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出现的基底细胞癌通常发病过程较为缓慢,并且很少发生转移,预后较好。基底细胞癌对放射线敏感,一般采用放射治疗。
1.放射诊疗理念 剂量与照射范围视病灶大小而定:凡病灶直径<1cm,较表浅的,可采用50kV接触治疗,总剂量22Gy;病灶直径<5cm,厚度<0.5cm者用120~140kV中度X线分割治疗疗程2~3周或3~5周;病灶直径>5cm,浸润较深者用160~180kV分割治疗,疗程3~5周总剂量45~60Gy。放射治疗的优点是治疗结果佳,头面部不留瘢痕。但对局部硬皮病样基底细胞癌则不适用。
2.化学治疗 凡无淋巴转移者,头面部基底细胞癌一般不主张全身性化疗,多应用局部搽敷抗癌药。
(1)1%~5% 5-氯尿嘧啶软膏涂抹早晚各1次,持续2~3周局部可能发生糜烂,改用抗生素油膏涂擦。
(2)20%赡酥软膏,皮癌净全身用平阳毒素15mg1次/d,总剂量600~900mg对较大病灶则局部用药治疗结果应慎用。
3.冷冻治疗 适用于富于纤维成分,病灶不大的基底细胞癌。以病灶中心及周围2~5cm正常组织作为治疗区域,用液氮喷射到癌中央,一般持续30s左右,使局部温度降到-20℃,然后缓慢解冻。如无精确温度计测试临床上可按停止使用液氮后到解冻需要的时间来粗略估计冷冻是否足够。一般头颈面、面部的小病灶至少1.5min,还常需重复进行,解冻2次第二次可据第一次治疗程度作适当调整。当肿瘤组织坏死脱落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并涂以抗生素油膏, 2次/d,3~4周伤口可完全愈合。据报道冷冻治疗后,头皮基底癌复发的可能高,故多认为不宜采用。
4.激光治疗 常用CO2激光及Nd:YAG。用高能量切割低能量凝固,适用较浅表肿瘤,优点是损伤小,修复好,缺点是缺乏边缘组织病理检查。
5.手术治疗 对病灶>1cm者手术仍是主要诊疗理念,必要时可结合放疗联合应用。
(1)刮除手术:适用于浅表、较小的基底细胞癌。在局麻下先用3~4mm大小刮匙刮除周边和基底残余瘤组织,很好用电凝烧灼伤口涂以抗生素油膏,优点是伤口小。适用于面部和额部。
(2)化学外科:美国医师Mohs首创,原先用氯化锌糊剂固定肿瘤后,将其水平削下送病理检查,每削一次送检一次,直至送检组织无癌组织为止。目前已无需用氯化锌糊剂,直接水平方向切削新鲜组织。有人认为此法与手术切除送冷冻切片检查,并无本质区别。
(3)手术切除:根据灶大小,有无转移来决定切口范围和操作深度。当肿瘤深入颅骨时,应将累及的颅骨甚至硬脑膜一并切除,再做修复与植皮手术。
当基底细胞癌有典型特征时,如结节超过数毫米时容易识别,可根据临床表现做出诊断。
鉴别诊断:早期色素增加的基底细胞癌与传染性软疣老年性皮腺增生则难区别后者可见在损害中央有充以角蛋白的点状凹陷。当基底细胞癌表面有明显结痂或鳞屑时,应与寻常疣、角化棘皮瘤和鳞癌等相鉴别。
而色素性基底细胞癌,可被误诊为黑色素瘤。基底细胞癌边缘内卷,有毛细血管扩张,色泽呈褐色,周围无色素晕。浅表型基底细胞癌则颇似湿疹、扁平苔藓银屑病,但要注意其线形边缘不清楚,可与局限性硬皮病相鉴别。但往往靠病理检查来确定。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上一篇:激光如何治疗肛门基底细胞癌? 下一篇:面部基底细胞癌可以采用手术治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