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今年60岁了,刚做完手术就时间不长就复发转移了。吃中药也没控制住,他是滑膜样肉瘤,在肝上。现在体质很弱,体重下降,没有食欲。在肿瘤医院做了肝左外叶手术切除,术后一个月复出有肝内转移。现在吃草药治疗,效果不太理想。肝已经肿大变硬,脸色发黑,咳嗽有痰。他现在身体很虚弱 ,消瘦明显,这的大夫怀疑已经淋巴转移。这种情况贵医院还能怎样治疗?
专家回复:滑膜肉瘤起源于滑膜、滑囊和腱鞘,是发生频比例较高的一种软组织肉瘤以四肢很好发,尤其是膝关节,外与关节无关的部位如头颈部、腹壁、后腹膜也可发生。 全身凡有关节滑膜、滑囊、腱鞘均可受累,一般原发于关节囊外,后穿入关节囊。可发于任何年龄,但以20~40岁多见。男多于女,病理长短不等,以1年左右多见。滑膜肉瘤是发生频比例较高的一种软组织肉瘤,好发于15-40岁,四肢的大关节附近,特别是膝关节附近好发,另外与关节无关的部位如头颈部、腹壁、后腹膜也可发生。本病的基本X线表现有三点:软组织肿块,局部骨皮质破坏,肿瘤的钙化和骨化。此病好发于关节附近,呈分叶结节状,密度增高,边界清楚的软组织肿块。其内可见骨化影,呈条状或块状轮廓清楚的高密度影,部分骨化影中可见骨小梁结构,少数病例为骨化性肿块。应与骨旁骨肉瘤、骨化性肌炎、骨肉瘤等鉴别。
发病机制:滑膜肉瘤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清楚。1、大体所见在手足小的Ⅰ期病变,其包膜完整易于分离此瘤虽然起始于滑膜,但并不像腱鞘囊肿一样,不与关节腔或腱鞘相通。肿瘤切面呈软肉状实体无囊腔,可分泌出黏液在大肢体的深部滑膜肉瘤,恶性级别高其包膜不完整,周围为水肿的血管丰富的炎性反应组织所包绕在肿物外行钝性剥离常可撕破包膜。肿瘤内为软的、白色肉样物质分泌胶样液,其软度大约可用吸引器吸出。 2、组织学形态手及足部小滑膜肉瘤的组织片上呈双相表现一部分为成群滑膜细胞在淡染的黏液物质中,细胞常呈腺状,可见有无细胞的裂隙,就像是被纵切开的毛细血管,但其被覆的不是内皮细胞而是肿瘤细胞。此组织中所含的蛋白糖类可以在冷冻切片上用组织化学方法证实。
此瘤的另一区是由成纤维细胞所组成为梭形细胞偶见分裂象呈纤维肉瘤状的人字形排列,细胞与基质占同等比例在嗜伊红染的基质中有清楚的纤维,滑膜细胞可以像其他细胞一样,产生胶原。发病部位:膝关节(常见)、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前臂软组织、手指、足部,也有时可发生于肌腱和筋膜上。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为关节附近的无痛肿块,患者可能出现关节周围肿胀或肿块,肿块可沿软组织伸展至整个前臂。在肿块皮肤表面可能有静脉怒张。肿块质地大多为中等,也有较硬和较软。会出现不同程度疼痛、隐痛或钝痛,甚至后期呈剧烈疼痛,夜间疼痛显著。有些患者局部肢体活动受限。在四肢关节附近,以局部肿胀、肿块、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症状,以软组织肿块、肿块钙化、骨骼改变及骨膜反应为主要X线表现。恶性滑膜瘤临床X线表现不典型而易误诊、漏诊。
对于这样的情况我院是以中医治疗为主中西医相结合,采用“四位一体诊疗理念”综合治疗和调养,通过治疗一方面可以起到加快身体恢复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很大程度的控制病情发展,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我院针对这种情况采用四位一体诊疗理念。所谓四位一体诊疗理念,即有效的药疗(慈丹系列抗癌药)、合理的食疗、坚强的心疗、适当的体疗乃是我院特色诊疗理念。它是肿瘤在中医治疗上的核心概括,是中医辨证论治,整体观念的重要体现。能更大程度的改善临床症状,稳定病情,抑制肿瘤发展,减少肿瘤复发和转移。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滑膜肉瘤治治疗结果果如何? 下一篇:腹膜后的脂肪肉瘤术后会复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