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医讯
最新医讯 热点关注 学术会议 专家博文
肿瘤
常识
致癌因素 癌症检查 癌症预防 有问必答
肿瘤
治疗
中医治疗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肿瘤
护理
术后护理 放化疗护理 心理护理 饮食护理
当前位置:首页 > 其它肿瘤 > 正文

癌痛治疗

来源:抗癌在线 作者:e医生 时间:2010-04-19 09:55:15 浏览次数: 20

  • 第611次香山科学会议在京召开
  • 肝癌晚期如何治疗
  • 四种骨癌的治疗方法
  • 喉癌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 1
    • 2
    • 3
    • 4

    癌症患者引发癌痛的原因很多,其机理是由于恶性肿瘤破坏患者机体组织,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的疼痛。对癌症患者来说,疼痛是很令人烦恼的并发症。很多癌症患者正是因为频繁的癌痛,而对癌症的治疗丧失了信心。癌痛治疗是病人非常关注的问题。
    癌痛的药物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2000年消除癌症患者疼痛的奋斗目标。其提出的三级止痛方案是目前世界各地都在大力推行的癌前药物治疗准则。也称“按需给药”,即一级止痛:轻度疼痛使用非麻醉性镇痛药。如阿斯匹林、扑热息痛等。二级止痛:中度持续性疼痛或加重,使用弱麻醉剂。如强痛定、可待因、美散痛等。三级止痛:强烈持续性疼痛,使用强麻醉剂,直到疼痛消失。如吗啡、杜冷丁等。其主要给药途径有以下几种:
  1、消化道给药:药物给药近来提倡口服为主,对慢性癌痛采用布罗芬与美散痛合用取得了良好效果,用布罗芬600 mg与美散痛2.5~5 mg合用,效果优于单独应用美散痛,而不增加副作用。且对骨转移癌痛也有较好的止痛效果。研究中未发现布罗芬对十二指肠粘膜有损伤,认为布罗芬的安全性和较低的副作用是可取的。近年来开发的盐酸双氢吗啡控释片,克服了吗啡的某些副反应,又增加了镇痛效果。已成为需要麻醉止痛时的治疗药物。不能口服者也可直肠给药。芬太尼、buprenophine也可舌下给药。
  2、连续皮下或静脉给药:当大量口服止痛药不能控制疼痛时,或有严重的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等副作用时,需采用连续皮下或静脉内输入麻醉剂:Sheider评估了这种方法,肯定了其给药的安全性和效能,现已普遍应用。
  3、皮肤给药:近年来由于皮肤生理研究和制药技术的发展,皮肤与粘膜已经作为给药的新途径。有报道,一次芬太尼贴敷止痛可达72 h。虽使用方便,但价格昂贵。另外,中药外治法能使药物经皮肤吸收,起效快、安全、方便、不良反应小。用药10 min即可治疗后的情况,总有效情况79.2%[3]。
  4、病人控制的止痛(Patient Controleel Analgesir,简称PCA):PCA方法1984年在美国被有效地应用。其方法是患者拥有一个用计数电子仪控制的注药泵。它可提供麻醉剂的剂量、剂量增减范围和估计2次剂量的间隔很短时间,以及提供一个稳定的注药间隔周期。能更好地取得疼痛控制效果,减少麻醉剂用量,减少副作用。但其缺点是必须有一定设备,且价格昂贵。并可引起药物外渗、静脉炎及感染等。目前已研制出新型控制止病人的痛药泵,分家庭用、护士用及防止用药过量的PCA 3种类型。不仅可防止病人用药过量,还可通过电脑程序控制持续输液中的止痛药浓度,以维持稳定的止痛效果,防止病人出现剧痛。
  5、麻醉技术控制癌痛:神经阻滞在晚期癌痛病人中已应用了多年,近年来提倡在早期癌痛患者中应用。通过导管或泵,连续或间断将药物输入硬膜外或鞘内。此法避免了口服给药和其他方法给药的副作用,同时还减少了辅助药物的应用。但也有人报道,全身先用阿片类药物治疗的病人,脊柱内再给阿片类药物则无治治疗结果果。
  6、神经外科技术控制癌痛: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在周围神经与中枢神经之间某一点切断产生疼痛的途径。
  癌痛的中医治疗
    运用中药防治癌痛既有特色,又有特效,值得深入探讨,推广应用。归纳起来,有以下三大作用: 1、预防疼痛    提到癌症,就不得不想到癌症引起的疼痛,很多癌症患者正是因为频繁的癌痛,而对癌症的治疗丧失了信信心。临床资料表明,一半以上的癌症患者会有疼痛。运用中药防治癌痛既有特色,又有特效,值得深入探讨,推广应用。归纳起来,有以下2个作用:
    1、预防疼痛发作
    经常服用中药达3个月以上的癌症患者,其疼痛发生明显轻于不用中药者。研究认为,中药对疼痛的预防机制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机体的某些不平衡可使疼痛加剧,而中药可使之平衡;二是中医有“不通则痛”之说,活血化瘀、理气通络之药能起到“通则不痛”的作用。对肿瘤患者来说,应早服中药,防患于未然,不能等到吗啡、杜冷丁也止不住痛时再求助中药。
    2、止痛效果明显
    中药外用及口服对已发生的癌痛有止痛作用,效果持久而缓和,副作用小。常用止痛中药如元胡、细辛、米壳、白屈菜等,取材方便。乳香、没药、血竭、红花、姜黄、冰片等还是易溶于酒精、易于配制的外用止痛药。如将冰片溶于适量的酒中,配制成20%~50%的溶液,治疗肝癌后期剧痛,往往能在10~15分钟内收效。现重点介绍几则癌痛外治法:
    (1)中药涂擦剂
    药物组成为元胡、丹参、台乌药、蚤休、地鳖虫、血竭、冰片等,前4味药与地鳖虫以4:1比例配方,血竭、冰片各按10%比例加入。以上药物加75%酒精浸泡1周(酒精用量以没过中药为度),过滤后将药物浓度调至每毫升含中药1g即可。用法:洗净疼痛部位皮肤,棉签蘸涂,用药面积应大于疼痛周边2~3cm,每日3~4次。据观察,治胸部疼痛缓解比例为90.1%,腹部疼痛缓解比例为75.5%,脊柱、四肢骨疼痛缓解比例为50%。疼痛缓解持续时间较强痛定为优。
    (2)肝痛外敷方
    雄黄、明矾、青黛、皮硝、乳香、没药各60g,冰片10g,血竭30g,共研细末,分成7包。每次1包,用醋和猪胆汁各半调成糊状外敷,每日1次,每次敷8小时,药干后蘸醋及猪胆汁。对晚期肝癌剧痛有良效。
    (3)穴位敷贴法
    山柰、乳香、没药、大黄、姜黄、栀子、白芷、黄芩各20g,小茴香、公丁香、赤芍、木香、黄柏各15g,蓖麻仁20粒。上药共研细末,取鸡蛋清(或蜂蜜)适量,混合拌匀成糊状。肺癌敷乳根穴,肝癌敷期门穴。痛剧者6小时换药1次,痛轻者12小时更换1次。可持续使用至疼痛缓解或消失。
    (4)癌痛药酒方
    松香、制乳香、制没药、莪术各15g,冰片10g。以白酒500ml浸泡1周。用数层纱布浸湿药酒,敷于痛处,外用塑料薄膜覆盖,待纱布快干时,再以药酒湿润,间断或连续使用。一般敷10~20分钟即感局部清凉舒适,疼痛逐渐缓解。
    (5)化瘤发热袋
    藤黄、川芎、皮硝、生南星、川乌、草乌、冰片、大黄、雄黄、细辛、白芨、制乳没、茴香、山柰等,研末,过60目筛,装入一面似100目筛小孔的特制清洁袋,加干性发热剂后封闭,再套入厚塑料袋中密封。用时取出内袋,将有微孔的一面接触疼痛部位,定时拍打药袋,使发热剂与空气及药物接触面发热,维持温度在40~43℃左右,24小时换药1次。适用于恶性肿瘤或其他良性包块等所引起的疼痛。
    6)穴位封闭法
    在用止痛药无效时可使用本方法。取穴:足三里(双侧),让患者正坐垂足,从外膝眼下量3寸,胫骨外侧1寸处取穴。在无菌操作下用5ml注射器,7号针头抽吸维生素K3注射液8ml、654-2 10ml;让患者取坐位(或抑卧位),选准穴位,局部皮肤常规用碘酒、酒精消毒后,直刺进针;待患者有酸、麻、胀感时,快速将药液注入,两侧穴各一半,每日1次。3次为1疗程,间隔2天,再进行下一疗程。经观察30例中(未使用其他止痛药),总有效情况60%。另外在疼痛充分缓解的8例中,有3例无痛持续2个月以上,2例持续时间在20天以上,3例持续时间在5天以上。
    我院郑伟达院长主张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癌痛,药与西药止痛药配合,既可增强其治疗结果,又可减少西药副作用。例如芍药甘草汤加米壳水煎服对腹部癌痛有效,并可增加盐酸二氢埃托啡含服的镇痛效果。透骨草、骨碎补、补骨脂三味中药对骨痛有效,也可加强解热镇痛药及放射治疗对骨转移癌的止痛效果。再如肝癌剧痛常靠杜冷丁止痛,如用蟾酥、元胡、山甲、青皮煎浓汁外敷肝区,会加强止痛效果。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癌症止痛药 下一篇:癌症的止疼

抗癌在线介绍

中国抗癌在线于1996年创建,是全国肿瘤防治的大型综合性肿瘤专业门户网站。抗癌在线提供更专业、更权威和更便捷的专业综合肿瘤信息,为大众搭建肿瘤疾病和医疗信息查询...[详细]

及时提问 快速解答

问:结肠癌术后中医治疗

答:结肠癌术后,巩固治疗方面建议根据病人的具体检查情况,结...[详细]

问:得了肝癌怎么治

答: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技术也是在不断的前进,然而肝癌患者...[详细]

*姓名:
*年龄:
*性别:
*电话:
*问题:

(以上信息均会为您保密,为了尽快获得专
 家答复,请填写真实有效信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