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肿瘤为一种常见的尿路病疾,患病年龄范围在二十到九十岁,男女发病人数为四比一,在诊疗此病时,必须注意与输尿管息肉相鉴别,输尿管息肉是间叶组织上覆的一层薄的良性尿路上皮,蒂很长,且可以有分支表现光滑,细胞学阳性。组织内混有血管和纤维组织,血管多的被称为“血管瘤”。严重血尿,纤维多者称“纤维瘤”。息肉多发于年轻人。
输尿管上皮肿瘤的诊断标准:
l、临床表现
(1)血尿:为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常见,发生的可能达80%一90%,少数为镜下血尿,有时出现条状铸型血块。血尿常呈间歇性反复出现,出血可连续几天,出血停止后,尿液重新变得清亮。
(2)疼痛:偶有腰部钝痛,当血块通过输尿管时可引起肾绞痛。
2、影像学检查
(1) 静脉肾盂输尿管造影(IVP):是上尿路上皮性肿癃很重要的检查方法,典型表现为肾盂充盈缺损及扩张积水,充盈缺损外形毛糙、不规则。
(2) 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IVP患侧肾、输尿管未显影或显影质量不佳时,可选用逆行造影,当出现充盈缺损远端继发扩张时(Bergman征),对诊断有意义,而结石等良性梗阻的远端输尿管不扩张。逆行造影前可留取肾孟尿做细胞学检查。
(3) CT、MRI检查:对其他影像学检查可疑的部位进行3mm薄扫,常可发现输尿管肿瘤,并了解肿瘤浸润范围进行分期。在输尿管出现梗阻积水时,MRU可显示梗阻的部位。
3、内腔镜检查
(1) 膀胱镜检查:可发现患侧输尿管口向外喷血,并可观察到下段输尿管肿瘤向膀胱内突出及伴发的膀胱肿瘤等。
(2) 输尿管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到肿瘤的形态、位置及大小,并可取活组织检查。
4、实验室检查肿瘤标记物采用核基质蛋白一22(NMP-22),与尿细胞学检查相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5、病理学检查 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的敏感性低,通过逆行输尿管插管收集尿液或盐水冲洗后取样做细胞学检查,可增加准确性。
容易与输尿管上皮肿瘤症状相混淆的疾病如下:
1、输尿管结石可引起上尿路梗阻,当为阴性结石时,尿路造影可发现输尿管内有充盈缺损,需要与输尿管肿瘤鉴别。输尿管结石多见于40岁以下的青壮年,特点为绞痛,肉眼血尿少见,多为间歇性镜下血尿,常与肾绞痛并存。逆行造影输尿管肿瘤局部扩张,呈杯口样改变,而结石无比变化。CT平扫结石呈高密度影,肿瘤呈软组织影。
2、输尿管息肉多见于40岁以下的青壮年,病史长,血衣不明显,输尿管造影见充盈缺损,但表面光滑,呈长条形,范围较输尿管肿瘤大,多在2cm以上。部位多在近肾盂输尿管交界及输尿管膀胱交界处,反复从尿中找瘤细胞皆为阴性。
3、输尿管狭窄表现为腰部胀痛及肾积水,应与输尿癌鉴别。输尿管狭窄的原因多种多样,非肿瘤引起的输尿管窄无血尿史,尿路造影表现为单纯狭窄,而无充盈缺损。反复尿找瘤细胞均为阴性。
4、输尿管内血块血尿、输尿管内充盈缺损与输尿管瘤类似,但输尿管血块具有易变性,不同时间的两次造影查,可发现其位置、大小及形态发生改变。
5、膀胱癌位于输尿管口周围的膀胱癌,将输尿管口遮盖,需与下段输尿管癌突入膀胱鉴别。输尿管癌突入膀胱有两种情况:一是肿瘤有蒂,蒂在输尿管;二是肿瘤没有蒂,肿瘤在输尿管和膀胱各一部分。鉴别主要靠膀胱镜检查及尿路影。
大多数输尿管上皮性肿瘤患者一旦发生,都有可能是恶性的,就算是良性的也有可能转变成恶性。因而,专家在此提醒患者,如果出现相关的尿路症状很好及时去医院诊治,早发现早治疗,不要待到晚期再治疗就来不及了。
输尿管上皮肿瘤的诊断标准:
l、临床表现
(1)血尿:为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常见,发生的可能达80%一90%,少数为镜下血尿,有时出现条状铸型血块。血尿常呈间歇性反复出现,出血可连续几天,出血停止后,尿液重新变得清亮。
(2)疼痛:偶有腰部钝痛,当血块通过输尿管时可引起肾绞痛。
2、影像学检查
(1) 静脉肾盂输尿管造影(IVP):是上尿路上皮性肿癃很重要的检查方法,典型表现为肾盂充盈缺损及扩张积水,充盈缺损外形毛糙、不规则。
(2) 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IVP患侧肾、输尿管未显影或显影质量不佳时,可选用逆行造影,当出现充盈缺损远端继发扩张时(Bergman征),对诊断有意义,而结石等良性梗阻的远端输尿管不扩张。逆行造影前可留取肾孟尿做细胞学检查。
(3) CT、MRI检查:对其他影像学检查可疑的部位进行3mm薄扫,常可发现输尿管肿瘤,并了解肿瘤浸润范围进行分期。在输尿管出现梗阻积水时,MRU可显示梗阻的部位。
3、内腔镜检查
(1) 膀胱镜检查:可发现患侧输尿管口向外喷血,并可观察到下段输尿管肿瘤向膀胱内突出及伴发的膀胱肿瘤等。
(2) 输尿管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到肿瘤的形态、位置及大小,并可取活组织检查。
4、实验室检查肿瘤标记物采用核基质蛋白一22(NMP-22),与尿细胞学检查相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5、病理学检查 尿脱落细胞学检查的敏感性低,通过逆行输尿管插管收集尿液或盐水冲洗后取样做细胞学检查,可增加准确性。
容易与输尿管上皮肿瘤症状相混淆的疾病如下:
1、输尿管结石可引起上尿路梗阻,当为阴性结石时,尿路造影可发现输尿管内有充盈缺损,需要与输尿管肿瘤鉴别。输尿管结石多见于40岁以下的青壮年,特点为绞痛,肉眼血尿少见,多为间歇性镜下血尿,常与肾绞痛并存。逆行造影输尿管肿瘤局部扩张,呈杯口样改变,而结石无比变化。CT平扫结石呈高密度影,肿瘤呈软组织影。
2、输尿管息肉多见于40岁以下的青壮年,病史长,血衣不明显,输尿管造影见充盈缺损,但表面光滑,呈长条形,范围较输尿管肿瘤大,多在2cm以上。部位多在近肾盂输尿管交界及输尿管膀胱交界处,反复从尿中找瘤细胞皆为阴性。
3、输尿管狭窄表现为腰部胀痛及肾积水,应与输尿癌鉴别。输尿管狭窄的原因多种多样,非肿瘤引起的输尿管窄无血尿史,尿路造影表现为单纯狭窄,而无充盈缺损。反复尿找瘤细胞均为阴性。
4、输尿管内血块血尿、输尿管内充盈缺损与输尿管瘤类似,但输尿管血块具有易变性,不同时间的两次造影查,可发现其位置、大小及形态发生改变。
5、膀胱癌位于输尿管口周围的膀胱癌,将输尿管口遮盖,需与下段输尿管癌突入膀胱鉴别。输尿管癌突入膀胱有两种情况:一是肿瘤有蒂,蒂在输尿管;二是肿瘤没有蒂,肿瘤在输尿管和膀胱各一部分。鉴别主要靠膀胱镜检查及尿路影。
大多数输尿管上皮性肿瘤患者一旦发生,都有可能是恶性的,就算是良性的也有可能转变成恶性。因而,专家在此提醒患者,如果出现相关的尿路症状很好及时去医院诊治,早发现早治疗,不要待到晚期再治疗就来不及了。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白血病患者如何自我调节? 下一篇:白血病的发病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