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列腺癌概述
临床上百分之九十八的前列腺癌为腺癌,前列腺癌已成为导致男性癌症死亡的第二大疾病,仅次于肺癌,前列腺癌常从前列腺萎缩的外周部分发生,大多数为多病灶。我国以前发病的可能较低,但由于人口老龄化,近年来发病的可能有所增加,同时由于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方法的不断改进,如酸性磷酸酶的放射免疫测定,前列腺液的乳酸脱氢酶的测定,经直肠的超声显像,CT检查以及前列腺穿刺针改进等,使前列腺癌得以早期诊断,也使前列腺癌的发病的可能有所增加。
二、前列腺癌分类
(1)前列腺潜伏癌:是指在生前没有前列腺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在死后尸检中由病理学检查发现的原发于前列腺的腺癌。潜伏癌可发生在前列腺的任何部位,但以中心区和外周区多见,且常为分化好的腺癌。其发病的可能国外报道为15%~50%。我国北医大泌尿研究所研究报道前列腺潜伏癌的发病的可能为34%。统计学研究表明,前列腺潜伏癌的发病可能与环境及遗传因素有关。
(2)前列腺偶发癌:临床以良性前列腺增生为主要症状,在切除增生的前列腺组织中,组织学检查发现前列腺癌。其组织学表现为分化较好的腺癌,以管状腺癌和筛网状腺癌为主,少数为低分化腺癌,在国外前列腺偶发癌的发病的可能为10%~30%。国内发病的可能有报道为5%左右。
(3)前列腺隐匿癌:患者无前列腺疾病的症状体征,但在淋巴结活检或骨穿的标本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前列腺癌。并可再经过前列腺穿刺活检得到进一步证实。这类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前列腺酸性磷酸酶水平增高。活检组织做PSA和(或)PAP免疫组化染色均为阳性。
(4)前列腺临床癌:临床检查(指诊、超声、CT或磁共振等)诊断为前列腺癌,并可经过活检证实。也可通过患者血清PSA和PAP增高来协助诊断。多数患者肛门指诊可摸到前列腺结节,超声检查提示前列腺结节外形不规整,回声不均匀且回声偏低。
三、前列腺癌病理分类
(一)前列腺癌的组织学改变前列腺原发恶性肿瘤几乎皆为腺癌.根据腺癌的组织学分化程度,在组织病理学上可将腺癌分为3类.
为了这种3分类方法,需要将前列腺癌组织学分类
1.腺癌1)高分化腺癌—(1)2)中化化腺癌—(13)低分化腺癌()4)不能进行分化程度分类腺癌,~()
2.少见腺癌,1)内膜类癌2)乳头状囊性癌3)粘液癌4)隙样囊性癌5)神经内分泌癌
3.特殊类型癌,1)移行细胞癌2)鳞状细胞癌3)未分化癌
4.其他类型肿瘤1)类癌2)肉瘤3)其他
5.不能分类肿瘤
6.转移性肿瘤$杂的前列腺癌组织学改变分成若干组,然后根据这些组合方式进行分化程度的分类.
因此,欲对前列腺癌进行分类,首先要求对主要的组织学改变加以理解.下面列出的即为分类上必要的组织学改变.
1.小腺泡状系立方形癌细胞以单层排列形成腺腔样结构.癌腺腔之间存在间质,腺腔大小较正常前列腺小,良恶性的鉴别点在于上皮细胞的排列层数;单层排列的为恶性,双层排列的为良性.小一些的偶发癌或潜伏癌常常形成小腺泡状.必须注意与非典型腺瘤样增生等癌前病变相鉴别.
2.大腺泡状形成与小腺泡状同样特征的腺腔,但腺腔的大小较小腺泡状大,部分腺腔内多可见乳头状生长与之相伴;比之小腺泡状.大腺泡状出现比例低.
3.筛状—癌细胞成筛孔状排列,相当于筛孔部分之癌细胞形成不伴有间质的小腺腔.
4.融合腺管指癌腺腔不伴有间质而密集的状态.在融合腺管中每个腺腔的形状及大小各异,这一点与由少量的腺腔密集而成筛孔状不同.
5.实质性指癌细胞不形成腺腔而呈现的一种密集状态,也可形容为髓样或片状.间质数量不一,间质量较多时个个细胞七零八落地分散在广开质内.这与胃癌和乳癌的细胞像相同.
6.索条状指癌细胞呈行列的排列状态,有些部分也可伴有腺腔样结构.
(二)前列腺癌病理组织学分类的基本设想
中前列腺癌的组织病理学分类,因为是组织分化程度的分类.其分类侧重于组织结构所见,而未在细胞水平上反映出来.现在设想是根据前述的1~6点.按其组合的比例进行分类.
然而将前列腺癌分成高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和低分化腺癌.分别1],,代号来表示.从组织学所见来看.小腺泡状乃至大腺泡.前列腺癌的临床病期分类7弓7..等武参所谓临床病期分类是表示荷瘤状态进展度的一种手段,通过判定病期分类可以确定治疗方针,推测预后.曾用过的前列腺癌临床分类方法有分类和—1分类.进而又改编了1982年以来的分类,形成第1版,2版,3版,3版变法,至1997年形成了第4版.
在日本所形成的前列腺癌处理规约中,其病期分类基本上采用的是—-1分类.本文则以1997年第4版分类为中心进行研讨,并与规约分类比较,论述各自的短长.一,分类与规约的分类(表1)分类是由原发灶的浸润度(分类),所属淋巴结转移(分类),远隔转移(分类)三部分组成;而规约分类则以原发灶为中心分为不同程度的浸润度,再加入转移的问题.的制约事项只用于腺癌,而不加入移行上皮癌;所属淋巴结指的是比髂外动脉和髂内静脉分叉处远的骨盆内淋巴结.病理学分类即,与和为同一意思.但无表1分类表规约分类原发灶不明无1不能触到5以下5%以上上升2限局性癌2单叶2双叶3局部浸润3坡膜浸润3精囊浸润4邻近脏器浸润1212或2淋巴结转移不明无1有1远隔转移不明0无1有2状为高分化腺癌;筛状乃至融合腺管状为中分化腺癌;实质性与索条状为低分化腺癌.但是上述前列腺癌组织学所见很少单独出现其中一项,多为两项或两项以上混合存在,所以后者在组织标本中常见.故采取以面积范围的分化程度来诊断全部病变的方法.也就是在现今运用以优势所见来代表全体的观点.
(三)[处理规约]的分类与其他分类的对比[处理规约]是以分类为根据的,因此也考虑了与国际上的分类法如何相对应.临床上的实用性,加之判断内容的客观性和重复性,是决定某一分类是否有价值的重要要素.迄今前列腺癌组织病理学分类曾经有诸多分类方法.有代表性的如分类(1966年),是根据癌组织增殖方式分成原发性和继发性癌.此分类法在欧美有很多支持者,在日本£有不少人支持.根据组织学分化度和组织异型性分类的方法,有分类(1969年)和分类(1980年).而分类(1982年)则是根据高分化腺癌所占的比例而进行分类的.据就[处理规约]的分类与其它分类法的优缺点进行探讨的报道,无论是预后判定还是众多病理医师之间很少判断混乱,从哪一个角度看,[处理规约]都是切合实际的分类方法.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