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
医讯
最新医讯 热点关注 学术会议 专家博文
肿瘤
常识
致癌因素 癌症检查 癌症预防 有问必答
肿瘤
治疗
中医治疗 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化学治疗
肿瘤
护理
术后护理 放化疗护理 心理护理 饮食护理
当前位置:首页 > 皮肤癌 > 皮肤癌护理 > 正文

什么是皮肤癌的病理性诊断?

来源:抗癌在线 作者:e医生 时间:2010-07-06 10:31:32 浏览次数: 20

  临床上对皮肤癌病人进行组织病理性检查对患者的病症诊断分型有确定的意义,且易于操作,兹将基底细胞癌和鳞状细胞癌的组织病理分述如下:
基底细胞癌:真皮内有边界明显的瘤细胞群,胞核较正常稍大,呈卵形或长形,胞浆少,细胞间界限不清,细胞间无间桥,因此,像很多细胞核密布在一个共同浆液中,细胞核染色无显著差异。
有时可见细胞多核或核深染或呈不规则星状核。瘤细胞群周围结缔组织增生,在很外层排列成栅状的栓状细胞,瘤组织周围常可见到许多幼稚纤维母细胞及成熟的纤维细胞混杂一起。基底细胞癌间质含有粘蛋白,在制作切片时间质收缩,使间质与肿瘤团块边缘呈裂隙状分离,对本病诊断有一定意义。
在组织病理学上基底细胞癌可分为分化型与未分化型两大类。未分化型可表现为实性型、色素型、纤维化型或硬斑状、浅表型。
实性型可见多少不一、形态不同的癌肿团块埋在真皮内;色素型瘤细胞间有较多黑色素;纤维化型或硬斑状型具有显著的结缔组织增生,结缔组织成条束地包绕瘤细胞群;浅表型在表皮下有较多短小的花蕾状瘤细胞团。分化型可出现向毛发结构分化的角化型基底细胞癌,向皮脂腺分化的囊肿型基底细胞癌,向大汗腺分化的腺样基底细胞癌等。
鳞状细胞癌:癌细胞成团块或条索增生侵入真皮内,其中有多少不等的正常和不典型分化不全的鳞状细胞及角化不良细胞。不典型的鳞状细胞愈多,恶性程度愈高,其表现为细胞大小不等,核分裂不典型,染色深,胞浆嗜碱性,无细胞间桥。分化程度较高者则向角化方向发展的角化鳞状细胞,愈近中心时愈角化,中心可完全角化。
根据肿瘤中不典型鳞状细胞所占比例,可将鳞状细胞癌分成四度。I度鳞癌:瘤组织不超过汗腺水平,不典型鳞状细胞少于25%,有很多角珠,真皮内有明显的炎性反应;II度鳞癌:癌细胞团界限不清,不典型鳞状细胞约占25%~50%,只有少数角珠,角珠中心多角化不全,周围炎症反应较轻;III度鳞癌:不典型鳞状细胞约占50%~75%,大部分没有角化,无角珠,周围炎症反应不显著;IV度鳞癌:不典型鳞状细胞占75%以上,核分裂象多,无细胞间桥,无角.
英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采用3D进行恶性黑色素瘤检测的新技术,该技术能发现出采用传统二维模式不易辨别的皮肤病变。
恶性黑色素瘤是皮肤癌中恶性程度很高、对生命威胁很大的癌症之一。在英国,近三十年该病的发病的可能上升速度超过其它癌症。恶性褐色素瘤的成功治疗依赖于早期诊断。因此,开发一种避免活检的自动扫描技术急需提上研究日程。
传统上采用2D的检测方式来区分皮肤的增生是恶性还是良性,如对称性、边界、颜色和大小,但诊断准确性的可信度不够。
西英格兰大学机器视觉实验室的林登?史密斯与整形外科的罗伯特?沃尔合作开发了一种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该系统能明显改善检查的结果。使用该系统能自动快速发现皮肤纹理的3D改变,在恶性黑色素瘤,这种改变要比良性病变明显,如痣和雀斑。
研究人员利用连接到手提电脑上的手持式6光立体测量摄影机扫描皮肤表面,产生一种皮肤纹理的3D模型,然后通过手提电脑对模型进行分析,并与记录的已知黑色素瘤进行比较。
通过对采集的12例恶性黑色素瘤和34例良性病变病例样本研究发现,这种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91.7%和76.4%,要比2D模式获得结果更准确。
准确诊断恶性黑色素瘤是件困难的事情。但通过这项研究结果来看,这种简单而又非创伤性的3D监测方法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这样,既能挽救生命又能避免发生在良性病例患者身上的不必要的手术和治疗。

* 温馨提示:本院案例真实有效,只供业内专业人士研究使用,不作为用药指导和对患者的承诺保障。

抗癌在线介绍

中国抗癌在线于1996年创建,是全国肿瘤防治的大型综合性肿瘤专业门户网站。抗癌在线提供更专业、更权威和更便捷的专业综合肿瘤信息,为大众搭建肿瘤疾病和医疗信息查询...[详细]

及时提问 快速解答

问:结肠癌术后中医治疗

答:结肠癌术后,巩固治疗方面建议根据病人的具体检查情况,结...[详细]

问:得了肝癌怎么治

答: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技术也是在不断的前进,然而肝癌患者...[详细]

*姓名:
*年龄:
*性别:
*电话:
*问题:

(以上信息均会为您保密,为了尽快获得专
 家答复,请填写真实有效信息)