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医讯
最新医讯 热点关注 学术会议 专家博文
肿瘤
常识
致癌因素 癌症检查 癌症预防 有问必答
肿瘤
治疗
中医治疗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肿瘤
护理
术后护理 放化疗护理 心理护理 饮食护理
当前位置:首页 > 肉瘤 > 平滑肌肉瘤 > 正文

哪些原因会引发胃平滑肌肉瘤?

来源:抗癌在线 作者:e医生 时间:2011-06-08 09:33:51 浏览次数: 20

    经大量临床实践总结出,胃平滑肌肉瘤多数原发于胃壁平滑肌组织,少数由良性平滑肌瘤恶变而来。好发于胃近端,呈球形或半球形,质地坚韧,表面呈分叶状或结节状,可单发,亦有多发。往往由于瘤体较大(一般直径10cm,也有超过20cm者),血管丰富,肿瘤内可发生出血、坏死和囊性变,表面可形成溃疡。
    按胃平滑肌肉瘤生长的部位,可分为位于粘膜下的胃内型;位于浆膜下的胃外型;以及部分位于粘膜下、部分位于浆膜下的胃壁型(义称哑铃型)。显微镜下见瘤细胞密集成束及编织状排列,异型性明显,可出现多核巨细胞、核分裂相多见。肿瘤可直接侵犯胃周围组织,常累及大网膜及后腹膜。主要经血道转移,很常转移到肝脏,其次为肺,淋巴结转移不多见。
    胃平滑肌肉瘤的临床表现:
    症状无特异性,其出现时间和程度取决于肿瘤的部位、大小、生长速度以及有无溃疡。约半数以上的患者因上消化道出血就诊,其次为上腹部不适和轻度疼痛。约1/3患者可扪及上腹肿块。
    胃平滑肌肉瘤应该做哪些检查?
    1.钡餐X线表现:
  (1)胃内型:
  ①粘膜下可见圆形或半圆形充盈缺损,边缘光滑,邻近粘膜柔软为其特点。
  ②肿瘤表面粘膜皱襞撑平消失,粘膜皱襞可直达肿块附近,蠕动达肿瘤边缘。
  ③肿瘤基底较宽。
  ④个别病例见大小不等的溃疡。
  (2)胃外型;
  ①肿块向腔外生长较大时,胃轮廓呈外压性凹陷变形移位及腔内充盈缺损或龛影形成。
  ②若有胃外巨大肿块同龛影并存,应考虑本型,因胃癌很少有胃外肿块。
  (3)胃壁型:肿瘤同时向腔内、外生长,其同内外肿块相连呈哑铃状。
  (4)胃底部平滑肌肉瘤:在胃泡内见半弧形软组织肿块,即使病变靠近贲门也很少累及食管下端。
  2.CT表现:
  胃腔内或向腔外生长的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匀,形态不规则,肿瘤内可见出血、坏死、囊性变、溃疡形成和钙化,增强后强化不均匀,肿瘤还可直接向周围侵犯胰、结肠、脾等。
    胃平滑肌肉瘤的诊断:
    X线钡餐检查所见,胃内型呈半圆形充盈缺损,边缘整齐,有时其中央可见脐样的溃疡龛影;胃外型表现为胃受压,胃壁粘膜完整,皱襞有拉平现象。胃镜检查可见粘膜下肿块的特征,如有溃疡时,从该处取活检较易确诊。
  须与良性平滑肌瘤区别。一般认为肿瘤直径超过3cm者,应考虑为恶性。如活检见细胞为多形性,核分裂活跃,更应考虑为恶性。
    胃平滑肌肉瘤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胃底部平滑肌肉瘤与贲门癌的鉴别:
  (1)胃底部平滑肌肉瘤胃泡内有软组织肿块,与贲门癌相同;
  (2)胃底部平滑肌肉瘤即使靠近贲门部也很少累及食管,而贲门癌累及食管下端,为诊断贲门癌的依据。
  2.良恶性平滑肌瘤的鉴别:
  (1)如肿块超过10cm,则恶性可能性较大;
  (2)如龛影大而不规则.或在瘤体中心部位有特征性窦道形成,多为平滑肌肉瘤。
  (3)肿瘤在短期内发展快应考虑为恶性。
    胃平滑肌肉瘤有哪些并发疾病?
    半数的病例有肿瘤中心性溃疡,加之血循环丰富,故破溃后常易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肿瘤可直接侵犯胃周围组织,常累及大网膜及腹膜后,并经血行转移,多见于肝,其次为肺。淋巴转移不常见。
    胃平滑肌肉瘤应该如何预防?  
    由于胃癌的病因尚未明确,故无特殊预防方法。除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或减少摄入可能的致癌物质,可多进食含维生素C丰富的蔬菜、水果等。对所谓癌前期病变,要进行密切随访,以早期发现变化,及时进行治疗。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抗癌在线介绍

中国抗癌在线于1996年创建,是全国肿瘤防治的大型综合性肿瘤专业门户网站。抗癌在线提供更专业、更权威和更便捷的专业综合肿瘤信息,为大众搭建肿瘤疾病和医疗信息查询...[详细]

及时提问 快速解答

问:结肠癌术后中医治疗

答:结肠癌术后,巩固治疗方面建议根据病人的具体检查情况,结...[详细]

问:得了肝癌怎么治

答: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技术也是在不断的前进,然而肝癌患者...[详细]

*姓名:
*年龄:
*性别:
*电话:
*问题:

(以上信息均会为您保密,为了尽快获得专
 家答复,请填写真实有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