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纹肌肉瘤为婴幼儿很罕见的软组织肉瘤。我国占儿童实体瘤的7.8%,居第5位。男女发病比例为1.4:1。横纹肌肉瘤发病年龄有两个顶峰,别离为2~4岁和14~18岁,均匀患病年龄6岁。横纹肌肉瘤患者多具备恶性肿瘤家族史,如乳腺癌、软组织肿瘤、脑瘤等且多兼并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基内幕胞瘤病、肺腺瘤、神经脂瘤病等。
横纹肌肉瘤的病理病机:
1.病理来源于非节段中胚层间叶的横纹肌母细胞,成长迅速,易沿筋膜宽泛蔓延,界线不清。组织学分为三型:
(1)胚胎型:包含葡萄簇状细胞型。很罕见,占50%~60%。6岁以下儿童多见,好发于头颈部及泌尿生殖道,预后在各型中很好。
(2)腺泡型:占20%~30%,6岁以上儿童及青少年多见。常累及躯干、肢体及会阴等部位,预后很差。
(3)多形型:较少见,多见于成人,小儿中常见,以肢体和躯干受累为主,预后较差。
2.病机西医文献中,横纹肌肉瘤大体可归属于“石疽”“瘕瘕”“失荣”等领域,《圣济总录·瘿瘤门》指出了此类病的病机为:“瘤之为义,留滞而不去也。气血风行不失其常,则形体战争,无或余赘,及郁结壅塞,则乘虚投隙,瘤所以生。”其病机次要包含:
(1)气虚血瘀:邪气虚弱之体,复感外邪致肌体气血水液运化反常,停滞郁结日久结集成块。
(2)脾肾亏虚:后天脾肾亏虚,气血运转不畅,痰湿内生,气滞血瘀,结积于肌肉,日久成瘤。
横纹肌肉瘤的中医辨症诊疗理念:
痰湿凝聚
证候:全身各处可有单个或多个肿块,无痛或疼痛,颜面及下肢消肿,困倦乏力,胸胁满闷,呕吐痰涎,或呕吐或伴有胸水、腹水,大便稀溏,舌质淡,苔白滑腻,脉滑或濡。
血瘀气滞
证候:面暗消瘦,四肢,肩背或腹膜部肿块,伴刺痛,痛有定处,或伴有肢体麻木,肢端不温,口唇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血斑块或斑点,脉弦细涩。
热毒蕴结
证候:四肢或躯干部肿块,质硬,表皮红赤,疼痛,或肿块破溃,表面见恶臭粘稠脓血液, 伴发热、烦躁、易怒、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燥或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气血亏虚
证候:肿块日渐增大,伴面色不华,少气懒言,四肢倦怠,食纳日减,形体消瘦,时或低热,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下面介绍儿童肿瘤罕用抗癌中草药及偏方验方
1.罕用抗癌中草药
土茯苓:甘、淡,平。性能:解毒消肿,祛湿通络。罕用剂量10~30g。
白英:微苦、寒,有小毒。人肝、胆、胃经。性能:清热解毒,祛风利湿。罕用剂量10~30g。
龙葵:味苦、微甘,性寒,有小毒。人肺、胃、膀胱经。清热解毒,利水散结。罕用剂量10~20g。留神久服多服可惹起白细胞降落及肝性能侵害。
蛇莓:甘、酸,寒,有小毒。性能: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罕用剂量15~30g。
白花蛇舌草:甘、淡、微苦,凉。性能:清热解毒,消痈活血,利水通淋。罕用剂量30~60g。
半枝莲:辛、苦,寒。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罕用剂量15~30g。
三棱:辛、苦,平。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罕用剂量10~15g。
莪术:苦、辛,温。性能:行气破血,祛瘀消积。罕用剂量10~20g。
土贝母:苦,凉。散结解毒,清消痈肿,化痰敛疮。罕用剂量10~15g。
以上罕用剂量为成年人用量,儿童利用时应依据年龄减小用量。
2.偏方验方
(1)抗癌散结膏:黄药子、田三七、三棱、卷柏、血竭、甲珠、浙贝母、半夏、天南星、龙葵、白英、石菖蒲、麝香共研末混匀,加过量凡士林和谐,内服病灶处,医治体表软组织恶性肿瘤无效。同时配服辨证中药。
(2)薄荷煎制成油膏,每次取过量外擦患处,每日2~3次,医治体表软组织肿物无效。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哪些因素决定头颈部横纹肌肉瘤的预 下一篇:心脏横纹肌瘤是如何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