿瘤信息,为大众搭建肿瘤疾病和医疗信息查询...[详细]

及时提问 快速解答

问:结肠癌术后中医治疗

答:结肠癌术后,巩固治疗方面建议根据病人的具体检查情况,结...[详细]

问:得了肝癌怎么治

答: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技术也是在不断的前进,然而肝癌患者...[详细]

*姓名:
*年龄:
*性别:
*电话:
*问题:

(以上信息均会为您保密,为了尽快获得专
 家答复,请填写真实有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