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白血病化疗,我们非常可怕!白血病非同其它癌症的化疗,白血病人化疗后主要症状表现在病人发热,病人发热原因很多,有可能是感冒引起的,感染引起的,那么出现了白血病化疗后感冒发热怎么办呢?
发热在白血病人当中很为常见,其诱因在于感冒引起,其次为化疗药的作用,白细胞被破坏,也会引起发热,但此类发热体温大多在38.0℃以下,其次还有就是对化疗药物不适引起的发热。根据白血病患者的特点,白血病化疗后感冒发热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其主要护理方面有如下:
1、心理护理:
对发热的病人及家属而言,疾病带来的不适及症状的加重,常会引起他们的焦虑和不安,首先应向他们解释发热的原因,让他们不要急躁,告知其医生、护士会想办法控制病情,并随时会来看他。
2、环境: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控制温度在20-40℃,湿度55-60%,床单位整洁干燥,出汗较多时及时更换床单、被褥。
3、症状护理:
低于37.5℃的发热可嘱其多饮水,额头敷冷毛巾等非药物治疗,体温再开,遵医嘱及时用药物治疗,对于38.5℃以上的发热,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很好辅以物理降温,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1)温水擦浴:擦浴全过程不超过30分钟,避免病人受凉,同时应注意观察病人耐受力及皮肤有无发红、苍白、出血点及感觉异常;
(2)冰袋冷敷:可置水袋于头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处,枕后、耳廓、阴囊、心前区、足底、腹部禁冷敷。冷敷很长不超过30分钟,如高热不退,可休息30分钟再使用,给予局部组织复原时间,冷敷过程中应每10分钟查看一次皮肤颜色,防止冻伤发生,注意病人保暖,冷敷后30分钟测体温。
4、饮食护理:
高热病人新陈代谢增加,机体能量消耗过多,可给予清淡易消化,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饮食,适量补充蛋白质,体温下降期,由于大量出汗,应嘱病人多饮水,在水中可加入适量糖、盐,既预防高渗性脱水,又可补充碳水化合物。
5、预防:
首先对各项介入治疗严格无菌操作规程,坚持每日紫外线消毒病室30分钟,尽量减少探视人数,让病人少去或不去人群较密集的地方,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坚硬之物,指导病人每日饭后及睡前用制霉菌素溶液或甲硝唑溶液漱口,必要时给予口腔护理;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早晚各坐浴15-20分钟,预防肛周感染;另外做好感染早期的观察,如口腔粘膜颜色、有无白斑、咽部及扁桃体有无充血肿大、痰液性质、肺部有无罗音、下腹部输尿管行程有无压痛、肾区有无叩痛、女性病人阴道分泌物性质等,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以便及早采取治疗。
白血病化疗后感冒发热如何治疗?
白血病化疗后免疫力常降低,容易感冒是常见的事情,应用一些常见的药物特别是中药制剂即可。中药感冒冲剂有很多,只要是中药制剂就可以了。特别注意的是,化疗后要注意有无特殊的感染,特别是结核及真菌的感染。很多化疗后的病人感染结核后出现低热、盗汗等,应该积极检查排除。此外,如果出现持续发热咳嗽及呼吸困难等表现,还应该注意有无肺部的侵袭性真菌感染,要及时胸部CT等检查确诊和积极治疗。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小儿白血病发热的表现:
小儿急性白血病的特点是起病急,发病初期多数患儿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热型多为不规则发热。小儿白血病的发热特点是发热程度比较高,发热持续时间比较长,而且一般都找不到明显的感染灶。在发热的同时,患儿可出现皮肤出血点,有的患儿可出现贫血,有的患儿可出现骨及关节疼痛。医生在查体时会发现肝、脾肿大和淋巴结肿大。对原因不明的发热伴有这些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患儿,医生一定要检查患儿的末梢血象,尤其要注意白细胞的数量和形状变化,如果发现白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异常,要进行骨髓穿刺检查。
发热是小儿急性白血病发病时的早期症状,但并不是所有的小儿白血病都以发热作为首发症状。有的白血病患儿开始并不发热,而表现为皮肤紫斑或出血点,也有的表现为贫血,还有的患儿则一发病就表现为骨及关节疼痛。临床上对没有发热的白血病患儿往往容易被忽视而误诊。
小儿白血病在治疗过程中也时常会出现发热。这种发热多半是由于感染引起的。因为小儿白血病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采用化疗。化疗药物有抑制机体免疫功能和抑制骨髓造血的副作用。因此在化疗过程中由于白细胞大量减少,免疫功能极度低下,患儿容易受到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而发生感染,由此引起发热。
发热在白血病人当中很为常见,其诱因在于感冒引起,其次为化疗药的作用,白细胞被破坏,也会引起发热,但此类发热体温大多在38.0℃以下,其次还有就是对化疗药物不适引起的发热。根据白血病患者的特点,白血病化疗后感冒发热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其主要护理方面有如下:
1、心理护理:
对发热的病人及家属而言,疾病带来的不适及症状的加重,常会引起他们的焦虑和不安,首先应向他们解释发热的原因,让他们不要急躁,告知其医生、护士会想办法控制病情,并随时会来看他。
2、环境: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控制温度在20-40℃,湿度55-60%,床单位整洁干燥,出汗较多时及时更换床单、被褥。
3、症状护理:
低于37.5℃的发热可嘱其多饮水,额头敷冷毛巾等非药物治疗,体温再开,遵医嘱及时用药物治疗,对于38.5℃以上的发热,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很好辅以物理降温,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
(1)温水擦浴:擦浴全过程不超过30分钟,避免病人受凉,同时应注意观察病人耐受力及皮肤有无发红、苍白、出血点及感觉异常;
(2)冰袋冷敷:可置水袋于头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处,枕后、耳廓、阴囊、心前区、足底、腹部禁冷敷。冷敷很长不超过30分钟,如高热不退,可休息30分钟再使用,给予局部组织复原时间,冷敷过程中应每10分钟查看一次皮肤颜色,防止冻伤发生,注意病人保暖,冷敷后30分钟测体温。
4、饮食护理:
高热病人新陈代谢增加,机体能量消耗过多,可给予清淡易消化,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饮食,适量补充蛋白质,体温下降期,由于大量出汗,应嘱病人多饮水,在水中可加入适量糖、盐,既预防高渗性脱水,又可补充碳水化合物。
5、预防:
首先对各项介入治疗严格无菌操作规程,坚持每日紫外线消毒病室30分钟,尽量减少探视人数,让病人少去或不去人群较密集的地方,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坚硬之物,指导病人每日饭后及睡前用制霉菌素溶液或甲硝唑溶液漱口,必要时给予口腔护理;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早晚各坐浴15-20分钟,预防肛周感染;另外做好感染早期的观察,如口腔粘膜颜色、有无白斑、咽部及扁桃体有无充血肿大、痰液性质、肺部有无罗音、下腹部输尿管行程有无压痛、肾区有无叩痛、女性病人阴道分泌物性质等,如有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以便及早采取治疗。
白血病化疗后感冒发热如何治疗?
白血病化疗后免疫力常降低,容易感冒是常见的事情,应用一些常见的药物特别是中药制剂即可。中药感冒冲剂有很多,只要是中药制剂就可以了。特别注意的是,化疗后要注意有无特殊的感染,特别是结核及真菌的感染。很多化疗后的病人感染结核后出现低热、盗汗等,应该积极检查排除。此外,如果出现持续发热咳嗽及呼吸困难等表现,还应该注意有无肺部的侵袭性真菌感染,要及时胸部CT等检查确诊和积极治疗。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小儿白血病发热的表现:
小儿急性白血病的特点是起病急,发病初期多数患儿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热型多为不规则发热。小儿白血病的发热特点是发热程度比较高,发热持续时间比较长,而且一般都找不到明显的感染灶。在发热的同时,患儿可出现皮肤出血点,有的患儿可出现贫血,有的患儿可出现骨及关节疼痛。医生在查体时会发现肝、脾肿大和淋巴结肿大。对原因不明的发热伴有这些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患儿,医生一定要检查患儿的末梢血象,尤其要注意白细胞的数量和形状变化,如果发现白细胞的数量和形态异常,要进行骨髓穿刺检查。
发热是小儿急性白血病发病时的早期症状,但并不是所有的小儿白血病都以发热作为首发症状。有的白血病患儿开始并不发热,而表现为皮肤紫斑或出血点,也有的表现为贫血,还有的患儿则一发病就表现为骨及关节疼痛。临床上对没有发热的白血病患儿往往容易被忽视而误诊。
小儿白血病在治疗过程中也时常会出现发热。这种发热多半是由于感染引起的。因为小儿白血病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采用化疗。化疗药物有抑制机体免疫功能和抑制骨髓造血的副作用。因此在化疗过程中由于白细胞大量减少,免疫功能极度低下,患儿容易受到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而发生感染,由此引起发热。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喉癌的症状 下一篇:白血病晚期病人还有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