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类相对罕见的肿瘤,胃肠道间质瘤占到胃肠道肿瘤的1%到4%。一般的发病年龄在55岁到60岁。 60%到70%的胃肠道间质瘤发生于胃,20%到30%长在小肠,还有小部分发生于食管、结肠或直肠。胃肠道间质瘤和胃癌是有差别的。
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专家指出胃肠道间质瘤并不等同于胃癌或者肠癌。癌是指发生于上皮的恶性肿瘤,具有浸润性生长和容易复发和转移的特点。而胃肠道间质瘤则发生于胃肠道的间叶组织,其局部侵袭性并不如癌肿,较少通过淋巴结而是通过血液转移。这也就意味着这种肿瘤有三大特点:
一,早期诊断不易。由于症状不明显又缺乏特异性,胃肠道间质瘤往往难以早期发现,尤其是直径小于两厘米的肿瘤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多数患者常见的早期表现主要是消化道出血、腹痛、腹块、贫血。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肠梗阻症状。很多患者都是在肿瘤普查、体检或其他手术时无意中发现得了此病。
二,手术后容易复发。虽然低风险级别的胃肠道间质瘤经完整切除后有较高的5年生存的可能,但随着风险级别的增加,其术后复发转移的可能高达40%到90%,一旦复发转移,生存时间仅为10到20个月,绝大多数患者复发于首次切除的两年内,有些甚至会在10年后复发。
三,对常规的放疗和化疗不敏感,外科手术切除是其主要的治疗治疗方式,分子靶向药物也可用于辅助治疗。
北京伟达中医肿瘤医院专家提醒影像学检查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诊断主要依靠纤维内镜、内镜超声、B超和CT等。特别提醒,一旦出现消化道出血,包括呕血、便血或黑便等症状,以及腹部发现包块、经常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或难以用其他原因解释的贫血时,都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必要时进行超声内镜检查。如果在胃镜检查中没有发现病灶,很好再进行小肠镜检查,以免漏诊。
我院专家吴焰林教授具有三十多年丰富的临床教学和科研经验。尤其擅长消化系肿瘤,肝、胆、胰、胃、肠癌的综合诊治。近几年来应用科学的中医分子多靶向治疗对少见的平滑肌肉瘤、骨肉瘤、软组织肉瘤、横纹肌肉瘤、脂肪肉瘤、胃肠间质细胞瘤、多发性骨髓瘤、脑胶质瘤、胸腹膜间皮瘤、恶性黑色素瘤,采用中医辩证施治和西药抗血管生成、基因等多学科治疗,使许多患者从痛苦和无望中解救出来,重新正常工作和生活。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