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主要是高发病于中老年人,通常这种恶性肿瘤的发病会伴随这年龄增长呈递增趋势,前列腺癌的类型依据的标准不同而有所不同,分清前列腺癌的类型是制定合理治疗方案的依据,具体如下:
潜伏性前列腺癌,是指在生前没有前列腺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在死后尸检中由病理学检查发现的原发于前列腺的腺癌。潜伏癌可发生在前列腺的任何部位,但以中心区和外周区多见,且常为分化好的腺癌。此种癌症的发病的可能有地区差异,报道显示国外发病的可能为15%~50%,而我国北医大泌尿研究所研究报道前列腺潜伏癌的发病的可能为34%。
偶发性前列腺癌,调查显示国外前列腺偶发癌的发病的可能约为为10%~30%,而国内发病的可能约为5%左右。这种癌症在临床上常表现为良性前列腺增生,易与前列腺增生相混淆。但在切除增生的前列腺组织中,进行组织学检查可发现癌,其组织学表现多为分化较好的腺癌,以管状腺癌和筛网状腺癌为主,仅有少数为低分化腺癌。
前列腺隐匿癌,患者原发病灶小,缺乏局部症状而不易发现,但常有广泛转移,临床首先发现转移癌,经全面检查发现前列腺癌为原发灶,前列腺可有轻度肿大而无严重的结构破坏,镜下为分化较差的腺癌或单纯癌。患者无前列腺疾病的症状体征,但在淋巴结活检或骨穿的标本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前列腺癌,并可再经过前列腺穿刺活检得到进一步证实,活检组织做PSA和(或)PAP免疫组化染色均为阳性,并且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前列腺酸性磷酸酶水平增高。
前列腺临床癌,患者尿频,尿急,排尿障碍,排尿疼痛等症状,通过临床检查如多数患者肛门指诊可摸到前列腺结节,超声检查提示前列腺结节外形不规整,回声不均匀且回声偏低。通过CT或磁共振,也可通过患者血清PSA和PAP增高来协助诊断,组织活检是确诊的黄金指标。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前列腺癌也是威胁男性健康的一大疾病,有其是出现异常的人多了解些前列腺癌的一些常识,及时的到医院检查,另外没有异常的也要注意定期体检,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为自己的健康提供很大的保证。
前列腺癌的分期
前列腺癌的分期以临床检查结果为依据,对癌种发展程度进行判断,有助于了解病变范围,判断预后及拟定治疗方案,现在临床常采用国际TMN分期标准,以原发肿瘤的大小,局部淋巴结侵袭情况及远处转移情况为标准对前列腺癌进行的判断。
1、T表示前列腺癌原发肿瘤的局部情况,主要通过DRE和MRI来确定,前列腺穿刺阳性活检数目和部位、肿瘤病理分级和PSA可协助分期。
T0:无前列腺癌原发肿瘤的准确依据。
T1:直肠指诊不能被扪及和影像无法发现的临床隐匿性肿瘤。
T1a:偶发肿瘤体积瘤体积小于切除组织的5%。
T1b:偶发肿瘤体积瘤体积大于切除组织的5%。
T1c:前列腺穿刺活检发现的肿瘤(如由于PSA升高)。
T2:局限于前列腺内的肿瘤。
T2a:前列腺肿瘤限于单叶的1/2。
T2b:肿瘤超过单叶的1/2,但限于该单叶(1/2-1)。
T2c:肿瘤侵犯两叶。
T3:肿瘤突破前列腺包膜。
T3a:肿瘤侵犯前列腺包膜(一侧或两侧)。
T3b:肿瘤侵犯精囊。
T4:肿瘤固定或侵犯除精囊外的其它邻近组织结构,如膀胱颈、尿道外括约肌、直肠、肛提肌和/或盆壁。
2、N代表前列腺癌局部淋巴结侵袭情况,N分期对准备采用完全医治性诊疗理念的患者是重要的,分期低于T2、PSA<20ng/m1和Gleason评分<6的患者淋巴结转移的机会小于10%,可行保留淋巴结切除手术。
Nx: 局部淋巴结转移未知。
N0: 无局部淋巴结转移。
N1: 有局部淋巴结转移。
3、M代表前列腺癌的远处转移情况,主要针对骨骼转移,骨扫描,MRI、X光检查是主要的检查方法。
Mx:远处转移无法评价。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转移。
M1a:有区域淋巴结以外的淋巴结转移。
M1b:骨转移(单发或多发)。
M1c:其它远处器官转移(伴或不伴骨转移)。
前列腺癌的分期标准有助于临床上对前列腺癌的准确诊断,依据患者病情发展的程度治疗针对性较强的治疗方案,并对患者预后作出更好的判定。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前列腺癌化疗及副作用的表现 下一篇: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生命期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